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审委员隐性问责机制研究:兼论对IPO注册制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发审委员隐性问责机制研究:兼论对IPO注册制的启示
【摘要】:IPO核准制中发审委员是否会因其审核的质量而被证监会问责?文章运用2006-2012年中国A股市场审核发行的新股数据发现,在发审会的7名发审委员中,未达到最大可能任期就被撤换的人数与公司上市当年发生业绩变脸的概率之间显著正相关。这表明证监会知晓发审委员的审核质量,但并没有对审核质量不佳的"问题"发审委员进行公开问责,而是代之以隐性问责,即在发审委换届时将其撤换。这一发现支持了IPO注册制中将审核权下放到交易所从而提升监管独立性的举措,也为注册制中聆讯委员会制度的建设提供了启示。文章认为,披露更多的审核信息,增加对审核人员的奖惩力度,是提升IPO审核有效性的途径。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
【关键词】: 发审委员 业绩变脸 隐性问责 注册制
【基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00691654490320)的资助
【分类号】:F832.51
【正文快照】: 一、引言发审委制度是我国IPO核准制中特有的制度安排。为了保障发审委制度的有效运行,我国证监会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和办法,如《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程序执行指导意见》、《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细则》等,强调在必要时可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兵;辛清泉;;寻租动机与审计市场需求:基于民营IPO公司的证据[J];审计研究;2009年03期
2 赖少娟;杜兴强;;权力的“恶之花”:IPO中的寻租、审计市场异化与资本市场惩戒[J];投资研究;2012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四能;;配股政策变更、盈余管理及其对审计的启示——基于1993-2008年度A股市场经验数据[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章铁生;林钟高;刘晓瑜;;产权性质与IPO机会[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年01期
3 李敏才;刘峰;;社会资本、产权性质与上市资格——来自中小板IPO的实证证据[J];管理世界;2012年11期
4 刘万丽;;IPO会计舞弊:审计失败分析[J];财会通讯;2013年16期
5 盛庆辉;;基于投资者保护的外部审计治理有效性研究综述及展望[J];财会通讯;2013年33期
6 夏培培;于晓然;;IPO审计市场寻租活动的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年03期
7 徐帅;孙媛媛;;外部审计、财务报告质量与投资者保护:分析框架与研究述评[J];财政监督;2014年35期
8 张子健;王伟;张雪华;;审计师选择与IPO公司盈余稳健性[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5年04期
9 蔺欣;刘金金;刘茜;;基于寻租视角的IPO公司审计师选择[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年06期
10 赵刚;郭颖文;;IPO承销费用的特征及券商的政治联系——来自中国IPO市场的证据[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恩山;我国企业对CPA审计的需求[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赵爽;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3 张剑;我国新股询价制下IPO定价相关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旭阳;;什么样的拟发行人受发审委“青睐”——我国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行为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1年06期
2 王艳艳;陈汉文;于李胜;;代理冲突与高质量审计需求——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经济科学;2006年02期
3 李明辉;;代理成本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基于中国IPO公司的研究[J];经济科学;2006年03期
4 夏立军;陈信元;;市场化进程、国企改革策略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生决定[J];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5 刘峰;制度安排与会计信息质量——红光实业的案例分析[J];会计研究;2001年07期
6 曾颖;叶康涛;;股权结构 代理成本与外部审计需求[J];会计研究;2005年10期
7 张奇峰;张鸣;戴佳君;;中国审计定价实证研究述评[J];会计研究;2006年06期
8 刘峰;周福源;;国际四大意味着高审计质量吗——基于会计稳健性角度的检验[J];会计研究;2007年03期
9 孙娜;张耀中;李晓;;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审计收费研究——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10 漆江娜,陈慧霖,张阳;事务所规模·品牌·价格与审计质量——国际“四大”中国审计市场收费与质量研究[J];审计研究;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峥嵘;;改革发审委 提高透明度[J];资本市场;2004年01期
2 朱武祥;发审委改革的关键何在[J];新财经;2005年02期
3 吴铭;李宇;;新制度提升发审效率 中小企业有望实现“百日上市”[J];深交所;2006年11期
4 张新建;;发审改革正在过大关[J];中国证券期货;2004年03期
5 陈峥嵘;发审委制度改革的四个关注点[J];金融信息参考;2004年01期
6 任学敏;;发审委审查的细化考量[J];金融法苑;2005年08期
7 ;2007年发审委会议被否决企业情况分析[J];深交所;2008年05期
8 梁溪;;当前中小企业发审制度值得研究的若干问题[J];深交所;2009年03期
9 梁叔翔;;应把发审权尽快还给市场[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年08期
10 时晋;曾斌;;发审委制度的困境与反思[J];证券市场导报;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发审委已过会再融资公司一览[N];证券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张新;发审委今年审核临近收官[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3 谢宏章;发审制度:“不留缺口”≠“没有缺口”[N];上海金融报;2011年
4 一韦;发审改革低调快行[N];中国证券报;2003年
5 盈科律师事务所(全球总部)高级合伙人 李季先;发审委改革如何激浊扬清[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6 证券时报记者 萧枫;发审制度前行[N];证券时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陈旭 实习记者 薄冬梅;中介机构和它的发审委委员[N];经济观察报;2013年
8 广发证券;进一步提高发审效率[N];证券时报;2013年
9 证券时报记者 张欣然;发改委拟提高企业债发审要求[N];证券时报;2014年
10 杨光;从阿里上市与发审委员下马说起[N];中国财经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马晓艳;中介机构发审委身份与IPO上市资格[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2 邓嘉田;我国当前IPO审核结果的影响因素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3 陆景雯;证券监管机构会处罚工作不力的保荐机构吗?[D];南京大学;2014年
4 周倩文;发审委委员身份、上市资格与上市绩效[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5 刘安超;拟发行人公司治理结构对发审委审核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6 曲珂佳;我国IPO发行审核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7 周诗怡;寻租动机与IPO公司的审计需求[D];暨南大学;2014年
8 祝传玲;审计师特征、企业IPO机会与盈余管理[D];安徽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517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951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