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民营上市公司终极股东控制与侵占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4 14:24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选择进入证券市场获得所需的资本支持,民营上市公司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研究表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终极控制人,终极控制人通过构造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相分离的控制结构实现对底层上市公司的控制。然而两权分离结构使得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越来越严重,加上民营上市公司产权明确,可以直接追溯到个人,迫切需要从民营企业角度研究终极控股股东采用的控制结构对侵占效应的影响。 本文首先对终极股东控制结构和两权分离产生的理论基础进行综述。然后基于现有理论引入“智猪博弈”,对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的监管行为进行理论分析,进而将控股股东的收益分为共享收益和私有收益,最后在LLSV的终极控股股东收益模型基础上引入动态收益因素,推导动态效应下终极控制结构对侵占行为的影响,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 运用2007-2009年沪深两地民营上市公司企业数据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两权分离的控制结构,比例高达73.87%。相对于未分离型企业,分离型企业的托宾Q、总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均较低。 (2)两权分离型民营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水平和托宾Q、总资产收益率以及每股收益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关联交易是终极控股股东实现资源隐蔽转移的重要途径,具有较为明显的侵占效应。 (3)终极控股股东采用的两权分离结构便于通过关联交易获取私有收益。终极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和两权分离度与关联交易呈显著正相关,现金流权和关联交易呈显著负相关。终极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具有较强的侵占效应,而现金流权则具有较强的支撑效应。两权分离结构在杠杆效应的作用下能够以尽可能小的现金流权实现对控制链上公司的控制,随着两权分离程度的加大,侵占中小股东的动机不断加强。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76.5;F832.51
【图文】:

民营上市公司终极股东控制与侵占效应研究


沦文自勺结构丰!‘架ThestrueturalframeworkofthisPaPer

终极,现金流权,控制权,股东


民营f:l卜公司终极股为、于、、制与佼;’:效应于沂究即:郭J’一昌对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控制权为60%,现余流权为22.81%。例中可以清晰的得出,终极控股股东倾向于构建复杂的持股结构控制底层公司,控构越复杂,终极控股股东在获取一定控制权的情况下实际支出的成本(现金流权)越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晓苏;张继袖;唐洋;;控股股东所有权、双向资金占用与盈余质量[J];财经研究;2008年02期

2 唐松;杨勇;孙铮;;金融发展、债务治理与公司价值——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9年06期

3 甄红线;史永东;;终极所有权结构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11期

4 许文彬;;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利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2期

5 马磊;徐向艺;;两权分离度与公司治理绩效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12期

6 刘峰,贺建刚,魏明海;控制权、业绩与利益输送——基于五粮液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8期

7 邓建平;曾勇;;上市公司家族控制与股利决策研究[J];管理世界;2005年07期

8 王明琳;周生春;;控制性家族类型、双重三层委托代理问题与企业价值[J];管理世界;2006年08期

9 毛世平;;金字塔控制结构与股权制衡效应——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9年01期

10 郝颖;刘星;;资本投向、利益攫取与挤占效应[J];管理世界;2009年05期



本文编号:2712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712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7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