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级贷款证券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5 19:58
作为当前国际资本市场上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金融创新产品,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截至2008年1季度末,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MBS)余额高达7.4万亿美元。而与此同时,次级贷款包含的风险也伴随着资产证券化的高速发展在同步转移。贷款机构将高风险的次级抵押贷款通过特设机构(SPV)进行证券化,即MBS,并卖给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将其信用评级较低的MBS再证券化为抵押债务证券(CDO),并将其出售给全球金融市场的各类投资者。伴随着这个过程,单一银行与单一住房抵押者的违约风险通过资金链转移至其他金融机构,并通过结构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的杠杆效应不断扩大,最终脱离实体价格形成资产泡沫进而导致危机发生。本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次级贷款证券化中风险转移的扩大效应和转移渠道进行分析研究。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整理与回顾了中外学者对于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研究结论;第二章对次级贷款证券化中有关风险转移方面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第三章对次级贷款证券化风险转移机制的风险源、风险扩大效应与转移渠道进行理论分析;第四章通过单因素模型对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放大效应进...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次级贷款,片贷款总量比例Fig.3.1TheProPortionofsubPrimeMortgagetoTotalLoans
Table3.1年份浮动利率按揭比重(%)表3.1次级贷款发放标准CriteriaforSubPrimeMortgageIssue仅付利息型房贷比重(%)较少提供财务资料月供/收房贷比重(%)(%),产l‘J勺‘O八︶连.Q︸0﹄()11,‘,、︶44444口、以0On2︶2勺声O八︶︿找︶O八︶2︸以工n︶n曰︸,一,44J一、︶J;,白︵兄︺O八︶7.2.37..0.6n︶,一兄一︶2气Zj000︸l什内月j内、︶﹃nJ甘nUQ了,JI,子︸城︶O八O八q︸n,︸200120022003200420052006:中金研究报告发生前夕截止2006年底,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违约率高达10.5%,市场的七倍。美国第一大次贷公司一全国金融公司有九成抵押贷款业务属从图3.2中可以看到优质贷款的断供比例在危机前期较稳定,危机期间略贷的断供比率一路攀升,其蕴藏的风险也不断累积。
比例的次级贷款。1994年美国的次级贷款总量为350亿美元,2000年增至1400亿,而如今这一数字己经超过8000亿美元。随着次贷比重的不断上升,以次贷为资产支持的证券比重也不断上升,从1994年的31.6%增加到2006年的80.5%,如图3.3所示。今,:..心〔0。-一------------一----一---一一-----一-----一.加一.,r沪弟砂一丁::.口.:.。。----—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了二一一-一-一一一户升奋声户一砂气气气气气气气气气气气‘气’气图3.3次级抵押证券占贷款总额比例 TheProPortionofSubPrimeMortgageSeeuritiestoTotalLoans︷:.。卜·丹jl-l·曰…八·1-1.介口·勺口、︸。二。︺二叼勺U工匕工r!护4、=.‘、1资料来源:美联储官方网站3.风险变化幅度增大风险变化幅度增大的原因是由于次贷多采用浮动利率。为了减少利率等市场风险,满足巴塞尔协议中关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金融机构发放的次级贷款的利率是浮动的。美国金融机构在2006年发放的6000亿美元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前两年较低,两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动机扭曲和资产证券化的微观审慎监管——基于美国数据的实证研究[J]. 倪志凌. 国际金融研究. 2011(08)
[2]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风险转移与回流、扩散与放大机制——兼论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形成原因[J]. 张桥云,吴静. 经济学家. 2009(02)
[3]金融危机、资产证券化与中国的选择[J]. 孟艳. 经济研究参考. 2009(07)
[4]从资产证券化模式的角度看次债危机的深层次原因[J]. 李浩. 经济研究参考. 2009(06)
[5]金融创新工具缺陷与风险控制缺失——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再透视[J]. 李明伟. 北方经济. 2008(16)
[6]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影响有限,各方重拳出击重塑信心[J]. 边卫红. 国际金融研究. 2007(11)
[7]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次级债风波的分析与启示[J]. 曹远征. 国际金融研究. 2007(11)
[8]从“次级债风波”看现代金融风险的本质[J]. 孙立坚,彭述涛. 世界经济研究. 2007(10)
[9]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的启示[J]. John Kiff,Paul Mills. 新金融. 2007(10)
[10]论资产证券化产品及其发展[J]. 李素君,张曙光. 现代管理科学. 2005(09)
博士论文
[1]资产证券化与金融稳定的关联性研究[D]. 王心如.吉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66727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次级贷款,片贷款总量比例Fig.3.1TheProPortionofsubPrimeMortgagetoTotalLoans
Table3.1年份浮动利率按揭比重(%)表3.1次级贷款发放标准CriteriaforSubPrimeMortgageIssue仅付利息型房贷比重(%)较少提供财务资料月供/收房贷比重(%)(%),产l‘J勺‘O八︶连.Q︸0﹄()11,‘,、︶44444口、以0On2︶2勺声O八︶︿找︶O八︶2︸以工n︶n曰︸,一,44J一、︶J;,白︵兄︺O八︶7.2.37..0.6n︶,一兄一︶2气Zj000︸l什内月j内、︶﹃nJ甘nUQ了,JI,子︸城︶O八O八q︸n,︸200120022003200420052006:中金研究报告发生前夕截止2006年底,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违约率高达10.5%,市场的七倍。美国第一大次贷公司一全国金融公司有九成抵押贷款业务属从图3.2中可以看到优质贷款的断供比例在危机前期较稳定,危机期间略贷的断供比率一路攀升,其蕴藏的风险也不断累积。
比例的次级贷款。1994年美国的次级贷款总量为350亿美元,2000年增至1400亿,而如今这一数字己经超过8000亿美元。随着次贷比重的不断上升,以次贷为资产支持的证券比重也不断上升,从1994年的31.6%增加到2006年的80.5%,如图3.3所示。今,:..心〔0。-一------------一----一---一一-----一-----一.加一.,r沪弟砂一丁::.口.:.。。----—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了二一一-一-一一一户升奋声户一砂气气气气气气气气气气气‘气’气图3.3次级抵押证券占贷款总额比例 TheProPortionofSubPrimeMortgageSeeuritiestoTotalLoans︷:.。卜·丹jl-l·曰…八·1-1.介口·勺口、︸。二。︺二叼勺U工匕工r!护4、=.‘、1资料来源:美联储官方网站3.风险变化幅度增大风险变化幅度增大的原因是由于次贷多采用浮动利率。为了减少利率等市场风险,满足巴塞尔协议中关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金融机构发放的次级贷款的利率是浮动的。美国金融机构在2006年发放的6000亿美元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前两年较低,两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动机扭曲和资产证券化的微观审慎监管——基于美国数据的实证研究[J]. 倪志凌. 国际金融研究. 2011(08)
[2]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风险转移与回流、扩散与放大机制——兼论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形成原因[J]. 张桥云,吴静. 经济学家. 2009(02)
[3]金融危机、资产证券化与中国的选择[J]. 孟艳. 经济研究参考. 2009(07)
[4]从资产证券化模式的角度看次债危机的深层次原因[J]. 李浩. 经济研究参考. 2009(06)
[5]金融创新工具缺陷与风险控制缺失——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再透视[J]. 李明伟. 北方经济. 2008(16)
[6]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影响有限,各方重拳出击重塑信心[J]. 边卫红. 国际金融研究. 2007(11)
[7]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次级债风波的分析与启示[J]. 曹远征. 国际金融研究. 2007(11)
[8]从“次级债风波”看现代金融风险的本质[J]. 孙立坚,彭述涛. 世界经济研究. 2007(10)
[9]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的启示[J]. John Kiff,Paul Mills. 新金融. 2007(10)
[10]论资产证券化产品及其发展[J]. 李素君,张曙光. 现代管理科学. 2005(09)
博士论文
[1]资产证券化与金融稳定的关联性研究[D]. 王心如.吉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667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266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