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仿生学视角下技术联盟组织间知识转移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3 10:09

  本文关键词:仿生学视角下技术联盟组织间知识转移机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技术联盟 知识 知识转移 仿生学 转移发酵


【摘要】:为了探明技术联盟组织间知识转移的机理,文章尝试采用仿生学方法,构建了一个由知识菌种、知识酵母、知识媒以及进阶知识四种发酵要素组成的理论模型,透析其内部"转移发酵"的趋同、趋异和协同发酵过程,接着进行了相应的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遵循"转移发酵"规律,注重各发酵要素的培育,是确保技术联盟组织间知识转移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关键词】技术联盟 知识 知识转移 仿生学 转移发酵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技术联盟组织间知识转移测度研究”(11YJC630279) 山西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晋教科[2013]8号)
【分类号】:F062.4
【正文快照】: 1文献回顾与假设仿生学(Bionics)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也被称为“模仿生物的科学”,是通过研究生物的结构、性状、相互作用等来提供新的设计思想、工作原理或系统构成的科学[1]。Hannan和Freeman[2]早在1997年就提出了仿生学分析的五个层次:客体对象、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唐建生;和金生;;基于知识发酵理论的组织知识共享问题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5期

2 徐小三;赵顺龙;;知识基础互补性对技术联盟的形成和伙伴选择的影响[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03期

3 和金生;李江;;知识发展的类生物模型[J];科学学研究;2008年04期

4 路甬祥;仿生学的意义与发展[J];科学中国人;2004年04期

5 蒋天颖;程聪;;企业知识转移生态学模型[J];科研管理;2012年02期

6 张红兵;张素平;;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有效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福林;;仿生学应用中的制约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4期

2 刘福林;;仿生学发展过程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5期

3 闵锐;;基于类生物理论的技术属性及技术转移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潜铁宇;李昕;;产品仿生设计的生物学原理[J];包装工程;2008年01期

5 郑秀峰;;企业管理仿生与研究方法探讨[J];当代经济;2006年06期

6 温媛媛;;建筑节能中的仿生学研究[J];建筑节能;2009年10期

7 潘海生;韩铁;;基于知识发酵模型的大学集群知识增长机制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满梦华;巨政权;原青云;周永学;原亮;刘尚合;;基于电磁仿生概念的静电放电注入损伤防护模型设计[J];高电压技术;2011年02期

9 陶咏梅;康宇;;基于管理仿生学视角的组织学习分工问题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09期

10 刘海涛;元昌安;李桂来;;基于仿生学的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发展与应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沈波;张豪;杨清萍;;知识发酵理论研究综述[A];2012中国信息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2 曾德超;;基于SECI模型的组织知识创造新论[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赵惠;张鸿萍;;团队创造力影响因素研究进展[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4 LIU Shouxian;;Knowledge Transfer in Creative Industrial Cluster:Mechanism and Countermeasures[A];2013年教育技术与管理科学国际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延成;仿生蜘蛛振动感知的硅微加速度传感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刘德胜;创新型中小企业基因及作用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刘亚军;企业智力资本、吸收能力及创新文化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D];天津大学;2010年

4 司云波;面向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校企技术转移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张昊;大壁虎运动行为研究及仿壁虎机器人研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李宏凯;类壁虎机器人的仿生控制:从行为观测到控制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刘东华;企业战略的动态能力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任慧;知识联盟运行绩效的影响因素及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9 王彦博;基于知识创新的跨组织网络的微观层面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张凌志;基于知识进化观的企业创新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全;驱动滚筒仿生表面增摩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伏晶;基于资源观的企业战略收购模式选择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沈天柱;仿蟹八足机器人轨迹规划及控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刘s,

本文编号:11357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1357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0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