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抓革命、促生产”的治国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抓革命、促生产”的治国思想研究 出处:《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毛泽东 “抓革命、促生产” 治国思想 文化大革命
【摘要】:“抓革命、促生产”方针是党中央和毛泽东独立自主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提出的一个重要治国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 建国初期,毛泽东领导全国人民通过一个接一个大规模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使社会各方面都有了明显地进步。这也是毛泽东革命年代习惯性的“革命”思维和“生产”思维在建国初期治国理政实践中的体现和证明,也使得毛泽东继续沿着此思路探索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并举的治国理政之道。但是,随着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入了歧途。虽然,毛泽东带头提出要求纠“左”,但整个形势没有根本好转,特别是庐山会议后期发生重大反复,造成整个形势逆转,并且引伸到党内和党的高级领导层中来。毛泽东也始终没有放弃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若干空想的执着追求。事实上,毛泽东越是执着于自己治国理想的追求,越是发现现实中的阻力很多,问题很多,而且已经到了“党变修,国变色”的危险境地,不来一场大规模群众性的自下而上的政治“大革命”,是不足以打退资产阶级疯狂进攻,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加之林彪、江青对这场“革命”别有用心地推波助澜,使“左”的错误发展到极端,使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从总体上说,毛泽东“抓革命、促生产”的治国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来源和实践的基础。它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前期,初步形成于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正式形成于60年代中期,直至以中央文件的形式被正式提出,随即也成了当时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和治国之策。毛泽东“抓革命、促生产”的治国思想的基本内涵在于以“革命”促“生产”,但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党内高层却对之理解有了分歧,且不同时期的侧重点也不同。实践证明,毛泽东治国思想的理论与实践,虽然没能澄清什么社会主义,如何解决社会主义革命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等问题,但毛泽东“抓革命、促生产”的治国思想对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A841;F091.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顺梅;;毛泽东为什么没有赴欧勤工俭学[J];中华魂;2003年08期
2 ;毛泽东传(三)[J];共产党员;2004年03期
3 阎长贵;;毛泽东江青结婚,中央有无“约法三章”[J];共产党员;2008年20期
4 陈晋;;读《毛泽东传》,读什么?[J];求是;2010年23期
5 逄先知;金冲及;;一部伟人的传记——介绍《毛泽东传(1949-1976)》编写的情况[J];百年潮;2004年01期
6 逄先知;金冲及;;一部伟人的传记 介绍《毛泽东传(1949-1976)》编写的情况[J];神州;2007年09期
7 朱佳木;;中国给世界留下的印记[J];人民公安;2010年05期
8 马传申;李孟雷;;毛泽东考察梁山之探究[J];春秋;2011年04期
9 逄先知;;《毛泽东传》对建国以来几个重大历史问题的研究[J];党的文献;2006年02期
10 田树德;;毛泽东因“临阵脱逃”被开除党籍的历史真相[J];呼和浩特政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慎明;;毛泽东关于保持党和政权永不变质战略思想产生的渊源、发展脉络及相关思考——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2 舒新辅;;以历史唯物论认识毛泽东——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注洪;;毛泽东生平、思想文献史料学研究初探[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萧延中;曾子墨;;探索毛泽东晚年的生命焦虑[A];毛泽东研究总第3辑2008年第1辑[C];2008年
5 范湘涛;;毛泽东晚年的理论建树[A];毛泽东研究总第3辑2008年第1辑[C];2008年
6 罗燕明;;毛泽东第二次访苏与莫斯科会议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金才;;中共八大的正确路线是怎样探索出来的?[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柯育芳;卜凡祥;;毛泽东的知识分子观[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9 鲁振祥;;毛泽东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几个重要关节点的再考察[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上)[C];2006年
10 李士坤;;伟大的开创者——对毛泽东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A];北京大学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论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姚贞;《毛泽东传》超越:从创意到内容[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2 曲志红 李术峰;青史如鉴启迪后人[N];人民日报;2003年
3 ;《毛泽东传(1949-1976)》 《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等出版发行[N];人民日报;2003年
4 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意 甘霖;毛泽东:把革命火种播撒全国[N];深圳特区报;2011年
5 逄先知;《毛泽东传》对“文革”中几个重大历史问题的研究[N];北京日报;2006年
6 龚育之;两个二十七年[N];学习时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杨为民;文学性读物引领假日销售热点[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8 龚育之 韩钢;两个二十七年[N];人民日报;2004年
9 张倩;当当:红色经典销售看涨[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10 郭梅;木心散文买者踊跃 “健康快车”荣登榜首[N];中国邮政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爱民;毛泽东战略决策思想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李志松;毛泽东社会伦理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3 陈汉良;毛泽东社会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毕彩云;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建;毛泽东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探索(1956-1966)[D];吉林大学;2013年
6 黄世虎;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赵图雅;中苏论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佘湘;1949-1978:中国群众运动成因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9 欧健;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晓明;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苓苓;晚年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达;毛泽东民主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陈杰;毛泽东“抓革命、促生产”的治国思想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
4 甘琼;毛泽东青少年时期所受影响评析[D];河南大学;2012年
5 张吉安;毛泽东的对苏战略与抗美援朝[D];延边大学;2010年
6 唐奎;毛泽东为人民谋福利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秀明;毛泽东执政思想研究(1956-1966)[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友威;毛泽东教育伦理思想研究[D];南华大学;2010年
9 谷延;毛泽东数字分析法评析[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吴洪珍;毛泽东的生态思想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3300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330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