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产业集群内涵式发展的量表开发与信效度检验

发布时间:2017-11-01 01:15

  本文关键词:产业集群内涵式发展的量表开发与信效度检验


  更多相关文章: 产业集群 内涵式发展 创业者 量表开发 检验


【摘要】:在文献研究和产业集群内涵式发展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集群内涵式发展的内容维度,通过对产业集群内创业者进行访谈、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借鉴国内外相关量表,经过归类、提炼、预测试和修订等步骤确定了产业集群内涵式发展测量的初始量表。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等方法确定正式量表,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并验证了产业集群内涵式发展量表的三维指标体系,包括产业关联、主体交互和集群创新。
【作者单位】: 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产业集群 内涵式发展 创业者 量表开发 检验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87203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3YJC630198)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14D031)
【分类号】:F062.9
【正文快照】: 0引言发展是事物从小到大,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产业集群发展是产业集群从无到有,从雏形到形成成长成熟,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产业集群发展是地区竞争优势来源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能催生新的上下游企业的出现,完善产业链,促成专业化市场的出现和辅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碧华;吴秋明;兰荣嵩;;产业集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文摘;2006年04期

2 池仁勇,郭元源,段姗,陈瑶瑶;产业集群发展阶段理论研究[J];软科学;2005年05期

3 梁宏;姜振寰;;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焕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源泉与我国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J];四川有色金属;2007年03期

2 罗静;任云;安然;;西部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机制与政策研究——以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年02期

3 周宝玉;;浅析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福建制鞋业现状及对策[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4 黄彬玲;;浅析南安水头石材产业集群的发展[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S1期

5 庄晋财;黄晓治;程李梅;;系统论视角下的企业集群经济绩效评价方法与模型研究——广西案例的运用[J];改革与战略;2008年12期

6 王樱桃;;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区域体育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1年12期

7 田晓霞;罗芬芬;许胜德;肖婷婷;;新疆大喀纳斯旅游区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J];干旱区地理;2012年04期

8 李琳;熊雪梅;;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地理邻近对集群创新的动态影响——基于对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实证[J];地理研究;2012年11期

9 王岱霞;;内生发展下的区域空间演进机制研究[J];规划师;2012年11期

10 闫华飞;胡蓓;;创业者行为、知识溢出与产业集群发展[J];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国宏;李丽妮;蔡彬清;;基于CA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模拟分析[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朱海霞;马衍进;;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优化评价的理论思考[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3 程宝栋;宋维明;;基于GEM模型的广东家具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A];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三辑)[C];2012年

4 金镭;张宝生;李启明;;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模型的构建及应用——基于阜新煤炭产业集群的研究[A];第十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慧娟;基于循环经济的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评价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2 廖园园;集群治理机制论[D];浙江大学;2011年

3 郎付山;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衰退风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王朝云;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创业的要素供给及其实施路径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5 仵凤清;基于自组织理论与生态学的创新集群形成及演化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6 麦瑞权;澳门特区建筑产业竞争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朱永跃;产业集群演化不同阶段对创业人才素质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关健;我国中小上市公司业绩转向成功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中南大学;2006年

9 雷小毓;产业集群的成长和演化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10 张淑静;产业集群的识别、测度和绩效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创业与产业集群成长演进的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邵博;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伊力;南昌市高新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李玲;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5 张小梅;基于知识转移和知识创新的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臧金丹;西安纺织产业历史演变及其集群化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刘文凤;生物产业集群及其竞争战略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8 于光儒;保定市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蒋方信;山东省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10 郑业卿;郑州市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实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聂鸣,李俊,骆静;OECD国家产业集群政策分析和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李勇,史占中,屠梅曾;企业集群的内在特性与竞争力[J];开发研究;2004年02期

3 朱方伟,高畅,王国红;产业集群的核心要素演进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02期

4 池仁勇;美日创业环境比较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年09期

5 陈剑锋,万君康;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集群的生命周期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2年05期

6 张辉;;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在经济机理[J];中国软科学;2003年01期

7 刘恒江;陈继祥;;要素、动力机制与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逻辑[J];中国软科学;2005年02期

8 闫文圣;;关于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动态模型的探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梅;甘肃省产业集群的构建策略[J];发展;2004年05期

2 齐力然;中小企业产业集群透视[J];中国中小企业;2004年05期

3 赵江明,刘金红;企业家与产业集群的发展:创业、创新与社会资本[J];乡镇经济;2004年06期

4 徐维祥,唐根年;基于产业集群成长的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06期

5 刘奇中;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J];价格与市场;2004年06期

6 戴双兴;21世纪我国高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思考[J];云南科技管理;2004年03期

7 刘恒江,陈继祥,周莉娜;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研究的最新动态[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07期

8 程丽霞,杨洁;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提升[J];长白学刊;2004年04期

9 徐颖,张少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动因及模式[J];经济纵横;2004年08期

10 朱海就;从“能力”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的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芬;;船舶产业集群研究进展及启示[A];第五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朱海燕;;产业集群背景下知识密集型服务机构嵌入机制:类型、嵌入程度及其影响因素[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3 龙丽梅;;宝鸡产业集群发展下的中小企业成长[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景元;马建兵;;浅析节约型产业集群的构建[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5 张树巍;;培育产业集群创建经济强市[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6 刘鹏;;政策引导产业集群发展[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7 唐长春;;浅析开发区发展产业集群的策略[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8 张金海;刘雯;;浅谈廊坊市产业集群科学发展的对策[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9 李少武;;论产业集群的效应及发展[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10 马力;;以产业集群为指向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江辉 王泽平;产业集群策动增长方式嬗变[N];安徽日报;2005年

2 金兑;要大力促进和发展产业集群[N];安庆日报;2005年

3 阎星 王吉泉(作者阎星系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主任王吉泉系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工作人员);成都发展产业集群的思路和主要方式[N];成都日报;2004年

4 穆延奎;发展产业集群 壮大县域经济[N];中国改革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明慧;产业集群不是简单归大堆[N];中国改革报;2005年

6 钟欣;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增长的“加速器”[N];中国改革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宋时飞;集群符合工业化的内在规律[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8 张彦明 卞溪;产业集群造就了航母[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9 钱志新;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N];证券日报;2003年

10 仲 钦;产业集群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方式[N];中国质量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翠娥;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李士忠;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集群[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郑才林;生产性服务对不同阶段产业集群竞争力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孙霞;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周均旭;产业集群人才吸引力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李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及运行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7 纪玉俊;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8 陈娆;基于产业集群的乡镇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9 郑宏星;基于制度的产业集群演进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10 董ng;基于复杂性的产业集群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康波;广西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2 曹旭鑫;长沙市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闵鹏;基于动力机制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张雁琳;基于产业集群的学习型区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5 彭晖;产业集群视角下四川省产业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6 余泽海;安徽省产业集群实证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8年

7 张燕;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8 麻昌港;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实证分析和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郑朝明;基于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10 于蓬蓬;吉林省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245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1245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6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