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活动外部性校正的区域政策工具组合与创新
本文关键词:区域经济活动外部性校正的区域政策工具组合与创新
【摘要】:区域经济活动外部性,不管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会影响经济活动效率,妨碍资源优化配置。本文基于完善市场机制、平衡区域成本与社会成本、明晰区域间经济关系的考虑,利用区域政策基本工具与创新工具的科学组合与有效搭配,对区域经济活动造成的外部性尤其是负外部性进行校正。雾霾具有强烈的外部性,京津冀地区的雾霾治理需要拨款、优惠贷款、禁止、课税等基本工具和区域限批、生态补偿金等工具的搭配组合和适时创新。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统筹构建研究”(13BJL06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体系研究”(13AZD076) 四川大学“985工程”三期项目“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061.5
【正文快照】: 现代区域经济活动的影响通常会超越经济活动所在的区域空间范围而具有空间外溢性,在市场发育不完善的条件下,容易给相关区域带来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即外部性。这种外部性,不管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会影响经济活动效率,影响帕累托最优的实现,因而都需要得到校正。本文立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曾晶;石声萍;王桂林;陈德书;;区域外部性问题表征及内部化思考[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孙平军;赵峰;丁四保;;区域外部性的基础理论及其研究意义[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3期
3 程必定;区域的外部性内部化和内部性外部化——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一种思路[J];经济研究;1995年07期
4 杜肯堂;龚勤林;;区域经济活动外部性分析[J];求索;2006年12期
5 周蓉;;浅谈“雾霾”成因及治理[J];商;2013年01期
6 张立鹏;;首都雾霾治理,京南责任重大[J];投资北京;2013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毕乐强;区域经济外部效应及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卢艳丽;生态脆弱地区的区域外部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必定;;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及政府管理创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江世银;;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3 张可云;;论区域和谐的战略意义与实现途径[J];创新;2007年04期
4 张可云;;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效与问题分析[J];创新;2010年04期
5 严汉平;王欣亮;;西部大开发以来地方政府政策演进及绩效评价[J];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6 易小光;丁瑶;余贵玲;尹虹潘;;长江上游经济带在未来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取向[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年06期
7 王敏;刘嗣明;;基于区域外部性的武汉城市圈协调发展研究[J];城市;2008年06期
8 王东;李明生;;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发展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余洁;唐龙;潘秋玲;;汉长安城遗址区发展方略[J];城市问题;2009年03期
10 程永林;;粤港澳经济一体化的利益规制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志云;;搭建地方经济政策链实现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吕志奎;;协作性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京津冀区域协作模式创新研究[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易小光;丁瑶;余贵玲;尹虹潘;;长江上游经济带在未来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战略取向[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晓谦;;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基本问题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冠国;;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初步研究与分析[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凡;;国内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宏观机制法律问题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7 殷洁;;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律制度的构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8 孙久文;肖春梅;叶振宇;;新中国60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肖金成;;加强东西合作 促进产业转移[A];200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甘肃省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10 耿海清;陈帆;刘杰;;基于资源环境条件的煤炭工业环境管理类型区划分[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勇;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3 晏淼;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政策选择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4 崔征;内陆落后地区县域经济突破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温震;高新区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练振中;临空经济论[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陈瑜;“两型社会”背景下区域生态现代化评价与路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王勇;促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9 华小全;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刘祖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我国大学群发展政策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文;甘肃河西地区区域发展路径探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戴晓峰;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环境政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汤梅;江苏沿海开发中的产业选择与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路月雷;石河子与沙湾区域旅游整合开发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5 吴继胜;文化产业发展中制度创新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6 韩凌芬;流域生态补偿的准市场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韩峰;完善生态转移支付制度的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刘军;湖南省农业功能区划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9 陈希;区域经济合作法律制度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10 徐美玲;我国社会保障监管机构独立建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士义;于海珍;褚秀彩;;中国目前主要的生态退化问题与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2 周蕾;王登科;;主体功能区框架下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3 吴瑞;;关于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构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黄成敏,艾南山,姚建,罗文锋;西南生态脆弱区类型及其特征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5期
5 杨莉;康国定;戴明忠;刘宁;陆根法;;区际生态环境关系理论初探——兼论江苏省与周边省市的环境冲突与合作[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6期
6 张军涛;毕乐强;纪昭君;;东北三省区域外部性空间效应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10期
7 王炜;;试析外部性、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J];财会月刊;2006年36期
8 刘佐;;中国直接税与间接税比重变化趋势研究[J];财贸经济;2010年07期
9 曾芳芳;;解决外在性问题的市场化思路——“科斯定理”的启示[J];重庆行政;2003年04期
10 张军涛;毕乐强;纪昭君;;区域间公共基础设施溢出效应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雄;协调土地利用和生态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毕乐强;区域经济外部效应及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董静;企业创新的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熊继洲;国有商业银行体制再造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冯振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脆弱性与优化调控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6 姜榕兴;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价格管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娟;RS-GIS-EIS技术支持下的吉林西部生态环境集成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刘鸣镝;企业森林资源资产会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9 曹休宁;企业信誉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汪中华;我国民族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鹏;主体功能区划分下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武敏敏;山西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怡文;品质提升阶段城市夜景照明规划与建设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4 李玲慧;城镇化进程下的泽库县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与评价[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李艳;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分析与评价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6 赵喜龙;人工林杨树、杉木木材胶合工艺和性能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年
7 吴剑波;庆安公司主辅分离改制分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8 汤金来;开发区的环境承载力评估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9 王志刚;试论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张红红;松辽平原黑土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红莉,郝志军;从外部性的控制谈解决代理问题的制度选择[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2年06期
2 陶向京,盛昭瀚;外部性与企业集团形成动因[J];管理科学学报;2002年01期
3 李英;会计信息的外部性分析[J];技术与市场;2005年09期
4 陈明志;;国防费对国民经济的外部性分析[J];商业经济;2007年05期
5 刘海二;;论外部性及其解决途径[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6 周佳;;超级零售商渠道权利的外部性研究[J];商业时代;2009年25期
7 洪倩霖;;网络经济外部性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5期
8 杜伟;黄敏;;耕地外部性价值供给困境的分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9 彭尔瑞;浅论影响项目投资外部性的几个因素[J];经济问题探索;1999年08期
10 贾丽虹;对“外部性”概念的考察[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边泰明;;都市土地晪v|d羋嗤獠啃灾芯縖A];'94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2 郑华伟;刘友兆;;基于牧户视角的中国西部牧区草地保护建设外部性分析[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姜朋;;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反身性特征及其法律价值——以城市建筑内部环境为中心[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赵传林;;考虑外部性和补贴公交的最优出行方式选择模型[A];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闵乐;;缓解我市交通拥堵,建设现代交通体系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林承亮;许为民;;技术外部性下创新补贴最优方式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竹泉;;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性与会计信息质量——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A];当代会计评论(第1卷第2期)[C];2008年
8 林汉川;王莉;王皓;;安全管制、责任规则与煤矿企业的安全行为[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四册)[C];2006年
9 张古鹏;姜学民;任龙;;对我国人力资本外部性的模型研究[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创新与政策导向专辑[C];2006年
10 李建军;;技术创新活动的负外部性及其缓冲机制[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彭源长 见习记者 徐秋玲 实习记者 兰希钰;“能源的一个特殊就是它有外部性”[N];中国电力报;2014年
2 特约评论员 刘晓忠;需消除研发激励带来的负外部性[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3 彭兴庭;公益诉讼的“外部性”[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5年
4 周士君;谁为“税源经济”的负外部性买单[N];中国工业报;2007年
5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助理教授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房地产与城市研究兼职助理教授 陈杰;用住房消费的外部性为政府干预“正名”[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6 吕明晓;也谈北大设门票的合理性[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7 加拿大莱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特聘教授 鲍勇剑;为打车软件打上“正外部性”补丁[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8 梁小民;当火车驶过农田的时候[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9 复旦大学城市经济研究所 郝前进 陈佛保 周伟林;理性化解城市公共设施外部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10 上海商学院教授 韩狄明;提高公共产品的社会和经济效应[N];文汇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金滟;城市集聚:理论与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朱珠;比特产品的需求与供给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庆科;生产性服务业的外部化与动态外部性[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2 董赫;我国药品监管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朱俏沫;论政府在推进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顾秋静;慈善的经济学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马滕飞;市场风险和国家福利政策对教育专业化程度影响的模型分析[D];暨南大学;2012年
6 郑毅;对公安系统在“政风测评”中外部性不利因素的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陈喜霞;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外部性溢出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梦卜;专业化、多样化外部性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李天浔;矿难发生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的经济学分析[D];辽宁大学;2007年
10 杜雪;东北地区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与劳动生产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573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257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