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准东煤田生态补偿费用估算及标准确定
本文关键词:新疆准东煤田生态补偿费用估算及标准确定 出处:《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补偿费用 生态补偿标准 煤炭资源开发 准东煤田
【摘要】:确定补偿标准是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内容。以我国最大的整装煤田-新疆准东煤田为例,分别从土地恢复治理费用、煤矸石治理费用、水污染治理费用、大气污染损失费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生态环境维护成本等六个方面估算其2010年生态补偿总费用,结果为51243.18-97287.86万元,相应的生态补偿标准上下限为17.08-32.43元/t。在分析新疆煤炭企业实际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建议目前应按照生态恢复治理成本(即补偿下限)确定准东煤田的生态补偿标准,而补偿上限可作为远期目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逐步实现。
【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新疆大学新疆创新管理研究中心;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经济研究院;
【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新疆创新管理研究中心"基金项目(010112B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1BJY03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疆项目(10XJJA790001)资助
【分类号】:X196;F426.22
【正文快照】: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预测储量达2.19万亿t,占全国预测储量的40%以上[1]。《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2号)要求把新疆纳入国家生态补偿试点省区,推动和加强矿产资源开发、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等重点领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确定补偿标准是构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巩芳;长青;王芳;刘鑫;;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的实证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12期
2 宋辉;魏晓平;;煤炭资源税费属性研究[J];税务与经济;2010年04期
3 李晓建;孔元;;煤矿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中国矿业;2009年07期
4 胡隽秋;;新疆煤炭工业“十一五”回顾及“十二五”展望[J];中国煤炭;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濵;宋岭;冯波;;新疆与内蒙古煤炭工业发展比较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02期
2 吕雁琴;慕君辉;李旭东;;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博弈分析及建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08期
3 李鹏;杨婷婷;张晓庆;吴新宏;刘朋涛;拾涛;;内蒙古镶黄旗生态补偿政策的研究[J];草地学报;2013年03期
4 隋春花;赵丽;;广东生态发展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探讨[J];经济地理;2010年07期
5 徐劲草;许新宜;王红瑞;王韶伟;;晋江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2年02期
6 郭建新;;煤伴生矿物的泥化对选煤厂设计的影响[J];洁净煤技术;2012年05期
7 李慧智;;新疆煤炭资源开发思路与建设水平探讨[J];煤炭工程;2012年S2期
8 李保华;;新疆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建设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27期
9 薛曜祖;;山西煤炭市场价格指数体系建设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年07期
10 谢濵;宋岭;;新疆与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比较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崔娜;矿产资源开发补偿税费政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曹叶军;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3 万政钰;我国草原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哈斯其其格;关于锡林郭勒盟煤田开发利用的理性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畅;基于TOPSIS和灰色关联度的新疆优势产业评价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3 王睿;草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4 吴霞;新疆煤基碳纳米管的制备及表征[D];新疆大学;2013年
5 朱英;阜康市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3年
6 苏德莫日根;草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构建[D];内蒙古大学;2013年
7 王艳君;草原矿区生态补偿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8 梁涛;锡林郭勒草原生态保护的公共政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秀丽;;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建立的背景和必要性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06期
2 王金南;万军;张惠远;;关于我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的几点认识[J];环境保护;2006年19期
3 郭云涛;;关于煤炭成本的调研报告[J];经济管理;2006年15期
4 王关区;莎娜;;草原生态经济阈与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J];理论研究;2008年02期
5 顾广明;白中科;;我国煤炭开发生态补偿现状、问题与对策[J];能源环境保护;2006年06期
6 洪水峰,杨昌明;中国矿业税费改革方向初探[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年11期
7 颜世强;姚华军;王文;;我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问题及其改进措施[J];中国矿业;2007年03期
8 牛占奎;廖玉林;;煤炭企业税负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建议[J];中国煤炭;2007年06期
9 李金昌;价值核算是环境核算的关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03期
10 赵仕玲;;中国与外国矿业税费比较的思考[J];资源与产业;2007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丁希滨;山东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慧;煤炭资源开发对土壤环境影响分析——以贵州六盘水为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年03期
2 郑志刚;滕永海;;煤矿固体废弃物环境污染与利用途径[J];矿山测量;2006年04期
3 时鹏辉;李多松;宋宁宁;郭常颖;;用煤矸石制取复方聚合铝铁的实验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6年06期
4 毕银丽;胡瑜;苏高华;赵斌;;氧化亚铁硫杆菌筛选及对矿区煤矸石脱硫影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5 李永峰;;煤炭资源开发对矿区资源环境影响的测度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6 李钢;舒新前;李晓翔;;干化污泥与煤矸石混合热解制可燃气的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1年07期
7 ;利用煤矸石生产铵明矾[J];今日科技;1971年Z4期
8 荣维琳;;加工煤矸石为能源多方收益[J];中国环境管理;1983年02期
9 高发奎,敬宪科;煤炭资源开发中的环境化学污染问题[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90年03期
10 王志忠;巩志坚;;煤矸石的化工利用[J];煤化工;199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禄秀;王之龙;季培萍;;煤矸石铁路路基自燃防治及其安全措施研究[A];2003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煤矿先进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2 王恩德;朱恩静;;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高振勇;王进;赵利安;;煤炭清洁开采技术在铁法矿区的实践[A];第八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郝启勇;尹儿琴;张心彬;;某煤矿区矸石堆附近土壤中微量元素污染来源的探讨[A];煤矿节能减排与生态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王遗南;李树志;;煤矸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防治途径[A];全国开采沉陷规律与“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朱玮;刘晶;李伟文;徐茂岭;;滕州市煤矸石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止对策和措施[A];山东水利学会第九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年
7 张悦;杨合;薛向欣;;几类二次资源高附加值利用的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8 张子春;;浅谈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A];煤炭科学与技术研究论文集[C];2010年
9 闵建锋;杨越;李泓;郝向麟;;煤矸石堆场对环境的影响分析[A];2010全国非金属矿产资源与勘察技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10年
10 李文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减轻自然灾害[A];中国科协2002年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论文汇编之八[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费伟伟;吃煤矸石 发清洁电[N];人民日报;2002年
2 记者 郭传义;煤渣山“吃”小了,,农民腰包倒鼓了[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3 记者 尹江勇邋通讯员 伟峰;投资5亿元环保型项目落户巩义[N];河南日报;2008年
4 记者 闫喜喜;煤矸石自燃污染大气环境[N];人民代表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杨晓东;治污尝甜头[N];中国煤炭报;2000年
6 房增华;环境包袱变成企业财富[N];中国煤炭报;2009年
7 本报通讯员 董培;“高碳”区里的“低碳”生活[N];长治日报;2010年
8 齐传新 周峰;开发与生态建设并重[N];中国矿业报;2001年
9 崔迪;贵州一煤矿污染环境被处罚[N];中国矿业报;2006年
10 刘丽强邋胡小平;江西 安福煤矸石变废为宝净化环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蕾;矿产开发生态补偿理论与计征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2 许文杰;城市湖泊综合需水分析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王行风;煤矿区生态环境累积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4 李笑春;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系统健康和管理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5 余兴光;海洋城市滨水环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与区域开发协调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刘红梅;区域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双赢理论及实践[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7 韩旭;青岛市生态系统评价与生态功能分区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8 董霁红;矿区充填复垦土壤重金属分布规律及主要农作物污染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9 叶属峰;大型工程对长江河口近岸海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
10 高增文;山区水库氮污染行为与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单兰波;淮南市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2 敖卫华;内蒙古乌达矿区煤矸石中有害物质环境地球化学效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3 罗克洁;用煤矸石制备聚合硅酸硫酸铁铝的研究及在处理废水中的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4 陈燕芹;黑液煤浆燃烧产生高碱灰渣的无公害化处理及资源化综合利用[D];青岛科技大学;2005年
5 冯广达;微生物联合对煤矿区固体废弃物的综合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6 崔丽芳;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谢妮;环境权视角下新疆煤炭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8 张恒学;北极Svalbard群岛煤炭资源开发环境生态效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刘会平;基于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地的复垦效应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侠;煤矸石对环境的影响及再利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277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327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