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基于马克思价值链理论的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5 02:02

  本文关键词:基于马克思价值链理论的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研究 出处:《当代经济研究》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产业价值链 欠发达地区 区域价值链 产业升级 国家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


【摘要】:马克思的产业价值链理论包含环线型、网络型、社会型三个阶段和三个层次的价值链形态,产业价值链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对应不同形态的价值链。技术和市场是产业价值链实现高水平成长和演化发展的核心驱动。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初始阶段应以马克思产业价值链理论为指导,通过构建区域价值链,依次培育三种不同形态的产业价值链,同时以强化"链内"技术创新和区域内循环市场为主导,培育均衡发展的驱动力,规避"政策依赖陷阱"和"双重低端锁定"的受控制地位。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产业升级的理论创新与应用研究”(12BJL068)
【分类号】:F062.9;F091.91
【正文快照】: 一、引言随着分工的深化和新技术的进步,价值链已经成为区域竞争的新模式。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观点认为,在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应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进而通过价值链攀升实现产业升级。在此理论指导下,我国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程宏伟;冯茜颖;张永海;;资本与知识驱动的产业链整合研究——以攀钢钒钛产业链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3期

2 刘洋;魏江;江诗松;;后发企业如何进行创新追赶?——研发网络边界拓展的视角[J];管理世界;2013年03期

3 郭熙保;文礼朋;;从技术模仿到自主创新——后发国家的技术成长之路[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刘志彪;张杰;;从融入全球价值链到构建国家价值链:中国产业升级的战略思考[J];学术月刊;2009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旭琴;蓝海林;;产业链整合战略与组织结构变革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7期

2 夏闰;;基于合作社视角的农产品产业链的延伸——以安徽省岳西县涓水高山蔬菜合作社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0期

3 张国胜;胡建军;;产业升级中的本土市场规模效应[J];财经科学;2012年02期

4 胡俊;;关于“中国制造”模式亟待转型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0期

5 石军伟;王迪;赵峰;;电动汽车产业以技术换市场的实践选择[J];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12期

6 杜宇玮;熊宇;;市场需求与中国制造业代工超越——基于GVC与NVC的比较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7 桑瑞聪;王洪亮;;本地市场需求、产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差异[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8 蒋廉雄;周懿瑾;;自主品牌研究的问题与发展探讨——一个营销学的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孙忠峰;;威海区域造船产业链整合发展分析[J];东岳论丛;2009年03期

10 赵西三;;国内价值链构建下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特点与趋势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馨;;从模仿到创新的双模态动力机制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徐振龙;;供应链:重塑都市圈产业结构[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弛;基于产业链治理的集群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耿亚新;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构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刘广生;基于价值链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杜宇玮;国际代工的锁定效应及其超越[D];南京大学;2011年

5 蔡济波;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我国本土生产型外贸企业升级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6 崔焕金;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产业结构演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7 张桂梅;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刘向舒;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赵金亮;异质性视角下的出口与生产率:企业动因及行业绩效[D];浙江大学;2012年

10 贾钰哲;企业家创新与市场势力提升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杰;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浙江省纺织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机制及对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唐余康;产业集群内知识转移机制问题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杜华俊;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冲击效应[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4 潘豪;基于价值链治理视角集群区域转移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5 陈奉磊;基于垂直型价值链治理结构的我国制造业升级路径分析[D];东华大学;2011年

6 许洁;山东省城市关联网络结构特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娇;区域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王佳莉;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战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戴蕾;我国物联网产业链构建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0 姚朋鹤;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贵富;赵英才;;产业链:内涵、特性及其表现形式[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3期

2 白小虎;专业市场集群的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4年02期

3 陈文晖;我国软件产业链:国际借鉴、存在问题与培育对策[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11期

4 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1期

5 吴金明;邵昶;;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4+4”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4期

6 于立宏;郁义鸿;;基于产业链效率的煤电纵向规制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6期

7 邵昶;李健;;产业链“波粒二象性”研究——论产业链的特性、结构及其整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9期

8 刘贵富;;产业链的基本内涵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8期

9 江诗松;龚丽敏;魏江;;转型经济背景下后发企业的能力追赶:一个共演模型——以吉利集团为例[J];管理世界;2011年04期

10 江诗松;龚丽敏;魏江;;转型经济中后发企业的创新能力追赶路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双城故事[J];管理世界;2011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怡文;吴殊;;全球价值链下重庆市汽车产业升级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9年01期

2 张复明;欠发达地区产业调整问题的若干断想[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3 薛维松;欠发达地区如何应对知识经济挑战[J];经济与管理研究;1999年04期

4 彭国川;;统筹城乡背景下重庆承接产业转移模式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9年01期

5 杨玲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地方政府行为:效率机制与合法性机制的博弈[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7期

6 何立胜;汪桂霞;;产业转移、产业承接、产业升级[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6年06期

7 顾宝凤;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献策[J];中国中小企业;1999年02期

8 刘志仁;国外开发欠发达地区的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民主与科学;2000年04期

9 尹继东;;区域产业互动的条件、方式及策略[J];商业时代;2008年25期

10 刘明贵;;基于产业集群的欠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培育[J];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礼全;高鸿;;欠发达地区生产力流动与重组面临的主要问题[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届年会专辑[C];1998年

2 张佐友;;共同促进世界生产力的新发展——第12届世界生产力大会北京阶段会议学术观点综述[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二届年会专辑[C];2003年

3 韦庆儿;;论邓小平的“先富”论[A];伟人智慧 强国丰碑——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荣;;基于产业融合的区域创新网络研究[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5 马世杰;;《资本论》产业结构理论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陆晓禾;;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与中国的“民工荒”问题——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一种反思[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7 周扬明;;从缪尔达尔的“扩大区域差异”看库兹涅茨的倒“U”假说及其他——兼论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权重[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敬佑;欠发达地区要发挥“后发优势”[N];喀什日报(汉);2007年

2 清议;借产业升级摆脱内需困境[N];经济观察报;2006年

3 江苏响水县委书记 徐恒菊;技术创新:欠发达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N];科技日报;2000年

4 杨武;欠发达地区要加快发展必须创新思路抓住关键[N];中国贸易报;2000年

5 中国人民大学 刘东明邋清华大学 马非;微笑曲线与产业升级[N];人民日报;2007年

6 刘志稳;思想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N];渭南日报;2006年

7 段俊;一个话题的两个层面[N];深圳特区报;2009年

8 刘英;炮响烟囱倒 整改产业兴[N];中国质量报;2007年

9 陈宗国;产业转移理论及实践[N];凉山日报(汉);2008年

10 石培新 石培华;前车之鉴[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齐;环境管制促进技术创新及产业升级的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白嘉;模块化产业组织、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D];西北大学;2012年

3 张文宣;全球价值链理论及其实践应用[D];西北大学;2008年

4 戴群;垄断竞争产业升级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邹璇;要素流动、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D];南开大学;2009年

6 吴强;基于政府行为视角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7 王宇燕;产业转移与传统农区工业化[D];河南大学;2009年

8 龚勤林;区域产业链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高燕;基于信息化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10 贾宝军;边缘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与培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溪若;我国产业内贸易与产业升级关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2 陈旭;产业内贸易与产业升级互动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黄礼堂;政府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D];兰州大学;2009年

4 王慧丽;技术创新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红松;产业升级、不完全信息和产能过剩[D];北京大学;2008年

6 刘浩;产业价值创造能力演化机理及其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吴燕燕;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发展障碍及对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8 宋志芳;产业升级的环境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周毅博;价值链模块化背景下我国产业升级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10 周心琴;欠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3308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3308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0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