中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传导模型的实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72;F832.51;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忠阳;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发展探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10期
2 彭钢,原汀;商业银行外汇信用风险管理[J];中国外汇管理;2000年Z1期
3 何启明;论信用经济发展中的风险控制[J];农村金融研究;2002年10期
4 王琼,陈金贤;信用风险定价方法与模型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媒体话题[J];电器制造商;2002年03期
6 刘楠;公司危机与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由“安然事件”引发的思考[J];中国城市金融;2003年07期
7 董沛武,李明星,陈雷,李汉铃;金融衍生产品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综合管理模型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11期
8 陈虹;有效转移信用风险——亚洲债券市场入口处选择的尝试[J];国际贸易;2004年03期
9 董雨,惠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2005年02期
10 宋雅楠;;浅析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J];财会月刊;2005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丽;周宗放;赖娟;杨杰;张绍宗;肖磊;;关联担保下母子公司信用风险传染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商务智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蒋益民;;对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几点思考[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姝威;;信用风险的测量与管理[A];Optimization Method, Econophysics and Risk Management--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4 刘姝威;;信用风险的测量与管理[A];Optimization Method, Econophysics and Risk Management--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5 刘文蕊;张目;周宗放;;基于粗糙集和遗传算法的企业集团信用风险识别[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喜平;闫丽莹;;基于熵权的电力上市公司信用风险模糊评价[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杨扬;周宗放;;基于科层结构的我国集团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实证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商务智能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8 徐超;周宗放;;基于多智能体的信用卡信用风险仿真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系统管理与复杂性科学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9 李如一;;确定修剪系数的结构方法与具有风险抵押的信用风险的定价[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韩立岩;郑承利;杨哲彬;;基于模糊期权的市政债券信用风险分析[A];第12届全国模糊系统与模糊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红军;农合机构谨防信用风险[N];金融时报;2007年
2 记者 桂雪琴;海外贸易须警惕信用风险[N];中国船舶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闫立良;中国首批信用风险缓释合约5日正式上线[N];证券日报;2010年
4 睢颖;论信用风险的社会控制[N];河北经济日报;2002年
5 记者 韩雪萌;银监会支持信用风险衍生产品创新[N];金融时报;2005年
6 秦媛娜;信用风险按级论价 短融发行利率跳高[N];上海证券报;2007年
7 记者 宋西林;中国信保力助企业“抗寒”[N];中国企业报;2008年
8 南通市对外贸易委员会 郑兴铎;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的控制[N];中国财经报;2000年
9 马一兵;国际贸易中对海运信用风险的防范[N];国际商报;2001年
10 赵晓强;规范关联交易防范信用风险[N];经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长青;信用风险相关性度量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2 徐志春;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 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顾乾屏;商业银行法人客户信用风险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4 陈泽鹏;新创小型企业间接融资的信用风险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熊大永;信用风险理论与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张健;信用风险的度量与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王国栋;信用风险参数估计的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刘小坤;企业债券:信用风险与市场监管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杨军;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成因与识别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10 方先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管理系统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光;信用风险计量方法及我国银行应用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2 陈开方;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吴文静;基于KMV模型的不同地区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比较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4 熊枫;中国信用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琴;供应链信用风险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邓善科;基于内部评级法(IRB)的我国商业银行客户信息风险测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柏雪怡;基于KMV模型的中小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价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8 罗然然;银行零售业务信用风险建模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9 赵妍;C-C电子商务中的信用风险和信用评级方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10 王九龙;消费贷款中信用风险的评估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745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674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