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运作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17-09-15 12:34

  本文关键词: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运作模式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定向增发 整体上市 项目融资 财务困境


【摘要】:定向增发新股已成为全流通时代背景下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最主要方式。基于定向增发新股动机的视角,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运作模式归纳为项目融资型定向增发、引入战略投资者型定向增发、纾解财务困境型定向增发和整体上市型定向增发等模式,通过相关典型案例分别对每一类运作模式加以佐证和剖析。
【作者单位】: 合肥学院管理系;
【关键词】定向增发 整体上市 项目融资 财务困境
【基金】:安徽省2015年科技计划项目“安徽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测量、预警与防范研究”(1502052054) 安徽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安徽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实证评估及其治理路径”(AHSKQ2014057) 合肥学院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基于行为金融视角下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研究”(14KY08ZD) 安徽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管理者异质性、融资结构与内部控制研究”(2013SQRW062ZD)
【分类号】:F832.51
【正文快照】: 定向增发在我国是指上市公司采用非公开发行方式向少数特定对象增发股份以募集资金的行为,属于一种新的股权再融资方式。2006年5月8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该办法首次为定向增发股权再融资方式提供了明确的法律规范。此后定向增发融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章卫东;;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选择:配股、公开增发新股、定向增发新股?[J];经济评论;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斌;章卫东;周冬华;王珏伟;;定向增发与公开增发新股融资股东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11年06期

2 郭思永;张鸣;;公开增发还是定向增发——基于财富转移视角的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选择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11期

3 付雷鸣;万迪f ;张雅慧;;中国上市公司公司债发行公告效应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0年03期

4 苏琪;;定向增发财富效应的研究——以Y公司为例[J];会计之友;2012年28期

5 骆希亚;;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研究文献综述[J];会计之友;2012年33期

6 赵玉芳;;定向增发股权再融资实证研究[J];会计论坛;2013年01期

7 牛艳勇;闫梅;张迎迎;;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问题解决路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年05期

8 朱一鸣;;定向增发对象对财务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技广场;2015年05期

9 李秉祥;张海龙;;基于管理防御的经理权力与非权力特征对企业再融资方式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10 李照临;;我国股票市场再融资的探讨分析[J];时代金融;2011年3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菡;定向增发资产注入中的利益输送问题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天琳;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配股还是增发[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秦焕超;基于对象差异化的增发市场效应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4 吴法编;大股东认购行为与定向增发折价率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邹承睿;定向增发、投资者类型与公司盈利能力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刘怡孜;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视角下的中国定向增发实施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汤志华;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8 白茹;上市公司A股股权再融资的绩效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唐智高;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定价折扣率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赵峰兰;我国A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绩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艺峰,田静;我国上市公司资本成本的定量研究[J];经济研究;1999年11期

2 陈小悦,肖星,过晓艳;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J];经济研究;2000年01期

3 黄少安,张岗;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11期

4 李康,杨兴君,杨雄;配股和增发的相关者利益分析和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5 刘力,王汀汀,王震;中国A股上市公司增发公告的负价格效应及其二元股权结构解释[J];金融研究;2003年08期

6 阎达五,耿建新,刘文鹏;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行为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1年09期

7 章卫东;;定向增发新股、整体上市与股票价格短期市场表现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7年12期

8 张鸣;郭思永;;大股东控制下的定向增发和财富转移——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9年05期

9 章卫东;李海川;;定向增发新股、资产注入类型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0年03期

10 王志强;张玮婷;林丽芳;;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中的利益输送行为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刚;;定向增发:风险与机遇并存[J];新财经;2006年09期

2 田婧;;定向增发机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08期

3 李献刚;;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的动因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11期

4 杨洋;;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机制研究——基于新旧比较的视点[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9期

5 郝文;;房地产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12期

6 曾劲松;;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定价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7 李红波;;定向增发简析[J];现代商业;2009年15期

8 张鸣;郭思永;;大股东控制下的定向增发和财富转移——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9年05期

9 姜来;罗党论;赖媚媚;;掏空、支持与定向增发折价——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10 张颖杰;;定向增发模式的选择[J];法制与社会;2010年3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黎文靖;江伟;;制度安排、大股东支持与定向增发折价——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章卫东;邹斌;廖义刚;张蓉星;;定向增发股份解锁后机构投资者减持行为与盈余管理——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解锁的经验数据[A];第三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俞静;;究竟是大股东利益输送抑或投资者乐观情绪推高了定向增发折扣?——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吴育辉;魏志华;吴世农;;定向增发的时机选择、停牌操控与控股股东掏空[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熊剑;陈卓;;大股东营私:定向增发与减持套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裘莹;宋英慧;安亚人;;定向增发对象类型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2006~2010)[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俞静;徐斌;;发行对象、市场行情与定向增发市场反应异象——基于中国证券市场数据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铭;定向增发尚存四道坎[N];中国证券报;2003年

2 刘晓丹 田定斌;定向增发受青睐[N];中国证券报;2003年

3 宁峻;定向增发满堂彩[N];解放日报;2003年

4 张子学;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法律问题研究[N];金融时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邵小萌;定向增发 一个巴掌拍不响[N];证券时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冯飞;定向增发或成B股再融资主流[N];证券时报;2003年

7 宋振庆;定向增发潮的初次“碰壁”[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8 ;定向增发进程最新统计[N];证券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熊欣;定向增发热局部降温加大开放[N];证券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张歆 实习记者 万敏;定向增发成融资“第一高手”[N];证券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根;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定价偏好及经济后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蒋雪琴;定向增发前大股东操纵行为及其偏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曹立z,

本文编号:8565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8565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d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