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流动性陷阱
本文关键词:如何摆脱流动性陷阱,,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流动性陷阱初现"流动性陷阱"这一假说,最早由凯恩斯提出,是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将要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由于此时的利息收入过低,以至于无论增加多少货币,人们都愿意持有,不会拿去进行投资,这种流动性偏好使得利率失去弹性,货币需求弹性变得无限大。此后,希克斯在其IS-LM模型中提出了
【作者单位】: 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流动性陷阱;流动性偏好;需求弹性;利息收入;希克斯;债券价格;名义利率;宏观经济变量;银行账户;经营环境;
【分类号】:F832.5
【正文快照】: 流动性陷阱初现“流动性陷阱”这一假说,最早由凯恩斯提出,是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将要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由于此时的利息收入过低,以至于无论增加多少货币,人们都愿意持有,不会拿去进行投资,这种流动性偏好使得利率失去弹性,货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奕;艾小波;;结合中国实际小议流动性陷阱[J];经济师;2006年02期
2 胡月晓;;中国离流动性陷阱有多远?[J];资本市场;2009年02期
3 高媛;毕雯雯;;“流动性陷阱”理论阐释及我国的防范[J];商业时代;2011年26期
4 虞吉海,王劲松;流动性陷阱与日本的经济萧条[J];世界经济;2000年07期
5 尹玉梅,刘洪仓;日本经济与“流动性陷阱”[J];日本问题研究;2000年02期
6 孙晓骏;日元贬值能否使日本走出流动性陷阱——汇率与通胀率的相关关系考察[J];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04期
7 许庆明,孙向光;从预期的角度看中国“流动性陷阱”[J];商业研究;2003年20期
8 蒲艳萍;中国经济并未陷入流动性陷阱的实证分析[J];经济师;2003年04期
9 许庆明,孙向光;从预期的角度看中国“流动性陷阱”[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楼洁洁;对流动性陷阱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03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证券 胡月晓;中国离流动性陷阱有多远?[N];上海证券报;2008年
2 见习记者唐玮;专家认为:我国经济正处于“流动性陷阱”状态[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3 韩玮烨;谁能逃离“新流动性陷阱”?[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4 上海证券 胡月晓;面临流动性陷阱降息成效待观察[N];中国证券报;2008年
5 上海证券 胡月晓;中国处于流动性陷阱边缘[N];中国证券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韩婷婷 实习生 史会元;专家:各国竞争性降息易“滋生”流动性陷阱[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7 上海证券研究所 首席宏观分析师 胡月晓;流动性陷阱和通缩齐现 中国经济处境较美国依然艰难[N];上海证券报;2009年
8 华宝兴业动力组合基金基金经理 刘自强;2009流动性陷阱[N];证券时报;2009年
9 北京工业大学经管学院 欧林宏;对“流动性陷阱”的全新认识[N];中国财经报;2010年
10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 孙立坚;“流动性陷阱”毁了各国联手救市努力[N];上海证券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筱宇;“流动性陷阱”理论及其对中国的适用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广臣;“流动性陷阱”与中国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3 龙竞;对凯恩斯“流动性陷阱”学说的质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年
4 徐睿;日本经济“双零现象”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如何摆脱流动性陷阱,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06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480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