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对利率衍生品风险防范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对利率衍生品风险防范的分析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以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为主导的金融全球化已经成为金融领域的发展主流。从金融产品的角度看,金融衍生品特别是利率衍生品已经成为金融市场发展的先导,其发达程度标志着一国金融业的发展水平。但是,利率衍生工具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投资者提供了有效的套期保值手段,降低投资者面临的利率风险;但是另一方面也给投机者带来了投机获利的机会,产生新的风险。利率衍生工具带来的风险,在微观上会导致企业的破产,在宏观上会导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动荡,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因此,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对利率衍生品特别是利率衍生品风险的研究,对我国经济主体进行风险规避或投资收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利率市场化、利率衍生品风险的现有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归类和评述,然后通过借鉴麦金农肖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对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行了研究,但是由于笔者的实证能力缺乏,以及利率衍生品数据的不易获得和我国利率衍生品市场发展时间较短导致数据的不充分性,本文并没有根据经典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进行利率衍生品风险定价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运用的是定性分析的方法,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通过对利率衍生品风险的形成,包括形成原因及形成过程,利率衍生品风险的现状,包括市场环境现状和监管现状,最后根据利率衍生品风险的形成和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为我国经济主体防范利率衍生品风险提供借鉴。本文的研究结论有以下几点:一、利率衍生品的发展必须首先做好风险防范和管理,对于利率衍生品的流动性风险、操作性风险、市场性风险和信用性要进行有效的分类和监管,通过完善监管制度,严格执行监管政策来防范利率衍生品的风险。由于我国目前利率衍生品市场发展的不完善,市场环境和制度缺乏有效性,因此需要借鉴国外利率衍生品市场的成熟经验,不断完善我国利率衍生品市场的各项基础性制度,为利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二、发展利率衍生品市场反过来也要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基础利率的运行机制建设,提高利率衍生品的定价能力,不断完善利率衍生品的利率市场结构和期限结构,通过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和利率衍生品种类的多元化来提高市场交易的活跃度,从而降低整个利率衍生品的市场风险。三、利率衍生品对于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有重要意义。利率衍生品具有利率风险管理、价格发现、获得投资收益和证券创造功能,既可以提高市场交易主体的风险管理水平,降低风险管理成本,又可以为市场交易主体提供获得更多收益的途径。利率衍生品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关键词】:利率衍生品 风险防范 利率市场化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引言9-18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9-11
- 一、研究的背景9-10
- 二、研究的目的10-11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11-15
- 一、国外文献综述11-13
- 二、国内文献综述13-15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15-16
- 一、文献研究法15
- 二、定性分析法15-16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框架及创新点16-18
- 一、本文的研究框架16-17
- 二、本文的创新点17-18
- 第二章 利率市场化和利率衍生品风险的相关理论分析18-23
- 第一节利率市场化相关理论研究18-20
- 一、麦金农肖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18-19
- 二、麦金农肖以后的利率市场化理论新发展19-20
- 第二节 利率衍生品风险的理论研究20-22
- 一、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20-21
- 二、利率期限结构基础理论与模型21-22
- 第三节 小结22-23
- 第三章 利率市场化下利率衍生品风险的形成分析23-33
- 第一节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进程23-25
- 第二节 利率市场化下利率衍生品风险的成因分析25-29
- 一、我国利率衍生品的市场环境25-28
- 二、我国利率衍生品的制度环境28-29
- 第三节 我国利率衍生品风险的形成过程29-33
- 一、利率衍生品风险形成的一般过程29-31
- 二、我国利率衍生品风险的形成分析31-33
- 第四章 我国利率衍生品的风险状况分析33-47
- 第一节 我国利率衍生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3-38
- 一、我国利率衍生品的发展现状33-37
- 二、我国利率衍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37-38
- 第二节我国利率衍生品的风险现状研究38-42
- 一、我国利率衍生品风险的宏观分析38-39
- 二、我国利率衍生品风险的微观分析39-42
- 第三节 我国利率衍生品风险的管理现状42-47
- 一、我国利率衍生品风险的管理流程42-44
- 二、我国利率衍生品风险的监管体制44-47
- 第五章 我国利率衍生品风险的防范对策47-54
- 第一节 我国利率衍生品风险的形成性防范对策47-48
- 一、要建立利率衍生品突发风险处置机制,应对风险事故引发的突发性风险47
- 二、要建立利率衍生品风险监控指标体系,对利率衍生品的风险形成过程进行具体监控47-48
- 第二节 我国利率衍生品风险的针对性防范对策48-51
- 一、针对流动性风险的防范48-49
- 二、针对操作性风险的防范49
- 三、针对市场性风险的防范49-50
- 四、针对信用性风险的防范50-51
- 第三节 我国利率衍生品风险的制度性防范对策51-54
- 一、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管制度体系51-52
- 二、需要加强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体系建设52-54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54-56
- 参考文献56-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丽琳;李莲;;开拓市场交易主体 增强市场活力[J];中国货币市场;2002年06期
2 张长玉,屠学农,聂振平,周阿平;对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主体问题的探讨[J];中国外汇管理;1996年05期
3 徐明;远东市场交易主体视角的转换与利益均衡[J];学术交流;2003年10期
4 李政;建立建筑市场交易主体的相互约束机制[J];建筑经济;1994年09期
5 张胜荣;市场分化理论中的企业集团竞争[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6 阮晓明;;中国内地股票市场交易主体及行为探析[J];当代经理人;2006年15期
7 任磊;利娜;;从市场交易主体角度探析中国股指期货发展[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年04期
8 贾茹翠;;信用的一般经济学分析[J];甘肃农业;2006年03期
9 窦尔翔;孔靓;李德志;;中国产权市场交易主体扩展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李扬;我国金融业利率要市场化[J];领导决策信息;2001年4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戴园晨;促进国债市场化[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2 国泰人寿 吴圣涛;短期行为必须改变[N];中国证券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刘相龙;加息让二手房成了香饽饽[N];华夏时报;2004年
4 王义伟;平等是等来的吗[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5 程计山;对“知假买假”合法性的质疑[N];中国改革报;2004年
6 本报特约分析师 窦晓博;新麦上市前华北玉米或迎供应压力[N];粮油市场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孙宏;是时候大力藏汇于民了[N];中国证券报;2014年
8 肖可砾;中国金融的误区(一)[N];中华合作时报;2014年
9 浩崖;直面股市转型[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洋;搜寻匹配视角下中国住房市场交易主体行为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杜雨蔚;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对利率衍生品风险防范的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6年
2 刘俊;我国中小企业政策结构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房坤;我国利率衍生品的风险形成与防范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742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574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