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8-01-26 00:50

  本文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 范式 出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制度分析方法,其实质上是制度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我国经济改革中的指导性地位受到一些挑战,甚至受到各种非难和攻击,这种局面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地位。因此,应对这些非难与挑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当而且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在继承与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上,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和方法,创新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理论。
[Abstract]:The basic method of Marxist economics is the method of institutional analysis, which is essentially the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economy. The guiding position of Marxist economic theory in China's economic reform is challenged. Even by all kinds of criticism and attack, this situation has shaken the guiding position of Marxist economics. Therefore, to deal with these criticisms and challenges, Marxist economics should and must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and adhering to the methodology of Marxist world outlook, and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and methods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we should innovate Marxist institutional economic theory.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第47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理论创新研究”(20100470476)
【分类号】:F091.349
【正文快照】: 恩格斯曾经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1](P228)目前,我国经济学界存在“去马克思化”的倾向,有些经济学家公然主张用西方经济学取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被削弱和边缘化。这种现象的存在,其根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于金富;;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林岗,张宇;探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形式[J];教学与研究;2000年09期

3 程恩富;王朝科;;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引领应用经济学创新[J];教学与研究;2010年02期

4 何欢欢;;国家级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保障系统的构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萍;;华中抗日根据地报刊简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2 刘灿华;;吏治腐败与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败亡[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何艳;;科学发展观现实化的制度功能[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高盛源;余波;;大革命时期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启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5 谷莹;;悲剧美在大众文化下的处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6 赵永伦;;十九世纪中期俄国的黑海海峡政策[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李仪;;土地产权与宪政共和——英国宪政制度形成的产权视角[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8 刘曙光;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发展过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王建民;劳动力商品与人力资本[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10 孙兴杰;;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献中“东方问题”[J];北方论丛;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郝建臻;;中国高校反腐机制建设刍议[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郝建臻;;中国高校反腐机制建设刍议[A];高等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研究(六)[C];2008年

3 仰海峰;;形而上学的解构与面向未来的承诺:德里达解读马克思[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4 董学文;;文学本质界说:曲折的跋涉历程——以自我理论反思为线索[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戴生岐;;新时期30年中国人社会价值观之变迁[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6 谢圣远;;西方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黄毅峰;;再论政府能力及其提升的路径选择——由转型期中国政府能力“怪像”现状引发的思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崔朝栋;;生产关系两重性理论与马克思经济危机根源理论的创新[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邓绍根;;报纸批评→舆论监督→新闻舆论监督——从《人民日报》看新中国舆论监督的历史变迁[A];新闻学论集(第25辑)[C];2010年

10 江必新;邵长茂;;社会自组织管理的司法应对——兼论行政法的第三形态[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吕晓萍;我国以工促农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鄢奋;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宋正;中国工业化历史经验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王彦堂;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新闻工作者教育研究(1937-1949)[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怀坤;全球变暖条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双华;基于两型社会的科技创新价值取向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郭倩倩;产业结构转型中的江苏省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郭文飞;浅议社会主义语境中的主体意识[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武红旗;克里米亚战争前欧洲列强的外交博弈[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缪赤彤;网络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姜文英;马克思自由思想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7 杨迪;“知识经济”背景下生产力的哲学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郭少华;马克思主义权威观及当代价值[D];河南大学;2011年

9 李慧明;论蒲鲁东的政治经济学[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辉;枣庄市文明生态村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石;;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J];长白学刊;2007年02期

2 毛昨非;;加强信息资源建设 满足文献情报需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文献信息资源协同保障体系构建[J];长白学刊;2007年05期

3 角田修一;刘洋;;作为现代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可能性[J];东南学术;2006年03期

4 张远航;;国内外马克思主义资源数字化的现状[J];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07期

5 程恩富;;经济学现代化及其五大态势[J];高校理论战线;2008年03期

6 宋胜洲;理解西方新政治经济学[J];经济评论;2005年05期

7 何欢欢;;我国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保障现状及对策[J];学理论;2011年34期

8 伍装;;试析马克思制度经济学的新综合[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9 毛昨非;李贺;;构建马克思主义文献信息资源协同保障信息中心[J];情报资料工作;2009年01期

10 何欢欢;;国家级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保障系统功能需求[J];兰台世界;201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比较分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盖凯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非主流经济学范式比较与耦合的整体视域[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02期

3 于金富;;构建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科学范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比较研究[J];经济纵横;2008年09期

4 宋宇;;新中国60年当代资本主义研究述评[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5 刘凤义;;新自由主义企业理论方法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比较[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6 孙圣民;;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与综合——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7 渠海雷,李正友,邓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理论的比较研究[J];经济评论;2000年02期

8 洪丹丹;;经济增长的制度分析:马克思主义与新制度经济学[J];南方论刊;2007年01期

9 孙圣民;;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与综合[J];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年01期

10 于金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区别与科学综合[J];经济纵横;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圣民;黄少安;;新制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井田制的兴衰[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张景华;;经济学两种范式关于人性假设前提的比较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3 黄涛;;论构建生态技术范式[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黄少安;孙圣民;;新制度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的比较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崔兵;;纵向一体化:理论和经验研究的前沿综述[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6 周纪昌;;制度生态经济学初探[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创新与政策导向专辑[C];2006年

7 崔向阳;;新时期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式和内容的创新[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商孟华;;新制度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综述和比较[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学敏;;循环经济的定位、机制与模式[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创新与政策导向专辑[C];2006年

10 傅沂;刘汉民;吴丽锋;;路径依赖经济学分析框架的演变研究——从新制度经济学到演化经济学的转变[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白刚 张荣艳;当代社会发展的三大理论范式[N];社会科学报;2001年

2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政治学系 吕嘉;“实证”范式也怕教条化[N];社会科学报;2004年

3 宋江红;新制度经济学研讨会拟于年底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4 胡希宁 李中;新制度经济学第三次获奖的缘由[N];学习时报;2009年

5 刘成勇 秦广萍;新制度经济学与当代中国[N];经济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袁开智;理论的重要不必苛求完美[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7 湖北经济学院 余四林;揭示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N];湖北日报;2009年

8 西南财经大学 刘攀 魏哲平;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信用风险解析[N];光明日报;2010年

9 徐晓冬 中央纪委监察部北戴河培训中心副主任;制度的理论与技术细节[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余力;一次并不特别的评奖[N];南方周末;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索红;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企业理论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魏建;当代西方法经济学的分析范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3 刘宛晨;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公有产权变革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4 李学迎;经济学视野下的宽容[D];山东大学;2009年

5 孙涛;新制度经济学与新经济社会学的比较及综合:交易组织制度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6 徐斌;技术经济学理论发展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魏崇辉;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批判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邱晖;新古典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对时间维度认识和处理的演变与比较[D];辽宁大学;2013年

9 曾群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长三角同城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许文彬;信息结构、制度变迁与金融风险演进[D];厦门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勇;产权、交易成本与资源配置:新制度经济学的新范式[D];武汉大学;2005年

2 彭金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3 陈志刚;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的历史演变与中国经济学范式的传承重建[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4 张高荣;超越拉卡托斯[D];东南大学;2005年

5 纪操;诺斯、巴泽尔关于国家理论思想的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王春晓;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发展历程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7 王涛;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潜规则产生原因及遏制途径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曾云敏;有限理性和制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秦亚冰;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D];河南大学;2009年

10 马宁;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述评[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64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464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9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