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凯恩斯主义要素分配理论一个新综合
本文关键词:后凯恩斯主义要素分配理论一个新综合
【摘要】:本文在借鉴Palley所建立的后凯恩斯主义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工人议价能力拐点和规模报酬递增假设以及国际经济部门,提出了一个结合中国劳动市场实际特征的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后凯恩斯主义要素收入分配决定的新综合模型。经过修改的新综合模型的解释力和适用性得到了显著提高,既能够解释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逆周期性特征,也能够得出与著名的剑桥方程式相一致的理论预测,还能够为我们分析劳动供给总量、政府赤字、国债、汇率等不同外生变量的变动对就业和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单位】: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TJLJ13-01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F091.348
【正文快照】: 引言“权力”和“冲突”是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两个重要特征,然而它们并没有出现在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中:通过引入使各个经济主体都毫无权力的竞争性市场假设而消除了权力;通过使各个经济主体都变成等同的代表性经济主体假设,或者通过使各个经济主体均具有相同消费倾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新华;李妮妮;白玫;;后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西部金融;2010年07期
2 崔学东;;后凯恩斯主义的资本主义金融化理论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9年11期
3 张颖;后凯恩斯主义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最新发展[J];金融信息参考;2003年02期
4 杨时革;;评后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理论[J];特区经济;2007年03期
5 赵峰;马慎萧;冯志轩;;金融化与资本主义危机:后凯恩斯主义金融化理论述评[J];当代经济研究;2013年01期
6 ;后凯恩斯主义[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1995年03期
7 黄绍湘;二战后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应用与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5年03期
8 王珏;后凯恩斯主义的企业定价模型——成本加成定价原理[J];兰州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9 孙伟忠;肖辉;;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后凯恩斯主义分析[J];理论探讨;2009年05期
10 于宾;陶江;史欣禾;;后凯恩斯主义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与争论[J];理论与现代化;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昭晖;“经济学帝国”不该固步自封[N];人民日报;2014年
2 韦森;为什么要重读哈耶克?[N];东方早报;2013年
3 周业安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凯恩斯是行为经济学家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亮;后凯恩斯主义货币金融理论及其新进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43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143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