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中国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2 06:42
【摘要】:随着中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公司债券已经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均可发行公司债券,所以在公司债券市场上投资者与债券发行者之间存在比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而公司债券信用评级可以有效降低投资者与债券发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此,信用评级已成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的重要参考指标,同时也是揭示公司债券信用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作为公司债券信用风险的揭示指标之一,公司债券信用等级的不确定性会为投资者的投资带来潜在风险,信用评级质量也会对公司债券市场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影响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的因素进行研究,明确不同影响因素对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路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提供理论及现实依据;使监管者及时了解公司债券信用评级的质量,为制定监管政策提供理论及现实依据。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之上,分析总结了引起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结合公司债券的相关理论,对中国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力图通过信用等级迁移矩阵进一步确定影响中国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对国外公司债券市场的分析,总结出发达国家公司债券市场发展中的经验与不足,为中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提供经验启示;其次,本文运用中国公司债券的信用评级数据,对影响中国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的几种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力图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发现对不同因素对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路径的影响,并对影响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的不同因素的预测作用进行检验。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除导论外,本文的研究内容共计五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分析部分,包含第一、二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理论、信用评级的相关概念、流程以及信用风险的度量,影响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的主要因素。本章同时介绍了公司债券发行者信用评级的含义,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二章为中国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现状及问题。本章主要通过描述统计和信用等级迁移矩阵对中国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信用等级迁移矩阵了解中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并找出影响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的主要因素。在国外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经验及启示部分,本文使用了穆迪和标准普尔两大评级机构的信用等级迁移矩阵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中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二部分为微观分析部分,包括第三、四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三章研究了公司债券特征与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之间的关系。本章主要从发债期限、发债规模、票面利率等三个方面研究了债券特征与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之间的关系。第四章为发债主体对公司债券信用等级影响路径差异性研究。本章主要从发债主体信用等级和财务状况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在发债主体信用等级与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的关系研究中,本文从发债主体信用评级划分和信用等级迁移两个方向研究了其对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的影响;在发债主体财务状况与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的部分,本文研究了发债主体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对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的影响,并对发债主体财务因素对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的预测性进行了检验。第三部分为宏观研究部分,包含第五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五章为宏观经济波动、区域经济增长与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路径差异性研究。本章主要从宏观经济波动、区域经济波动及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三个方面研究了公司债券信用等级在宏观经济方面的迁移路径,本章同时研究了宏观经济对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的预测精度。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几点主要结论:第一,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具有显著的年龄效应。本文通过对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与发债期限的关系进行理论及实证研究后发现,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随着公司债券发债期限的延长而减小。即在公司债券发行前4年时间里,公司债券发生信用等级迁移的概率大于公司债券发行4年后信用等级迁移的概率。第二,在公司债券发行后发债主体发生信用等级迁移会加大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的概率。本文通过对发债主体信用等级与公司债券信用等级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在公司债券发行后,发债主体信用等级迁移会使公司债券在未来发生信用等级迁移的概率增加。第三,发债主体盈利能力对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有显著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发债主体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对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的影响,研究发现,发债主体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对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均无显著影响,只有发债主体盈利能力对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第四,与宏观经济对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的预测精度相比,发债主体盈利能力对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的预测精度更高。本文研究了发债主体的盈利能力、宏观经济波动等对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的预测性,研究发现发债主体盈利能力对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与已有文献相比,本文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创新:在研究内容上,本文有以下创新点:第一,本文以中国公司债券市场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特色,对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进行了研究,为新兴市场的公司债券相关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经验证据,补充了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的文献;第二,已有文献从发债主体的财务状况、行业差异等方面对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进行了研究,但多数文献使用单一的财务指标衡量发债主体的盈利能力,不能全面反映发债主体的盈利能力。区别于已有文献,本文使用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回报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等三个指标作为发债主体盈利能力的度量指标,可以更好地反映发债主体的盈利能力;第三,由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造成中国不同地区的企业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等存在较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路径造成了影响,基于此,本文从区域经济波动、区域经济增长两个方面考察了区域经济发展对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路径的影响,丰富了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的相关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工具变量Probit模型(IVProbit)等方法以缓解公司债信用等级迁移中的内生性问题,以使研究结果更加可靠。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832.51;F279.2
【图文】:

公司债,行业,情况,发行数量


2007逦2008逦2009逦2010逦2011逦2012逦2013逦2014逦2015逦2016邋(^)逡逑注: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逡逑图2-2历年发行规模逡逑二、制造业发行数量及规模较大逡逑图2-3、图2-4报告了中国各行业7公司债的发行情况。从图2-3可以看出,逡逑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为发行公司债券数量最多的三个行业。占总发行数量逡逑的邋56%。逡逑1000邋逦逡逑806逡逑|邋1逦逡逑_逦600邋-i逦1"逦逡逑400邋逦^逦3^0逦逡逑■20:逦1......逡逑1逦2逦3逦4逦5逦7逦8逦9逦10邋11邋12邋13邋14邋15邋18邋19邋20邋21邋(碰}逡逑注: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逡逑图2-3中国各行业公司债发行情况统计8逡逑从图2-4可以看出,中国上市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中,建筑业、房地产业仍逡逑为发行数量最多的两个行业,而建筑业的发行数量较少。卫生与社会工作以及文逡逑7本文根据证监会公布的行业分类标准,将行业分为21个门类^逡逑8图2.3中横坐标轴依次表示:1:农、林、牧、渔业;2:采矿业;3:制造业;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逡逑生产和供应业;5:建筑业;7:批发和零售业;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9:金融业;10:逡逑房地产业;1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2:综合;1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4:卫生和社会工作;15:

发行数量,建筑业,房地产业,中国上市公司


2007逦2008逦2009逦2010逦2011逦2012逦2013逦2014逦2015逦2016邋(^)逡逑注: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逡逑图2-2历年发行规模逡逑二、制造业发行数量及规模较大逡逑图2-3、图2-4报告了中国各行业7公司债的发行情况。从图2-3可以看出,逡逑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为发行公司债券数量最多的三个行业。占总发行数量逡逑的邋56%。逡逑1000邋逦逡逑806逡逑|邋1逦逡逑_逦600邋-i逦1"逦逡逑400邋逦^逦3^0逦逡逑■20:逦1......逡逑1逦2逦3逦4逦5逦7逦8逦9逦10邋11邋12邋13邋14邋15邋18邋19邋20邋21邋(碰}逡逑注: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逡逑图2-3中国各行业公司债发行情况统计8逡逑从图2-4可以看出,中国上市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中,建筑业、房地产业仍逡逑为发行数量最多的两个行业,而建筑业的发行数量较少。卫生与社会工作以及文逡逑7本文根据证监会公布的行业分类标准,将行业分为21个门类^逡逑8图2.3中横坐标轴依次表示:1:农、林、牧、渔业;2:采矿业;3:制造业;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逡逑生产和供应业;5:建筑业;7:批发和零售业;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9:金融业;10:逡逑房地产业;1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2:综合;1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4:卫生和社会工作;15:

发行规模,历年,中国资本市场,中国公司


逦中国公司债券信用等级迁移影响因素研宄逦逡逑现快速X棾ぬ疲曛咀胖泄菊谐》⒄怪鸾デ饔诔墒欤笠悼冀菊义先谧首魑渲饕谧誓J街弧M币脖曛咀胖泄时臼谐》⑿兄鸾コ墒欤植瑰义狭酥泄时臼谐√逑抵械囊豢槎贪澹怪泄谧誓J礁油晟啤e义戏㈠澹保矗埃埃板澹

本文编号:27901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7901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f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