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我国新能源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3 10:02
   当前,经济发展的同时传统能源日益紧张,伴随着能源耗费所带来的空气和土地等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暖和资源枯竭的问题,使得新能源清洁环保的优势得以凸显。“十三五”规划针对当前我国常规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刻不容缓。我国新能源产业具有起步晚、技术水平低,总体水平相比较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的特征,无论是从企业层面还是产业层面,提高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效率都对促进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选题从我国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效率出发,测算我国新能源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首先对包括新能源、新能源上市公司以及技术创新效率等在内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并且对本研究相关的理论进行了梳理。其次运用BCC和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模型对选取的52家新能源上市公司2011-2016年期间的数据进行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效率分析,发现我国新能源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效率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和提升潜力,各上市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还存在技术进步缓慢、规模效率低、投入产出比与最佳规模的投入产出比不匹配等问题。然后本文通过构建可处理截尾数据的Tobit回归模型,从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两方面来考虑,选取区位优势、政府扶持、企业规模、股权集中、管理水平和企业性质等6个变量来对新能源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实证结果显示股权集中度与新能源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效率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可见股权集中度的提高可以促进新能源上市公司技术效率水平的提升。区位优势和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效率呈正相关关系,表明公司所在地的GDP增长时,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政府补助和企业性质与新能源上市公司技术效率水平呈反向相关,新能源上市公司管理费用的高低对技术创新效率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针对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效率测度结果及其影响因素,对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从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两个层面切入,针对企业规模、股权结构、企业治理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新能源企业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水平提供了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措施。
【学位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426.2;F273.1;F832.5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企业层面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二) 产业层面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三) 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研究
        (四) 文献述评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技术路线图
    四、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相关概念
        (一) 新能源
        (二) 新能源上市公司
        (三) 技术创新效率
    二、基础理论
        (一)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理论
        (二) 生命周期理论
        (三) 人力资本理论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能源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一、评价方法介绍
        (一) CCR和BCC模型
        (二) Malmquist指数模型
    二、新能源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指标体系构建
        (一)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二) 指标体系的建立
    三、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一) 数据收集
        (二) 基于BCC模型的各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静态评价
        (三)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各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动态评价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能源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一、影响因素分析
        (一) 区位优势
        (二) 政府扶持
        (三) 企业规模
        (四) 股权集中度
        (五) 管理水平
        (六) 企业性质
    二、数据来源及变量指标设计
        (一) 数据来源
        (二) 变量定义
    三、Tobit模型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本文结论
    二、对策建议
        (一) 针对企业内部层面提出的对策建议
        (二) 针对企业外部环境层面提出的对策建议
    三、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喜君;郭淑芬;张变玲;郭丕斌;;中国煤炭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效率关系研究[J];经济问题;2017年12期

2 段海艳;;企业持续创新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年15期

3 张娜娜;胡斌;杨坤;;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年13期

4 陈伟;景锐;张慧泉;侯建;;东北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方法[J];华东经济管理;2017年02期

5 陈庆江;李启航;;社会研发资本积累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吗?[J];产业经济研究;2017年01期

6 孟凡生;韩冰;;绿色低碳视角下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研究——基于GT-PP-PLS法的实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年04期

7 王惠;;机遇、环境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研究[J];经济经纬;2017年01期

8 杨帆;王东生;;基于农民调查的农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研究[J];农村经济;2016年11期

9 吕海萍;池仁勇;;基于产业波及效应视角的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21期

10 孙磊;陈伟;刘锦志;杨早立;;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1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杜金沛;高新技术经济发展:技术、制度与资本的耦合[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恒远;技术与制度的互动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390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8390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2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