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风险投资行为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2 10:49
【摘要】:在我国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不断完善风险投资市场结构,扶植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时代背景下,研究风险投资行为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风险投资概念做出界定。接着在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之上,对风险投资行为与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能力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创新能力衡量体系构建,将公司创新能力分为创新效率、投入、产出三个指标进行衡量。构造回归模型,考察风险投资参与对公司创新能力的影响,进一步的,在模型回归结果的基础上,将风险投资行为特征进行分解,从风险投资进入时机、持有被投公司股份期限、联合投资性质、声誉角度,对风险投资行为关于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能力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1)风险投资参与被投企业,通过直接提升企业创新投入、间接作用于创新产出的路径,实现对于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风险投资对于被投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存在时滞。(2)风险投资持有被投企业股份期限越长,进入企业发展阶段越靠前段,越能提升被投公司的创新研发投入。(3)联合风险投资行为的协同效应和声誉机制的认证效应均未在本文中得到证实,其特征对于被投企业创新能力不存在显著影响。为了使风险投资行为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扶植效用得到更好的发挥,本文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政府应加大对于风险投资的支持力度,搭建股权交易平台,提升风险资金和企业的结合效率;拓宽资本退出渠道,提升风险投资长时期持股信心;制定对初创企业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设立引导基金,鼓励风险投资在更早期介入企业发展;建立风险投资声誉衡量体系,强化信号释放作用,从而提升对于被投企业创新能力的推进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832.51;F273.1
【图文】:

基金,风险投资资金,市场


资本投向失灵的问题。另一方面,放宽风险投资资金的来源,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规范有序逡逑进入风险投资市场。在“双创”大发展和“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国内优质可投资资产不逡逑断涌现’风险投资资金来来源曰益丰富,行业竞争逐渐激烈’市场由激进式发展向价值投资逡逑回归,我国风险投资进入新的高速发展时期。逡逑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尽管我国风险投资市场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市场体系,逡逑但其市场规模和增速均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现有阶段,我国风险投资市场在募投管退四个关逡逑键环节分别呈现出募资规模增加、投资规模扩大、参与被投企业管理程度加深、投资退出方逡逑式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逡逑

基金,情况,风险投资资金,市场


资本投向失灵的问题。另一方面,放宽风险投资资金的来源,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规范有序逡逑进入风险投资市场。在“双创”大发展和“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国内优质可投资资产不逡逑断涌现’风险投资资金来来源曰益丰富,行业竞争逐渐激烈’市场由激进式发展向价值投资逡逑回归,我国风险投资进入新的高速发展时期。逡逑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尽管我国风险投资市场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市场体系,逡逑但其市场规模和增速均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现有阶段,我国风险投资市场在募投管退四个关逡逑键环节分别呈现出募资规模增加、投资规模扩大、参与被投企业管理程度加深、投资退出方逡逑式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逡逑

对比图,企业创新,对比图,风险投资


逦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在风险投资进入前的年平均研发支出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逡逑图3-3企业创新投入对比图逡逑注:图3-1、3-2、3-3数据来源于佰腾网、WIND数据库,通过整理绘制逡逑可以看出,不论是否有风险投资参与,时间序列上,企业创新投入产出的变化趋势一致。逡逑并且有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在风险投资进入前的创新投入产出,均低于同期无风险投资参与逡逑的公司创新投入产出数值。因此在我国创业板市场中不存在风险投资事前选择创新能力更强逡逑的企业进行投资的关系,排除了公司创新能力影响风险投资决定(Innovation-First邋hypothesis)。逡逑从而,本文在风险投资决定(VC-First邋hypothesis)理论的基础上,从创新效率、投入、产逡逑出三个视角出发衡量企业创新能力体系,通过回归检验,分别对风险投资介入对企业创新能逡逑力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采用发明专利数与R&D作为创新测度,构建创新投入(R&D)、逡逑创新产出(专利数)和创新效率(专利数/In(创新投入))三个指标全面衡量企业创新能力,逡逑研究风险投资参与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具体影响机制。逡逑风险投资参与通过外源性资源支持和内部组织框架构建影响被投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逡逑效率反映由企业单位创新投入增加带来的创新产出数量提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政才;;以改革破难题 以开放添动力 奋力开拓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新局面——在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J];新重庆;2016年09期

2 马龙川;郑婷;黄晓英;;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J];科普童话;2018年31期

3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总工会等六部门关于在全市开展激发职工创业创新活力建功十三五生态绍兴建设活动意见的通知[J];绍兴市人民政府公报;2016年05期

4 程雄飞;;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背景及内容[J];实践与跨越;2017年01期

5 路宁;;企业整体创新工程的基本原理[J];珠江论丛;2016年03期

6 吴天昊;刘峰;;美大西洋理事会就开展创新维护国力及国家安全提出对策建议[J];防务视点;2017年08期

7 霍军红;;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年10期

8 张慧颖;戴万亮;;基于创新价值链的区域创新价值链概念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01期

9 吴仕绪;;多功能无弹校枪仪的创新价值[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10年03期

10 朱杭;莫燕;周晓林;;技术中介提升创新价值链效益的机理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素鲜;;密切新课标与创新教育[A];2017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2 何传启;;创新的供求曲线:一个猜想[A];《科学与现代化》2017年第3期(总第072期)[C];2017年

3 何传启;;创新的供求曲线:一个猜想[A];第十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7年

4 吴升红;;化学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九卷)[C];2018年

5 黄勇宁;胡微微;罗欣伟;;以促进文化落地为目的创新文化五维管理模型的构建与应用[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首届)下卷[C];2017年

6 鲍秀珍;敖敦格日乐;石磊;;医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七卷)[C];2018年

7 雷二庆;阳沛湘;程瑾;毛军文;;单篇论文创新价值指数研究[A];2011第三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江苏省医学科研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郑兢晶;彭福扬;;彭福扬要素重组法:一种新的创新方法[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孟潇;邵颖;杨海丽;毛维娜;;大企业开放创新平台的特征和模式研究[A];2018年北京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智慧科技发展情报服务先行”论坛论文集[C];2018年

10 ;资源有限 创新无限 珍惜资源、创新价值[A];2016全国绝热节能科技创新技术交流会暨全国保温材料科技信息协会年会论文集(防腐与绝热特刊)[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金梁 张留;创新,一切值得想象[N];浙江日报;2019年

2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系副教授、MBA项目中心主任 周禹;回归人本价值 驱动创新升级[N];经济观察报;2014年

3 北京社科专家、创新学者 路宁;驱动创新与创新驱动[N];经济观察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陆琦;“创新中国”缺什么[N];科学时报;2011年

5 高源;借鉴故宫运营模式的创新价值[N];经济日报;2019年

6 杨光志;“双晒”蕴藏创新价值[N];重庆日报;2019年

7 记者 郭若雪 文宇;培育壮大创新主体 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N];绵阳日报;2019年

8 本报记者 倪伟龄;“市校合作”放大人才创新价值[N];经济日报;2018年

9 记者 焦莉莉;深度融入全球创新价值链[N];石家庄日报;2018年

10 陈晓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大力推进创新文化建设[N];学习时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伟伟;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创新力测度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2 王朋举;基于政府视角的科技创新失败项目补偿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3 胡昱;企业创新体系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4 温恒福;教育创新组织的领导与管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国举;创新场域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6 汪寅;科技原始创新问题初探[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王锋正;生态经济视角下西部资源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机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8 廖少纲;自主创新软环境系统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9 陈凤娣;论科技创新的运行机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阎立;技术惯域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钰;零售上市企业创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厦门大学;2017年

2 蒋蕴春;风险投资行为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3 汪冰;国外“负责任创新”研究综述[D];东北大学;2015年

4 陈晓东;卫生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年

5 苏美多;自我牺牲型领导、员工知识分享行为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6 刘冉;企业创新网络与连锁董事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7 姜姝含;企业再创能力对突破式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8 薛芳;凯驰公司研发创新发展策略问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年

9 孟令倩;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7年

10 徐礼佳;创新主体视角下众创空间发展特征及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65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765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f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