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模式选择:特殊目的信托
本文关键词: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模式选择:特殊目的信托
更多相关文章: 资产证券化 非标业务 特殊目的信托 风险隔离 融资成本
【摘要】: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发起人将需要证券化的资产出售给一个特殊目的载体,以此达到风险隔离的目的。特殊目的载体主要有特殊目的公司模式、特殊目的信托模式和有限合伙模式。在我国,由于特殊目的公司模式和其他模式在不同程度上均存在一些问题,只有特殊目的信托模式才能够达到风险隔离的目的。因此,金融机构应充分发挥信托所独有的风险隔离功能,并利用其通道功能,实现资产证券化操作的规范化。同时,目前我国通过信托模式实现资产证券化的成本较高,应逐步改变我国金融业现有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格局,放开信托等金融牌照的发放,以利于降低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成本。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非标业务 特殊目的信托 风险隔离 融资成本
【分类号】:F832.51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05年,我国正式开启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在开始的三批业务试点中,共发行71单、合计2942亿元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总体来看,这些项目不但融资规模小,而且主要采用的是非标准的资产证券化模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中,非标准资产证券化业务(又称“非标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洋;资产证券化信托模式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云飞;;北京五棵松体育馆经营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西青年;2013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隆谊;五棵松体育馆资产证券化的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2 付旭;证券公司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法律风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3 朱剑锋;信托法律制度在我国资产证券化中的现实困境及解决[D];复旦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媛媛;资产证券化的信托法理之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2 徐莉;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托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3 朱奇;论我国资产证券化中特殊目的信托的法律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杨晓刚;信托型资产证券化之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世平;谈当前信托业的发展思路[J];济南金融;2001年06期
2 张志忠;信托业在我国的发展和法律规范[J];西安金融;2001年11期
3 郑苏平,张建民,戴萍;抓住机遇 规范发展——浅谈信托投资公司在新条件下的规范发展[J];金融纵横;2001年10期
4 李明璋;;信托市场崛起在即[J];资本市场;2001年10期
5 ;中经开信托投资公司被撤销[J];管理科学文摘;2002年08期
6 张悦;信托若干概念辨析[J];商业研究;2002年07期
7 罗军;对信托投资公司的反思和展望[J];财经科学;2002年S2期
8 张华强;从信托公司的整顿中看今后我国信托业的发展[J];海南金融;2003年10期
9 丁昌锋,盖永光;谈中国信托业的发展模式与全面再造[J];济南金融;2003年09期
10 钟加勇;信托业面临第六次整顿[J];商务周刊;2004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世亮;;谈当前我国信托业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2 王旭;;信托公司收益承诺法规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王莉芳;;信托业的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分析[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郑,
本文编号:9947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994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