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与社会利益冲突视角下的社会成本理论源流——兼论经济学“非市
本文关键词: 社会成本 外部性 利益冲突 非市场逻辑 出处:《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庇古和科斯对社会成本理论的贡献已获得学界一致公认。而社会成本理论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重商主义。从重商主义、重农学派、亚当.斯密、西斯蒙第,到约翰.穆勒、西奇威克,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成为社会成本思想演进的一条主线。当今社会,经济个体在社会中不计社会成本的逐利行为,正严重侵蚀社会公共福利乃至人类社会的根基。梳理社会成本理论的思想源流,有助于正确认识个体与社会利益的冲突,探索解决问题的适当出路。
[Abstract]:The contribution of Pigou and Coase to the theory of social cost has been universally recognized by scholars. The ideological origin of the theory of social cost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early mercantilism, from mercantilism, agricultural school, Adam Smith. The conflict between individual interests and social interests has become a main line in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cost thinking. In today's society, economic individuals do not consider social costs in the society. It is seriously eroding the social public welfare and even the foundation of human society. Combing the thought source of social cost theory is helpful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conflict between individual and social interests and to explore the proper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四川大学高水平学术团队项目“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skgt201104) 四川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道德机制”(ztzx201216) 四川大学学科前沿与交叉创新项目“国家战略、创新分化与西南三线企业兴衰变迁——演化经济学视角的考察”(skgy201326)
【分类号】:F091.3
【正文快照】: 一般认为,外部性与社会成本问题(problem of social cost)的现代分析边界,是由庇古(A.C.Pigou)①与科斯(R.H.Coase)②确立的,并衍生出相应的庇古范式(the Pigouvian)与科斯范式(the Coasean)。③由此发展起来的社会成本理论,将社会成本问题视为某些场合(如产权模糊领域)的市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向昀,任健;西方经济学界外部性理论研究介评[J];经济评论;2002年03期
2 何立胜;杨志强;;内部性·外部性·政府规制[J];经济评论;2006年01期
3 马颖;论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思路的假定前提[J];经济评论;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晨;曾凡银;;出口退税调整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以黄山市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李华华;;论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道德磨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郭怀星;;浅析魁奈重农思想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7期
4 叶坦;论道德伦理与经济利益──“义利”观念的时代演化与市场经济伦理的建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伍旭中;;经济学的本质、价值取向与分析范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蒲德祥;;幸福组织:概念、思想溯源及研究框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武立敬;刘月岭;;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黄晓;;适应与超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建设的一点浅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9 宋慧;;利己与利他——从“亚当·斯密问题”入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10 叶常林;;西方分配正义理论综述[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怀;赵万里;;“制度人”假说[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义天;;运气究竟有多重要?——美德伦理视野中的运气问题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解明;;浅谈有时代特色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晏鹰;朱宪辰;;理解诺斯制度分析理论的变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杨秀香;;幸福与信任的重建——信任价值的当代生活视角[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7 杨秀香;李辉;;社会和谐对公共文明的诉求——从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视角[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8 郭金鸿;;道德责任与当代道德建设[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姚轩鸽;;税收伦理问题初探[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陶庆;;宪法财产权视野下的公民参与公共预算——以福街商业街的兴起与改造为例[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辉;中国产业结构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文妮;老挝对外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3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国庆;后工业经济与经济虚拟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骆昭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D];南开大学;2010年
7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8 韩林;我国财政支农支出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丰艳萍;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激励政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金道铭;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华丽;初中生道德情感的理论分析及培养途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丽英;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夏兰英;良知不存,法将焉附[D];湘潭大学;2010年
5 陈银;金融危机的货币哲学解读[D];湘潭大学;2010年
6 赵亚男;法律接受的社会心理机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孙立;试论政府管理制度改革对民营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王艳红;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刘彬;慈善意识:我国慈善事业的伦理困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卫方方;亚当·斯密交换伦理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培刚,张建华,方齐云;简论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新进展[J];当代财经;1998年01期
2 程启智;内部性与外部性及其政府管制的产权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12期
3 向昀,任健;西方经济学界外部性理论研究介评[J];经济评论;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来辉;;从环境经济学视角重读《社会成本问题》[J];山东经济;2010年04期
2 艾海功;试论科斯定理[J];辽宁经济;2005年08期
3 彭新育;;交易成本理论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应用前景[J];生态经济;2008年01期
4 殷瑜;论科斯定理的意义[J];商业经济;2005年08期
5 孙鳌;;外部性的类型、庇古解、科斯解和非内部化[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09期
6 袁宇;;循环经济运行的基础问题探讨[J];新疆社科论坛;2006年01期
7 黄强叶;;旅游环境成本的经济学诠释[J];生态经济;2011年04期
8 周丽晖;严盖;;环境治理的经济学分析[J];生态经济;2007年12期
9 于维生;张屹山;;经济权力视角下的外部性问题[J];学习与探索;2010年05期
10 何立胜,韩云昊;外部性问题及其内部化的途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中;蓝虹;;环境资源产权明晰是必然的趋势[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赵海怡;钱锦宇;黄少安;;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法律制度选择——民商法不容忽视[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谢志军;吴伟强;;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分析[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申米玲;;西方产权学派外部性理论评述[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5 王仕军;;西方经济学企业理论科学性的三大体现[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6 朱琴芬;;“法制先于经济”——对制度经济学一个主要观点的评述[A];上海市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罗宏;冯慧娟;吕连宏;;流域环境经济学初探[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8 柳欣;;新古典理论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A];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C];1990年
9 刘旭友;;实际冲击与实物储备机制[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王金平;夏勇;;环境经济学原理在西堤头污染事件中的应用[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争平;“外部性”理论与“三农”史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 卢周来;自由的市场与霸道的思想[N];中国经营报;2008年
3 刘思萱;反垄断过程中的利益冲突与权衡[N];江苏法制报;2005年
4 胡飞雪;当经济学常识与强势群体利益冲突时[N];上海证券报;2008年
5 ;“看不见的手”没有绿拇指[N];上海证券报;2006年
6 高洪深;总部经济的经济学解释[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7 韩保江;博弈论为什么一再获奖[N];学习时报;2005年
8 关耳;市场失灵的理论困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9 国风;科斯定理[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4年
10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杨子健 梁宇;产权与产权信用不能划等号[N];证券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林成;从市场失灵到政府失灵:外部性理论及其政策的演进[D];辽宁大学;2007年
2 赵新宇;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3 王淼;县级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4 王昱;区域生态补偿的基础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根荣;市场秩序理论研究——从利益博弈的角度[D];厦门大学;2004年
6 石声萍;经济外部性问题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凤敏;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郭忠杰;代际外部性与可持续发展[D];暨南大学;2006年
3 庞笑笑;典型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经济开发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亿;利益集团分析框架下的体制改革绩效评价与利益协调机制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5 赵岳阳;制度变迁中利益集团的行为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6 王倩;经济外部性及其治理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高峻;资源有效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D];武汉大学;2004年
8 马林武;排污权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李筱婧;环境污染的外部性分析及对策选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熊晓莉;代际福利转移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576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457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