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大股东掏空、非效率投资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发布时间:2021-01-05 05:34
  本文基于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微观面板数据,探究了大股东掏空行为、非效率投资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间的因果关系,进一步借助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排除了内生性偏误。研究发现:大股东掏空行为通过资源转移路径和治理结构扭曲路径显著降低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非效率投资在这一传导机制中起到中介作用;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更多地体现为使企业陷入投资不足困境,而对过度投资行为的激发则并不显著;大股东掏空对生产效率的侵蚀作用在高融资约束和由非独立经理人控制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本文为深刻理解大股东掏空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运作机理提供了经验依据,并为中小投资者保护政策的积极意义给予了微观层面上的论证,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意义。 

【文章来源】:工业技术经济. 2020年05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引 言
1 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
    1.1 文献综述
    1.2 理论分析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样本
    2.2 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
        2.2.1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
        2.2.2 大股东掏空程度的测度
        2.2.3 非效率投资水平的测度
        2.2.4 其他变量
    2.3 模型设定与实证策略
3 实证检验和分析
    3.1 大股东掏空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3.2 改变企业TFP衡量指标的稳健性检验
    3.3 内生性克服
    3.4 机制检验:非效率投资的中介作用
    3.5 进一步研究:异质性分析
4 结论与政策含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问询函监管与大股东“掏空”——来自沪深交易所年报问询的证据[J]. 聂萍,潘再珍.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9(03)
[2]内部资本市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了吗?——作用机理与路径分析[J]. 杨理强,陈少华,陈爱华.  经济管理. 2019(04)
[3]高管薪酬粘性形成机理研究:基于掏空视角[J]. 张汉南,孙世敏,马智颖.  会计研究. 2019(04)
[4]控股股东“掏空”与“支持”:企业所得税的影响[J]. 王亮亮.  金融研究. 2018(02)
[5]利率市场化、非效率投资与资本配置——基于中国人民银行取消贷款利率上下限的自然实验[J]. 杨筝,刘放,李茫茫.  金融研究. 2017(05)
[6]异地独董、履职职能与公司过度投资[J]. 曹春方,林雁.  南开管理评论. 2017(01)
[7]“双刃剑”的哪一面:关联交易如何影响公司价值[J]. 魏志华,赵悦如,吴育辉.  世界经济. 2017(01)
[8]基于内生性视角的大股东掏空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J]. 李妍锦,冯建.  财经科学. 2016(10)
[9]企业战略影响过度投资吗[J]. 王化成,张修平,高升好.  南开管理评论. 2016(04)
[10]信息发布者的财务经历与企业融资约束[J]. 姜付秀,石贝贝,马云飙.  经济研究. 2016(06)



本文编号:29581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9581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b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