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证券分析师关注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5 13:50
【摘要】: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一直以来都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密切关注。行为财务学理论认为,盈余管理制造的信息鸿沟可以帮助管理者掩盖他们的自利性行为,同时还会干扰投资者决策,损害投资者利益。过度的盈余管理成为了管理层谋取私利的工具,损害了企业价值。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不仅产生于现有经理层和所有者之间,潜在股东与现有股东的利益冲突也会导致盈余管理行为。着眼于契约关系的传统内部治理难以对盈余管理行为形成有效的制约。部分研究开始从机构投资者、审计师、证券分析师等外部市场参与者的角度研究盈余管理问题,认为外部市场参与者对公司的关注增加了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暴露的风险,进而促使管理层审慎对待公司信息,缓解委托代理问题。但是鲜有专注从证券分析师角度深入研究盈余管理的文献和成果。因此,从分析师的外部监督角度出发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作为资本市场上的信息中介,分析师能够提高信息传递效率,缓解信息不对称,进而从根本上降低盈余管理的空间。因此,本文试图深入研究分析师的经济行为对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2013-2017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首先从分析师关注、盈余预测与现金流预测三种分析师主要活动与应计、真实和分类转移盈余管理进行假设检验,实证检验了证券分析师的经济行为与企业盈余管理存在相互作用;其次通过模型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方式之间存在着互补或替代效应,分析师参与也会对互补或替代效应产生影响;最后提出了基于分析师关注解决盈余管理问题的具体建议。本文研究结论表明(1)证券分析师的经济行为能够很好的抑制企业的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但对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作用有限。(2)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存在互补作用,而应计与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存在替代作用,随着分析师的关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互补作用会转化为替代作用。本文贡献在于:第一,从证券分析师行为研究如何缓解盈余管理,验证了证券分析师外部监督机制的有效性。第二,验证了盈余管理不同手段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证券分析师对相互影响的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275;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昱彤;;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问题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年04期

2 袁天荣;刘衡;;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的证券分析师话语分析——以安硕信息案为例[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3期

3 佟锦霞;;机构投资者、声誉机制与证券分析师乐观性[J];财会月刊;2017年21期

4 安丽君;刘娟;;证券分析师预测努力行为的度量[J];大连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5 张宗新;姚佩怡;;“天赋异禀”、“熟能生巧”还是“日久生情”——基于中国证券分析师预测能力的经验证据[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7年07期

6 谷文林;侯勇;张心瑜;;会计信息质量对证券分析师预测的多重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5年06期

7 刘念;刘一沙;;基于行为金融学基础上的证券分析师行为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年07期

8 朱卫东;王丽娜;沈洁;;机构投资者持股压力下证券分析师乐观倾向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6年08期

9 刘丹;;证券分析师的利益冲突问题研究[J];审计与理财;2015年04期

10 窦欢;王会娟;;私募股权投资与证券分析师新股关注[J];会计研究;201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昌辉;汤朝阳;;认知偏差对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研究[A];第十届(2015)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15年

2 曹凌松;余冬兰;;基于胜任力的证券分析师能力评价研究[A];创新与发展:中国证券业2012年论文集[C];2012年

3 管总平;黄文锋;;证券分析师独立吗?[A];国际化与价值创造:管理会计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张宗新;袁军;;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知情交易与中小投资者保护[A];创新与发展:中国证券业2014年论文集[C];2014年

5 朱红军;何贤杰;;中国的证券分析师能够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吗?——基于股价同步性和股价信息含量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6 洪剑峭;张新;;基金净值排名对证券分析师荐股行为的影响[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杨艳林;;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与研究质量——对美国卖方研究机构监管经验的再思考[A];创新与发展:中国证券业2012年论文集[C];2012年

8 胡奕明;王军;孙聪颍;;证券分析师关注自己的声誉吗?[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纯;吕伟;;证券分析师、信息环境改善与企业股利政策[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10 宋小保;郑文佳;;股权结构、股票波动与分析师独立性——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证券时报记者 郑灶金;沪指3000点得而复失 黄金股走强[N];证券时报;2016年

2 余潞;台媒关注台籍证券分析师在上海被捕[N];环球时报;2019年

3 本报记者 徐岩;化工两大板块“钱”景凸显[N];中国化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罗阿华;2015,化工板块谁领风骚[N];中国化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罗阿华;石化板块中期投资路线图明晰[N];中国化工报;2015年

6 本报记者 徐岩;低油价助石化板块迈向景气周期[N];中国化工报;2015年

7 本报记者 齐金钊;证券分析师应停开研报发布“小灶”[N];中国证券报;2019年

8 徐蔚 记者 朱茵;证券分析师为何屡屡看错?[N];上海证券报;2018年

9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张洽棠;美联储加息符合预期 短期内国内债市承压[N];中国经济导报;2016年

10 本报记者 刘国锋;券商盈利模式重构将提供增长空间[N];中国证券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娜;有限理性下证券分析师荐股评级乐观倾向的成因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2 王菊仙;分析师现金流预测、盈余预测准确度与估值效应[D];中央财经大学;2016年

3 薛韬;我国证券分析师行为与投资者保护[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王昱升;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倾向经济后果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5 刘春力;中国证券分析师预测与盈余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6 郑方镳;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研究:效率、行为与治理[D];厦门大学;2009年

7 刘超;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8 徐跃;关于我国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黄_g睿;证券分析师预测信息的准确性及市场效率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10 王啸;证券分析师选股的投资价值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昕芮;“沪港通”对于分析师跟进行为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2 薛颖;证券分析师关注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9年

3 裴蓓;相得益彰抑或欲盖弥彰?[D];厦门大学;2017年

4 程薇;证券分析师跟进与企业盈余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5 张礼君;战略差异对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的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6 陈代君;投资者情绪与证券分析师择时行为[D];厦门大学;2018年

7 杨瑾;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修正对股价变动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8 郝晓玲;证券分析师声誉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9 李兴;我国机构投资者的信息偏好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8年

10 赵紫霏;证券分析师的视域与价值的关系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426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7426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6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