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我国国债市场价格偏离现象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1-01-02 16:01
提高国债市场的市场深度是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的重点内容,而本文研究发现由于做空机制的不成熟和套利资本的缺乏,我国国债市场出现了个券收益率长期显著偏离市场收益率的价格偏离现象。该现象并不能完全由套利空间狭窄和市场流动性不足进行解释。基于该价格偏离构建投资组合持有一周,我们发现在2006年1月至2017年4月,该策略可以在银行间市场获得显著的正向平均周超额收益率55基点,在上交所市场获得显著的正向平均周超额收益率30基点,对应年化超额收益率达28.6%和15.6%。在控制债券市场风险、期限风险、违约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因子后,该策略在两市场依旧可以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率。该策略的因子调整后超额收益率主要由卖空组实现,做空机制的缺乏是产生风险调整后策略超额收益的关键。
【文章来源】:经济学报. 2019年04期 CSSCI
【文章页数】:23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超长期国债的相对流动性溢价与收益率曲线的结构性建模[J]. 牛霖琳,林木材. 金融研究. 2017(04)
[2]我国流动性风险对债券定价的影响[J]. 王茵田,文志瑛. 投资研究. 2016(05)
[3]做市商制度、双边价差与市场稳定性——基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行为的研究[J]. 马永波,郭牧炫. 金融研究. 2016(04)
[4]交易所与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机制效率研究[J]. 吴蕾,周爱民,杨晓东. 管理科学. 2011(02)
[5]流动性补偿、市场内及跨市场“流动性转移”行为[J]. 谭地军,田益祥,黄文光. 金融研究. 2008(09)
[6]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价格发现实证研究[J]. 郭泓,杨之曙. 金融研究. 2007(12)
[7]上交所国债市场流动性溢价分析[J]. 郭泓,武康平. 财经科学. 2006(04)
博士论文
[1]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研究[D]. 陈震.复旦大学 2009
[2]债券市场微观结构与做市商制度:中国银行间市场的理论及实证[D]. 姚秦.复旦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53206
【文章来源】:经济学报. 2019年04期 CSSCI
【文章页数】:23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超长期国债的相对流动性溢价与收益率曲线的结构性建模[J]. 牛霖琳,林木材. 金融研究. 2017(04)
[2]我国流动性风险对债券定价的影响[J]. 王茵田,文志瑛. 投资研究. 2016(05)
[3]做市商制度、双边价差与市场稳定性——基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行为的研究[J]. 马永波,郭牧炫. 金融研究. 2016(04)
[4]交易所与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机制效率研究[J]. 吴蕾,周爱民,杨晓东. 管理科学. 2011(02)
[5]流动性补偿、市场内及跨市场“流动性转移”行为[J]. 谭地军,田益祥,黄文光. 金融研究. 2008(09)
[6]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价格发现实证研究[J]. 郭泓,杨之曙. 金融研究. 2007(12)
[7]上交所国债市场流动性溢价分析[J]. 郭泓,武康平. 财经科学. 2006(04)
博士论文
[1]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研究[D]. 陈震.复旦大学 2009
[2]债券市场微观结构与做市商制度:中国银行间市场的理论及实证[D]. 姚秦.复旦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532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953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