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财富差异略论

发布时间:2017-11-03 07:06

  本文关键词:财富差异略论


  更多相关文章: 财富 差异 同一性 差异性


【摘要】:财富差异作为差异活动的对象化,它的生成是必然的。在财富差异的生成过程之中,相应的各种不同的条件发挥着各种不同的作用。财富差异表现的历史,本质就是财富差异不断生成、扩展和人们据于平等观念的对财富差异进行不断调节、改变、否定的历史,其本质是人的同一性追求与差异性追求在财富方面的实现,是人的同一性与差异性表现如何协同、如何合理、如何正当实现的历史。面对财富差异的客观性、必然性,我们当以正确的财富观应对之,要将个人财富与社会财富、目的财富与手段财富、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享受财富与创造财富统一起来。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
【关键词】财富 差异 同一性 差异性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差异性正义与同一性正义协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2YJA720031) 湖南省重点委托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义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2WTB3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014.4
【正文快照】: 财富一般指物质财富,它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物质实体,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除物质财富外,人们还把文化知识、科学技术、管理经验等称作精神财富。我们这里讨论是物质财富。物质财富作为人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和人之劳动对象化的成果,它必然呈现出差异性,如何认识和对待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拥军;;财富的含义与种类——当代中国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财富观[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魏小萍;;词汇选择与哲学思考:财富的来源、性质与功能——《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与施蒂纳分歧的文本解读[J];哲学研究;2008年02期

3 俞吾金;;论财富问题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哲学研究;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旭中;;经济学的本质、价值取向与分析范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丘缅;;西斯蒙第人本经济思想对中小企业伦理构建的启迪[J];才智;2009年29期

3 李俊峰;;我国当前房地产新政合理性和适当性的经济法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吴俊英;会计信息产品转换及市场交易分析[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褚俊虹,王琼,陈金贤;货币职能分离及其在电子货币环境下的表现[J];财经研究;2003年08期

6 郭宏宝;公共财政形成与运行机制的博弈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05期

7 刘文勇;;居民消费决策理论的演进[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王仁发;舒晓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谭璇;;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分析[J];当代经济;2012年07期

10 魏忠;;西斯蒙第与凯恩斯经济危机论的比较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曾国安;;论17世纪以来西方社会保障思想的演进[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2 蒋伏心;;十九世纪初反亚当·斯密理论的现实思考[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3 李忠民;;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经济学理论创新[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丰子义;;关于历史进步的评价问题[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5 赵茂林;;财富观的演进及对构建科学财富观的启示[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2 吕宗耀;消费餍足性假设下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高顺伟;论村书记及其领导力生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许涛;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劳动收入改进[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王彦林;当代中国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关系优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建红;金融危机的信用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晁毓欣;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机理与运用[D];山东大学;2011年

8 陈玉保;基于沉淀成本的企业技术采纳与定价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9 张思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牟岩;中国居民休闲消费需求的宏观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晶;基于经济周期理论的中国纺织产业发展周期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2 赵峰;马克思财富观的人学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俊娟;有效需求持续增长的财政政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李晓荣;河南省农村教育福利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闫文鑫;失地农民消费方式与身份认同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蒋贵荣;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方式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王超然;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消费问题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孙雪梅;从经济增长点的角度解读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瑞;上海市居民休闲消费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满恒杰;山东省城镇居民消费实证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俞吾金;经济哲学的三个概念[J];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宇杰;;异化劳动是一个具有特定社会经济内容的概念[J];企业经济;1983年12期

2 杨淑琴,肖爱民;浅谈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江宏龙;青年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评述[J];求索;2004年10期

4 孙云;;论同化劳动[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5 侯衍社;告别费尔巴哈:从“异化劳动”到“物质生产”[J];齐鲁学刊;1997年06期

6 崔永和;马克思“异化劳动”范畴的价值论启示[J];唯实;1998年Z1期

7 陈文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观[J];科学.经济.社会;2000年01期

8 李红梅,李志英;扬弃“异化劳动”的具体形式,全面实现人的价值[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曾瑞明;私有财产概念与异化劳动逻辑的关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一个核心问题[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姜喜咏;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哲学逻辑辨析[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肖恩·塞尔斯;高雯君;;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概念[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2 夏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关于消费异化的运演逻辑——与鲍德里亚的一种对话[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3 李立;;《资本论》中的异化思想研究[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灿;;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上)[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学明;今天,我们究竟如何看“劳动”[N];文汇报;2006年

2 陈文通;科学的发展观把发展看作是一个历史范畴[N];学习时报;2004年

3 林左鸣 作者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 努力开创经济理论新境界[N];中国改革报;2007年

4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 林左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 努力开创经济理论的新境界[N];中国航空报;2007年

5 吴友军 姜大云;市场经济的价值规范与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N];学习时报;2006年

6 湖北日报评论理论部主任 袁新民;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的深层解读[N];湖北日报;2010年

7 关柏春;关于劳动价值的再思考[N];社会科学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冷梅;关于马克思生产概念的存在论思考[D];复旦大学;2006年

2 杨芳;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雪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私有财产概念及其相关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孙成竹;论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及其运思方式[D];山东大学;2006年

3 张妮;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构[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余致青;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多重维度[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李真;消费主义批判[D];复旦大学;2008年

6 韦肖;马克思分工理论及启示[D];苏州大学;2010年

7 柴秀波;马克思的“劳动”与“实践”概念辨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8 乌恩奇;马克思恩格斯理论中的劳动范畴[D];内蒙古大学;2004年

9 尹汝海;物化: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存在方式[D];吉林大学;2005年

10 朱高鹏;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351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1351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0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