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理论发展对跨学科知识的契合要求——兼对一种错误认知观之审视
本文关键词:经济学理论发展对跨学科知识的契合要求——兼对一种错误认知观之审视
【摘要】:基于契合来发展理论必须有广博的知识,这不仅对自然科学是如此,对社会科学尤其如此。究其原因,社会现象比自然现象更复杂、更多变,社会制度的调整更牵涉复杂的利益关系。正是由于任何社会问题的处理都不是孤立的,必然会与其他社会关系牵涉在一起;因此,要真正理解社会现象,就必须尽可能地扩大知识的范围,要求进行跨学科的教育。不幸的是,随着独立的经济学院与经济学位的设立,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了;结果,不但经济学的学生很少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而且经济学依靠复杂的数理模型构筑起来的封闭体系也使得法学等学科越来越望而却步。同时,受"分"的思潮影响,目前学术界盛行着这样一个极大的误见:"专"即是"深",而"通"则意味着"泛"。但实际上,对知识"深"的界定并不在于我们获得了什么样的知识,而在于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原有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有了发展创新。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分类号】:F019
【正文快照】: 一、前言一般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就是建立在契合的基础之上,从而要求研究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施乐公司帕洛阿托研究中心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布朗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说,“即使是一个科学家,像我这样,也必须承认知识是不能通过一个公式或方程式获得的。”[1]67-69显然,这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庸礼;;写作文化精神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2 谭扬芳;探析科学分界的历史演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周庆悦;黄邦根;;马克思与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的比较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4 史玉民,魏则云;整体论思想的泛化与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演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杨飞;“利他行为”新解[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周仁准,王桂兰;论个人行为的道德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苏彩琴;;自由的真相——从《老妇与猫》看个体的处境与自由[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毛豪明;;“伦理”与“道德”辨正[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陈经;略论孙过庭《书谱》的书学思想精髓[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谷鹏飞;;法国“重农学派”经济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北方论丛;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彭涛;;公开还是不公开?——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四条第四款的理解[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4 史阿娜;;“范式”涵义知多少——对库恩范式概念的再整理和再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5 赵克;;论“划界”何以可能[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6 张学义;;科学哲学史上的反常论[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7 刘湘溶;王彬辉;;环境法学权利研究方法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倪琳;;融合或竞争?:中国传播学研究范式走向[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郭蓉;;实践理性语境下的经济理性分析[A];首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赵华;;经济学假设的哲学解读[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7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yN;团队情绪智力、领导行为与团队有效性关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孙青春;企业可持续创新的实现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闰杰;实用刑事推定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尚志远;西方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与发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石岩;SNS对人际传播的不良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刘丽英;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姣;从翻译伦理看《红楼梦》两英译本的翻译[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黄卫平;论库恩语言学转向的根源[D];湘潭大学;2010年
7 张小妹;“自然状态”范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卫方方;亚当·斯密交换伦理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鹏飞;从“亲亲相隐”谈我国窝藏、包庇罪的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李宁宁;马克思哲学语境下的科学划界[D];江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产权与所有权的区别[J];农村经济与技术;1994年12期
2 葛树魁,,高蓬;“债权变产权”的相关问题探析[J];经济师;1995年S1期
3 周荣;国有资产产权体制改革研究综述[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95年02期
4 方舟;财富的期待──中国产权归属的现实与梦想[J];中国工商;1999年09期
5 杨国蓉;产权制度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6 胡泳;绕不过去的产权攻坚战[J];商务周刊;2001年18期
7 张东平;村委会出售无产权楼房[J];城乡建设;2003年08期
8 金正庆;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再认识——一种基于产权的分析[J];经济论坛;2004年12期
9 易勤芳,宋志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产权因素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03期
10 李青叶;张宇臣;卜美成;;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云顺;;产权改革 大有作为[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论文集(2001)[C];2001年
2 陈建生;裴新政;;创新产权制度改革 努力实现百亿目标[A];第五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4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黄庆兴;;农村供水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农村小型水利体制改革研讨会文集[C];2005年
4 张举钢;周吉光;;矿产资源税问题的产权视角探析[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经济与规划专业委员会2006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5 余伟京;;论排污权的商品化[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6 叶东蕾;;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革[A];2004年中国科协年会3分会场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周永;;“石光银现象”的法经济学分析[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4年
8 姜虹;;构建我国土地发展权 优化城乡土地管理的新途径[A];生态文明中的土地问题研究[C];2008年
9 王希凯;;对地勘主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战略思考[A];全国地勘行业产权制度改革研讨交流文集[C];2004年
10 王伟;;我国非公有制林业法律保护的思考[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可白 李华振;警惕打着改革旗号损害工人阶级产权利益[N];中国改革报;2004年
2 叶秉喜 庞亚辉;产权:代理人与所有者博弈的根本[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3 许冰峰;36间老房子产权归谁[N];江苏法制报;2005年
4 夏瑾;未获产权尚在建设中的房屋能否转让[N];江苏法制报;2005年
5 杨一依;尊重知识产权[N];人民日报;2001年
6 徐昙;李荣融首度回应产权之争 MBO难出冷宫[N];中国经营报;2004年
7 河南财经学院教授 郭军;“小产权”房为何不能正面登场[N];中国财经报;2007年
8 陈海保 方帅;京城乡产权别墅乱象[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9 何兵;“小产权”值得大讨论[N];贵阳日报;2007年
10 记者 季耀昆;破损井盖产权单位维修不及时最高罚2万元[N];济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卫东;产权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2 施少华;产权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D];复旦大学;2003年
3 徐文;教育产权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罗能生;财产权利与伦理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吕之望;产权的保护和实施[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杨进;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7 李雪松;中国水资源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居昊;国有产权委托——代理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9 佟伟;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配置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丁浩;转型经济中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践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万姣;关于我国信用制度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2 黄晶;产权、社会资本与制度[D];暨南大学;2005年
3 邱亭林;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D];山东大学;2005年
4 赵晓莉;中国家族企业的产权制度变迁[D];武汉大学;2005年
5 刘晓波;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6 田建永;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齐飞;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不同模式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刘大伟;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9 高艳娜;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产权制度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10 华论祥;民营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定位[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002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300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