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性风险投资参与下RD投入对IPO抑价的影响研究 ——基于创业板市场的实证检验
发布时间:2021-03-14 06:54
创新作为企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源动力,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已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和重视。许多企业出于对其自身未来发展的考虑,将研究发展列入其核心目标,同时加大R&D投入。然而,高R&D投入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企业被要求披露近几年R&D费用,但外部投资者对R&D其他信息知之甚少,R&D投入的多数费用化也影响了企业的当期利润导致其价值被低估。因此,R&D投入引发的信息不对称和价值不确定问题,造成了IPO企业的高融资成本,即低估其股票价值,同时产生严重的IPO抑价现象。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大多选择在创业板上市,因此,相较于在主板和中小板上市的企业,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的IPO抑价现象更为明显。同时,风险投资家和风险投资机构普遍参与了企业上市前的首次公开募股,尤其在创业板市场,这一现象更加明显。不同背景的风险投资通过参与未上市企业的IPO,获得高收益并使其资本能够在日后顺利退出被投资企业。同时,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许多研究已经表明,风险投资资本与R&D投入都是影响IP...
【文章来源】:江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IPO抑价
1.3.2 R&D投入与IPO抑价
1.3.3 风险投资与IPO抑价
1.3.4 异质性风险投资对R&D投入与IPO抑价的调节作用
1.3.5 文献评述
1.4 研究框架及内容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IPO抑价
2.1.1 IPO抑价的内涵
2.1.2 IPO抑价的动因
2.2 R&D投入
2.3 风险投资
2.3.1 风险投资的概念
2.3.2 异质性风险投资的界定
2.4 IPO抑价的理论基础
2.4.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4.2 风险投资理论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R&D投入对IPO抑价的影响
3.2 异质性风险投资对R&D投入与企业IPO抑价的调节效应
3.3 风险投资联合持股对R&D投入与IPO抑价的调节效应
第4章 实证分析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2 变量选取
4.2.1 被解释变量
4.2.2 解释变量
4.2.3 调节变量
4.2.4 控制变量
4.3 模型设计
4.4 实证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4.2 相关性分析
4.4.3 回归分析
4.5 实证结果
4.6 稳健性检验
第5章 相关建议
5.1 对创业板股票市场的建议
5.2 对IPO企业的建议
5.3 对风险投资行业的建议
5.4 对承销商和投资者的建议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附录
本文编号:3081694
【文章来源】:江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IPO抑价
1.3.2 R&D投入与IPO抑价
1.3.3 风险投资与IPO抑价
1.3.4 异质性风险投资对R&D投入与IPO抑价的调节作用
1.3.5 文献评述
1.4 研究框架及内容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IPO抑价
2.1.1 IPO抑价的内涵
2.1.2 IPO抑价的动因
2.2 R&D投入
2.3 风险投资
2.3.1 风险投资的概念
2.3.2 异质性风险投资的界定
2.4 IPO抑价的理论基础
2.4.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4.2 风险投资理论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R&D投入对IPO抑价的影响
3.2 异质性风险投资对R&D投入与企业IPO抑价的调节效应
3.3 风险投资联合持股对R&D投入与IPO抑价的调节效应
第4章 实证分析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2 变量选取
4.2.1 被解释变量
4.2.2 解释变量
4.2.3 调节变量
4.2.4 控制变量
4.3 模型设计
4.4 实证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4.2 相关性分析
4.4.3 回归分析
4.5 实证结果
4.6 稳健性检验
第5章 相关建议
5.1 对创业板股票市场的建议
5.2 对IPO企业的建议
5.3 对风险投资行业的建议
5.4 对承销商和投资者的建议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附录
本文编号:3081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081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