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的空间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
本文关键词:产业转移的空间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
更多相关文章: 空间经济学 空间政治经济学 产业转移 研究范式 区域发展
【摘要】:产业空间转移问题一直是经济思想史上的重要研究内容。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中的产业转移理论已经难以准确地解释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新规律、新问题,而空间政治经济学可以从新的视阈来解释产业空间转移。在演化的视阈内,空间政治经济学的产业转移研究范式决定了经济关系以一种与生物学隐喻的方式嵌入空间经济分析过程中。这种隐喻后的经济关系主要包括斗争、共生等生物界的博弈关系,即竞争、合作等经济环境中的博弈关系。其是否和谐与协调,直接决定产业是否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环境。在构建空间政治经济学范式下,可以对未来产业转移的趋势和规律做出有说服力的阐释,对产业转移赋予新的理论内涵,并在实践的维度上,对我国中西部地区更好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我国产业转移对区域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13BJL08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研究”(09&ZD028)
【分类号】:F062.9
【正文快照】: 一、关于产业转移的文献综述关于产业空间转移的研究一直是经济思想史上的重要内容。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中的产业转移理论主要可以归纳为:韦伯、克鲁格曼的基于集聚的产业转移理论,赤松要、小岛清等基于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理论,以及刘易斯、费景汉和拉尼斯等基于劳动力流动的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04期
2 王岳平;;促进东部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J];宏观经济管理;2008年09期
3 张平;;论中国三大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J];经济评论;2007年05期
4 段会娟;吴俊;;产业集聚与空间收入差距研究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02期
5 梁琦;丁树;王如玉;陈强远;;环境管制下南北投资份额、消费份额与污染总量分析[J];世界经济;2011年08期
6 陈耀;;我国沿海产业集群迁移与中西部承接策略[J];西部金融;2008年11期
7 李晓西;;东部产业转移趋势与承接机遇[J];中国国情国力;2009年02期
8 刘蕲冈;卢才瑜;;关于中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问题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08年1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元雕;王一雅;黄邦汉;;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范式转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刘晓玉,童继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3 曹骞;袁运生;;恩施州打造鄂西圈增长极的可行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0期
4 曾维莲;刘天平;;西藏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关系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5 张正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范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武威利;关巍;;近代科学哲学发展进程要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7 黄建军;;视觉文化研究的三个范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8 蔡辉明;;美国公共行政学思潮的范式变迁——路径、划分和逻辑[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潘琪;民营企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探讨[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10 王殷殷;;论当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名家;;文化经济理论在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展现[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杨苏;梁昌勇;赵惠芳;;基于演化博弈的区域产业转移行为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颜烨;;安全社会学作为学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5 董天策;;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6 徐永良;;交通条件变化与区域间工业结构调整——对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与沿岸诸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唐丽;陈凡;;美国工程伦理学的文化—历史背景分析[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8 史阿娜;;“范式”涵义知多少——对库恩范式概念的再整理和再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张志伟;;波普尔、库恩与传统科学观[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10 田闯;王紫琳;;波普尔与库恩科学哲学思想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宗建;二象对偶时间视角下权衡定律的机理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8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孙海军;经济功能区与经济区域形成理论[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舒;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燕;区域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赵鑫;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巢旭;基于结构方程的体育产业集群影响因素模型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黄志钦;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及其对广西的借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杨荧彬;产业集群自主创新模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何建飞;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孔黎明;产业集聚理论在济源工业产业布局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09年
10 郭琳琳;国际产业转移与重庆市制造业升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仲常,张建升;中国工业布局变迁与收入差异相关性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7期
2 吴学花,杨蕙馨;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10期
3 邱风,张国平,郑恒;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问题的再认识[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4期
4 周冯琦;转型期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及其体制特征[J];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12期
5 王军;;外国直接投资、环境管制与国际竞争力[J];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12期
6 郭朝先;;我国环境管制发展的新趋势[J];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27期
7 胡晓鹏;中国产业结构地带差异的实证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2年09期
8 梁琦;构建生态消费经济观——兼评我国适度消费理论[J];经济学家;1997年03期
9 梁琦;;空间经济学:过去、现在与未来——兼评《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J];经济学(季刊);2005年03期
10 梁琦;从生态经济看人类的食物消费─—对生态消费经济的思索[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涛舟;试论马克思空间经济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应用[J];东南学术;1988年02期
2 卢嘉瑞;论空间经济效益[J];学习与探索;1994年06期
3 柴志贤;;略论两个空间经济研究范式[J];经济研究导刊;2006年01期
4 姜莉;;文化约束与经济主体空间经济行为选择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2011年04期
5 李增军;崭新的空间经济研究体系──评卢嘉瑞的新著《空间经济学》[J];学习与探索;1996年04期
6 陈素梅;空间经济研究领域的创新之作──评卢嘉瑞的新著《空间经济学》[J];当代经济研究;1995年S1期
7 陈德宁;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空间经济持续发展初探[J];热带地理;1998年04期
8 刘爱文;刘爱文;艾亚玮;陈圣燕;陈圣燕;;空间经济研究的转向——新经济地理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地理学的比较[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8期
9 黄荣滋;左春文;;浅论马克思空间经济理论的几个问题[J];当代财经;1984年03期
10 柴志贤;黄祖辉;;国外空间经济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J];经济评论;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丽;;交叉与集成—注重经济地理学的交叉思维[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国柱;创新集群建构的理论、路径和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2 蔡彬彬;空间网络化理论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1999年
,本文编号:12120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212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