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2 05:43

  本文关键词: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保障 收入关联制 均一费率制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投资 经济增长 促进机理


【摘要】: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增长的研究按照不同的视角和分析工具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别。一是政治经济学派,从社会公平角度出发,研究如何通过社会保障的互济性和收入再分配,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二是新古典学派,从经济效率出发,研究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根据新古典学派的基本理论,物质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动力。因此,经济学家们从社会保障的筹资模式出发,通过研究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对储蓄率和物质资本积累的影响,来考察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其基本结论是:现收现付的社会保障对国民储蓄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降低了国民储蓄率,妨碍了经济增长;基金制可以提高国民储蓄率,促进经济增长。从理论上讲,储蓄率推动经济增长要受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储蓄—资本转化率,二是投资的产出弹性。在中国,这两个指标的值都较小,从而限制了物质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此从新古典经济学视角分析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存在一定局限。20世纪80年代以后兴起的新增长理论,将人力资本积累作为经济长期增长的根本动力,为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促进机理的研究发掘了新的视角。 论文从社会保障的待遇给付环节着手,将社会保障划分为均一费率制和收入关联制。均一费率制按照统一标准计发社会保障待遇,而收入关联制则将未来的社会保障待遇与工作期间的收入直接挂钩。从新的视角看,不同计发办法的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论证,发现相对于均一费率而言,收入关联的社会保障更能够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首先,收入关联的社会保障对中国人力资本数量积累具有正向作用。一方面,收入关联的社会保障激励家庭减少生育子女的数量,从而降低了生育率。这虽然对劳动力供给产生负面影响,但符合中国的人口政策,并且有利于人口由数量向质量的转变。另一方面,收入关联的社会保障激励劳动者延迟退休并促进女性就业,增加了劳动力供给。 其次,收入关联的社会保障促进人力资本质量积累。一方面,收入关联的待遇给付方式将未来的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与当前的工资水平(取决于人力资本投资水平)联系起来,促使家庭内部人力资本投资、个人正规教育投资增加。另一方面,收入关联的企业(职业)年金计划激励员工积极参加在职培训,以获得更高的工资和由此带来的更多的养老金“后置”权益。此外,收入关联社会保障的养老金权益“后置性”激励员工延长工作年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劳动力流动率,但可以促进人力资本投资。论文进一步探讨了社会保障如何影响不同类型人力资本的迁移决策,认为收入关联的社会保障可以提高人力资本配置效率。 从总体上来看,收入关联的社会保障可以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并通过人力资本的“外溢性”和规模收益递增效应,促进经济长期增长。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建立了一个具有市场激励机制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实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激励包括三个部分,即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调节机制。首先,根据论文的理论基础,社会保障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是人力资本积累。其次,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来实现的。论文论证了收入关联的社会保障可以促进家庭和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力资本配置效率,实现人口由数量向质量的转变,从而为经济长期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再次,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机理受到现存社会、经济环境的制约,这些制约因素主要有:社会保障的“歧视性”,制度的“碎片化”和不完整,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低效率与偏离社会政策目标等。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进:第一,取消社会保障缴费基数的上限,提高下限,并将土地资本收入、金融资产收入等非劳动收入纳入缴费基数中来,消除社会保障的“歧视性”;第二,建立全面的、统一的、具有市场激励机制的新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个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三个层次,即均一费率的基础保障、收入关联的差别保障和政策诱导的自愿保障;第三,引导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方向由金融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促进生产发展。
【关键词】:社会保障 收入关联制 均一费率制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投资 经济增长 促进机理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632.1;F061.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导论10-22
  • 1.1 问题的提出10-13
  • 1.2 选题意义13-14
  • 1.3 研究方法14
  • 1.4 概念说明14-18
  • 1.4.1 社会保障14-15
  • 1.4.2 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15-17
  • 1.4.3 经济增长17-18
  • 1.5 研究内容与逻辑结构18-21
  • 1.5.1 研究内容18-19
  • 1.5.2 逻辑结构19-21
  • 1.6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21-22
  • 2 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增长的研究文献综述22-37
  • 2.1 政治经济学派的研究及其评价22-23
  • 2.2 新古典学派的研究及其评价23-26
  • 2.2.1 不同筹资模式社会保障与储蓄率的研究23-25
  • 2.2.2 基金制改革的争论25-26
  • 2.2.3 对新古典学派研究的评论26
  • 2.3 新增长理论的研究及其评价26-35
  • 2.3.1 社会保障与劳动力供给28-31
  • 2.3.2 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本投资31-32
  • 2.3.3 社会保障管理与人力资本32-33
  • 2.3.4 对新增长理论研究的评价33-35
  • 2.4 小结35-37
  • 3 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一):传统的视角37-58
  • 3.1 不同学派对经济增长动力的探讨37-41
  • 3.2 社会保障、物质资本与经济增长:传统的分析视角41-51
  • 3.2.1 储蓄的经济增长效应42-44
  • 3.2.2 社会保障的储蓄效应44-51
  • 3.3 传统视角的局限性51-58
  • 3.3.1 社会保障对储蓄率的影响关系复杂且不确定51-54
  • 3.3.2 储蓄—资本—经济增长的转换机制不顺畅54-57
  • 3.3.3 小结57-58
  • 4 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二):论文的视角58-73
  • 4.1 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58-63
  • 4.1.1 人力资本积累理论59-60
  • 4.1.2 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和动力60-62
  • 4.1.3 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62-63
  • 4.2 传统划分方式的不足与对社会保障的重新划分63-68
  • 4.2.1 传统划分的不足63-65
  • 4.2.2 对社会保障的重新划分65-66
  • 4.2.3 新视角下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一个简单陈述66-68
  • 4.3 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的作用68-73
  • 4.3.1 模型的引入69-72
  • 4.3.2 结论72-73
  • 5 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增长的运行机制(一):人力资本数量积累73-90
  • 5.1 社会保障对生育率的影响73-78
  • 5.1.1 模型74-76
  • 5.1.2 家庭生育决策与公共政策76-78
  • 5.1.3 结论78
  • 5.2 社会保障与退休决策78-85
  • 5.2.1 企业的退休激励79-80
  • 5.2.2 个人的退休决策80-85
  • 5.3 社会保障与女性就业85-90
  • 5.3.1 女性就业特征85-86
  • 5.3.2 女性社会保障的现状86-88
  • 5.3.3 完善社会保障,促进女性就业88-90
  • 6 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增长的运行机制(二):人力资本质量积累90-119
  • 6.1 社会保障与家庭人力资本投资90-95
  • 6.1.1 模型的构建90-95
  • 6.1.2 结论95
  • 6.2 社会保障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95-105
  • 6.2.1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理论96-98
  • 6.2.2 企业年金及其实现形式98-101
  • 6.2.3 企业年金与人力资本投资决策101-104
  • 6.2.4 不同人力资本类型与社会保障104-105
  • 6.3 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本迁移105-114
  • 6.3.1 公共养老金计划与人力资本迁移106-107
  • 6.3.2 企业年金计划与人力资本迁移107-113
  • 6.3.3 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本配置效率113-114
  • 6.4 社会保障与健康保健114-119
  • 6.4.1 健康保健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114-115
  • 6.4.2 健康保健推动人力资本投资和经济增长115-117
  • 6.4.3 健康保健计划117-119
  • 7 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增长的调节目标和制度保证119-133
  • 7.1 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增长的妨碍因素119-124
  • 7.1.1 社会保障的“歧视性”120
  • 7.1.2 社会保障的“碎片化”120-121
  • 7.1.3 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未真正建立起来121
  • 7.1.4 制度存在逆向激励的问题121-122
  • 7.1.5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潜在风险大122-124
  • 7.2 调节目标124-127
  • 7.2.1 促进人口由数量向质量的转变124-125
  • 7.2.2 激励延迟退休,提高人力资本使用率125
  • 7.2.3 增强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动机125-126
  • 7.2.4 增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动机126-127
  • 7.2.5 提高人力资本配置效率127
  • 7.3 制度保证127-133
  • 7.3.1 统一社会保障缴费基数和待遇计发方式127-129
  • 7.3.2 建立保留市场激励机制的社会保障体系129-131
  • 7.3.3 将社会保障基金由金融领域引入生产领域131-133
  • 8 基本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33-136
  • 8.1 基本结论133-134
  • 8.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34-136
  • 参考文献136-143
  • 致谢143-144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及所获奖励144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许小君;郑军;;社会保障支出对个人储蓄的影响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年02期

2 滕德川;;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经济增长机制研究[J];特区经济;2011年11期

3 李琼英;宋马林;杨杰;;社会保障支出与拉动内需——对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深入探讨[J];统计教育;2009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建伟;公共产品供给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郑岩;社会保障与公平、效率相关性的理论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3 刘新;中国社会保障支出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沈燕;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本及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群;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波;基于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璨;我国社会保险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马超;江西省社会保障水平影响因素及其经济效应分析[D];南昌大学;2011年

4 张菁华;中国西部地区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5 石阳;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对人力资本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周熠;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及对退休决策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滕红燕;社会政策的经济效应[D];浙江大学;2012年

8 王婉怡;北京市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169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0169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0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