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与萧条:对经济周期及运行模式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10-21 08:05
本文关键词:繁荣与萧条:对经济周期及运行模式的思考
【摘要】: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周期性运行是经济发展的常态。经济发展总是起伏跌宕、兴衰交替:科技革命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最终却迎来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的大萧条;二战后国力凋敝的日本,经过三十年发展成为了世界首屈一指的经济强国,但仍然无法摆脱陷入九十年代经济持续低迷的命运;我国从建国初期以来,经济发展已经经历了10个周期,其中从1953年到1980年的前六个周期主要是受到政治上发展策略的影响。而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周期的时间跨度变长,在形式上越来越表现为市场经济所固有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而07年以后美国全面爆发的次贷危机致使我国实体经济和金融层面受到了双重打击,生产过剩的矛盾益发严峻。因此,中国虽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走上了共产主义道路,但由于生产力水平远远不够发达,当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仍有很大差距,这反映到经济发展中就是中国仍然受到经济周期性危机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借鉴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从财富运动的角度出发,归纳出经济运行的一般模式,并由此针对性地提出促进财富的均匀分配与推动物质财富生产方式的转型是实现我国经济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 自从二十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研究经济周期的理论层出不穷。诸如杰文斯的农业周期理论,庇古的心理因素论,哈耶克的货币投资过度理论以及熊彼得的创新周期理论。这些理论主要从外部因素入手,研究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而马克思则敏锐地洞察到了经济发展的实质,认为即使排除一切外部因素的影响,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作用下,经济运行依然会延循着周期性的轨迹。马克思提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是爆发周期性危机的根本原因,而固定设备的更新是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物质基础。 本文围绕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对财富运动展开分析,归纳出经济运行的一般模式。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消沉、逐渐活跃、繁荣、生产过剩、危机和停滞”几种状态,可以分为“经济上升期”和“危机过后的萧条期”两个阶段。在经济的上升期,通过财富的创造、分配和消费,劳动手中的财富逐步积累。积累的财富一部分用于扩大消费,从而刺激生产,增加社会就业;就业的增加又进一步推动了劳动者手中财富的积累,从而带来经济规模的继续扩大。这就是经济繁荣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要使这个过程持续不断的进行下去,必须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劳动者通过就业能够实现财富的积累。虽然财富分配不均的现象普遍存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劳动者的生活状态在不断改善,收入最低的群体至少能够维持基本的生存,其他群体的财富增量都为正,从总量上看社会财富积累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在量变引起质变以前,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能够不断演绎下去。随着财富的不断积累,社会生产关系对经济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最终必然会导致危机的爆发。马克思提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导致危机的根源。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导致贫富分化随着社会财富的日益积累而不断扩大。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利润,相互竞争,盲目扩大生产;同时又尽可能压低工人工资以节约成本。当生产过剩的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则会导致危机的全面爆发。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少部分群体积累了绝大多数财富,但只需要消费其中极小一部分,由此形成的巨量过剩财富将会有很大一部分流入到投机市场,从而引起房地产、证券等资产价格持续上涨。当市场吸纳了绝大部分的剩余财富,泡沫就会破灭,泡沫破灭之时既是危机来临之日。在实体经济和金融层面的双重打击之下,社会经济将会遭受严重创伤,造成大量企业倒闭、劳动者失业。随着商品存量的逐步消耗,经济才开始恢复活力,随后进入下一轮经济周期。这就是经济发展的一般模式。 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历程严格依循了经济发展的一般模式。二战后短短十年之间,日本经济就恢复到了战前顶峰状态,这主要取决于四点因素的影响,包括获得美国大额军需订单,基础设备投资,技术引进和教育投资。这四点因素全都指向一个核心,那就是增加就业,推动社会财富生产。从经济发展的一般模式来看,在经济上升期,增加就业和推动财富公平分配是加快经济良性循环的有效助力。日本战后正是着重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因此在经济恢复中取得了卓越的效果。但经济的快速上升意味着危机的快速降临。20世纪80年代日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虽然在国际贸易的疏通下,生产相对过剩的矛盾能够暂时得到缓解,但是金融投机领域的危机却无法避免。日本的这次经济危机正是由于在金融市场中产生的庞大泡沫的破灭所引领的。 结合经济发展一般规律分析战后日本经济运行,本文根据当前中国经济建设的实际提出了两点思考:一是促进财富的公平的分配。财富分配公平不仅能够维持经济的良性循环,而且能够降低危机爆发的风险和减轻危机造成的破环。促进财富公平分配的有效机制是消除行业进入壁垒,通过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自由流动,将劳动中存在的超额利润抹平。二是推动物质财富生产方式的转型。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加强构建精神财富生产和消费的平台。
【关键词】:经济周期 财富运动 收入分配 行业壁垒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061.2
【目录】:
- 摘要4-8
- Abstract8-13
- 1.导论13-17
- 1.1.研究背景13-14
- 1.2 研究方法14-16
- 1.3.本文的主要内容16-17
- 2.经济周期的内涵及相关理论17-33
- 2.1 经济周期的相关概念17-19
- 2.2 经济周期理论评述19-33
- 2.2.1.西方经济周期理论19-27
- 2.2.2.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27-33
- 3.经济周期性运行的常规发展模式33-56
- 3.1 财富的创造与积累推动经济的逐步繁荣——经济上升期34-46
- 3.1.1 财富的含义34-35
- 3.1.2.财富的创造——积累经济上升动力35-39
- 3.1.3 财富的分配——经济上升的展现39-44
- 3.1.4.财富的消费——经济上升的归宿44-46
- 3.2 经济步入萧条的转折——危机46-56
- 3.2.1.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财富私有49-51
- 3.2.2.经济危机的重要推动力量——投机51-54
- 3.2.3.外部因素是造成经济危机的重要补充54-56
- 4.经济发展模式运行案例分析——以战后日本经济为例56-65
- 4.1 经济上升——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分析57-60
- 4.2 经济危机——九十年代日本经济的凋敝60-65
- 5.对经济运行一般模式的思考65-73
- 参考文献73-75
- 后记75-77
- 致谢77-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蒋南平;;“劳动价值论”的最新研究进展[J];江汉论坛;2007年02期
2 王宗林;;关于战后日本技术引进及有关问题的综合探讨[J];日本研究;1985年03期
3 胡代光;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和西方经济学者的评论[J];世界经济;1983年03期
,本文编号:10721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072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