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江泽民的人力资源观

发布时间:2017-10-14 09:09

  本文关键词:江泽民的人力资源观


  更多相关文章: 江泽民 人力资源观 人力资源


【摘要】: 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人力资源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具活力和能动创造的要素,是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财富之源,是经济发展的主导性资源,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是管理活动中的核心要素。古今中外,人们都把人才作为富民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人力资源也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最主要的战略资源,并且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潜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为此,各国都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国家战略的最优先地位。美国制定了“培训21世纪美国人”的计划,日本提出了“培养世界通用的21世纪日本人”的目标,欧盟明确要求“将知识化放在最优先地位”。 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力资源观,做了许多关于人力资源方面的重要论述。江泽民在全球性科学技术革命和新经济条件下,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他深刻的认识到,知识经济的实质,就是以人力资源为依托,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以不断创新为灵魂,以教育为本源的经济。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人力资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独具特色的人力资源观。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全面提出关于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问题的重要思想。这些思想表现在江泽民的一系列科学论著中,其中既有专门论述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论著,又有重点论述人力资源中高端人力资源的论著。江泽民人力资源思想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和贯彻于实践的产物。全文共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对人力资源及其相关概念进行解析。人力资源是对能为社会创造财富、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称。它同人才资源、人口资源等概念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第二部分:分析了江泽民人力资源观的理论来源和形成发展。江泽民人力资源观是在立足于深刻变革的国际背景和深化发展的国内形势基础上,继承马克思人力资源理论、毛泽东人力资源思想和邓小平人力资源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江泽民人力资源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开始,大致可分为萌芽时期、发展时期、确立时期三个阶段。 第三部分:阐述了江泽民人力资源观的主要内容。这是本文的重点部分。江泽民人力资源观,内容丰富,观点众多。笔者主要阐述了江泽民人力资源规划观、人力资源选拔和使用观、人力资源培养与开发观、人力资源激励观、“以人为本”观五个方面的观点及具体内容。 第四部分:总结了江泽民人力资源观的重要贡献。江泽民人力资源观具有理论与实践的诸多重大贡献,着重体现在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人力资源理论,促进了我国人力资源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同时他提出了许多创新性观点和理论,对我国人力资源工作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推动了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巨大发展,有助于提升我国在21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力。
【关键词】:江泽民 人力资源观 人力资源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092.7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序言11-15
  • 一、选题意义11
  • 二、研究现状11-13
  • (一) 研究成果12
  • (二) 研究内容12-13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13-15
  • (一) 研究的角度和立论基础13
  • (二) 研究方法13
  • (三) 研究试图实现的创新之处13-15
  • 第一章 解读“人力资源”15-19
  • 一、涵义:人力资源及其相关概念15-18
  • (一)、人口资源15
  • (二)、人力资源15-16
  • (三)、人才资源16
  • (四)、相互关系16-18
  • (五)、江泽民的人力资源观18
  • 二、研究内容及定位18-19
  • 第二章 江泽民人力资源观的思想渊源和形成发展19-27
  • 一、江泽民人力资源观的思想渊源19-23
  • (一) 马克思关于人力资源理论的思想19-20
  • (二) 毛泽东的人力资源理论思想20-22
  • (三) 邓小平的人力资源理论思想22-23
  • 二、江泽民人力资源观的形成发展23-27
  • (一) 江泽民人力资源观的萌芽阶段24
  • (二) 江泽民人力资源观的发展阶段24-25
  • (三) 江泽民人力资源观的确立阶段25-27
  • 第三章 江泽民的人力资源观的主要内容27-43
  • 一、江泽民对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内容27-31
  • (一) 人力资源预测与规划的意义27
  • (二) 江泽民同志对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27-29
  • (三) 提出供需平衡的政策29-31
  • 二、江泽民的人力资源选拔和使用观31-34
  • (一) 选拔的标准31-33
  • (二) 选拔的途径33
  • (三) 使用的标准33-34
  • 三、江泽民的人力资源培养开发观34-38
  • (一) 培养开发的理念35-36
  • (二) 培养开发的标准36
  • (三) 培养开发的途径36-38
  • 四、江泽民的人力资源激励观38-41
  • (一) 人力资源的物质激励机制39
  • (二) 人力资源精神激励利机制39-41
  • 五、江泽民的以人为本观41-43
  • (一) 人力资源的成长环境机制41-42
  • (二) 人力资源的管理机制42-43
  • 第四章 江泽民人力资源观的价值与贡献43-48
  • 一、提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新理念43
  • 二、把人力资源放在战略的高度43-44
  • 三、首次提出人力资源的全面发展理念44-45
  • 四、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创新45-47
  • 五、在人力资源的配置方式上,,高度重视“三农”问题47-48
  • 结束语48-49
  • 参考文献49-52
  • 后记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子初;江泽民人才观初探[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唐春元;略论江泽民教育思想[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3 张世飞;;江泽民同志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学习《江泽民文选》的体会[J];党建研究;2006年12期

4 李加坤;;关于党管人才工作的理论思考[J];党建研究;2008年03期

5 王体正;学习江泽民人才思想 开创我国人才工作新局面[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6 陈燕;江泽民人才资源开发理论探微[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11期

7 许丽英;略论江泽民人才思想[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8 李成远;江泽民对邓小平干部选拔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1999年03期

9 杨钰;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综述与展望[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黄爱华;;论江泽民全面人才观的科学内涵[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10301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0301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c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