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治理研究综述
本文关键词: 知识治理 治理机制 治理模式 治理绩效 出处:《情报杂志》2012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知识治理,作为知识管理的制度基础,引起学者关注已逾10年。由于国内外学者对知识治理的研究视角大多是从其原有的学科背景出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知识治理的理论丛林,阻碍了知识治理研究领域的进一步规范化和发展。从知识治理概念、制度层面的解释(治理机制)、研究方法、机制运行效果(治理绩效)4个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结果表明,在知识治理的未来研究中,知识活动、持续竞争优势和组织特性之间的内在联系,知识主体与治理机制的交互影响,以及治理机制在实证模型中的考虑,无疑都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Abstract]:Knowledge governance, as the institutional basi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scholars for more than 10 years. To a certain extent, it promotes the theoretical jungle of knowledge governance, hinders the further standard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ield of knowledge governance. From the concept of knowledge governance, system interpretation (governance mechanism, research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future study of knowledge governance,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among knowledge activity,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s discuss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knowledge subject and the governance mechanism and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governance mechanism in the empirical model are undoubtedly of great research value.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企业知识管理创新的内在关联度分析及策略研究”(编号:10BGL03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知识型服务创新的能力轨道:基于动态能力的视角”(编号:12002119171)
【分类号】:F062.3
【正文快照】: 0前言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和源泉,改变着财富的来源渠道,是所有财富的核心内容。因此,如何通过创造、存储、传播和应用知识,自然变成企业竞相探讨的问题。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知识管理应运而生,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规划和实施知识管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林海芬;苏敬勤;;管理创新过程效力提升机理探析:基于知识治理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08期
2 颜秀春;;组织知识分享的知识治理绩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23期
3 王红丽;彭正龙;谷峰;陆云波;;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知识治理绩效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年06期
4 任志安;;超越知识管理:知识治理理论的概念、框架及应用[J];科研管理;2007年01期
5 罗珉;张晟义;刘永俊;;高新技术企业知识治理绩效研究[J];科研管理;2010年03期
6 王雎;;开放式创新下的知识治理——基于认知视角的跨案例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9年03期
7 李廷翰;胡树林;李秋艳;;组织知识治理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09年12期
8 谷峰;;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知识治理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机理[J];情报杂志;2011年06期
9 彭雪红;;三维治理:关系治理、网络治理与知识治理——知识网络组织间合作伙伴关系的治理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勇军;;展会组织网络的治理分析[J];商业研究;2012年03期
2 于淼;;基于知识视角的企业开放式创新能力机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3期
3 肖德云;李伟保;王宗军;;学习绩效观维度及组织绩效类型探索[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1年03期
4 黄丹;盛小平;;基于社会标签的开放知识管理[J];图书与情报;2012年05期
5 邓坤烘;高平;戴钧;梁竞艳;;知识管理: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然选择——以《科技创业月刊》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年01期
6 刘清海;;基于开放式创新的企业研发管理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0年07期
7 李小青;李航;;对高科技企业知识治理问题的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6期
8 薛晓梅;孙锐;;创新集群知识治理机制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08期
9 李相银;余莉莉;;高新技术企业中的组织学习与技术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10期
10 林海芬;苏敬勤;;管理创新过程效力提升机理探析:基于知识治理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爽英;井润田;邵云飞;;企业开放式创新的资源获取机制研究述评及展望[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王琴;;网络治理的权力基础:一个跨案例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韵江;李品媛;王帅英;吴艳妮;;开放式创新:懒惰论还是冒险论?——基于大连光洋的案例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向阳;曹勇;;知识治理、知识共享与员工创新行为:基于认知视角的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喻登科;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贞;企业知识网络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邵昶;营销渠道成员间知识共享对渠道绩效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1年
4 闫俊周;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组织及其对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张永成;开放式创新下的组织网络能力建构[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游静;面向多主体信息系统集成的知识扩散路径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丁魁礼;创新集群知识治理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冰峰;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林海芬;引进型管理创新的企业家决策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10 彭小宝;基于价值网络的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运行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马文甲;企业网络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张钊;虚拟团队知识协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靖;高技术企业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及其匹配状态的测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吴艳妮;开放式创新与动态能力[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王帅英;开放式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赵大丽;企业动态联盟的知识治理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7 饶国华;S公司知识管理实践现状与改进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肖雪;导师制与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珉;何长见;;组织间关系:界面规则与治理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5期
2 彭正银;;网络治理、四重维度与扩展的交易成本理论[J];经济管理;2003年18期
3 任志安;知识交易成本与企业网络的组织性质[J];经济问题;2004年12期
4 赵坤;孙锐;;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演变的PSO机理及其优化模型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04期
5 周贺来;;基于治理视角的知识粘性削弱对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06期
6 王铮,马翠芳,王露,杨妍,朱斌;知识网络动态与政策控制(Ⅰ)──模型的建立[J];科研管理;2001年03期
7 任志安;;超越知识管理:知识治理理论的概念、框架及应用[J];科研管理;2007年01期
8 李维安;;探求知识管理的制度基础:知识治理[J];南开管理评论;2007年03期
9 陆海燕;;社会资本:建构网络治理的支柱[J];理论界;2008年05期
10 孙锐;赵坤;;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演变的知识治理模式[J];理论探讨;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泯非;魏江;;产业集群治理模式及其演化过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年01期
2 黄喜忠;杨建梅;;集群治理的一般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10期
3 曹廷求;于建霞;;公司治理研究的深化与拓展:对近期文献的回顾[J];产业经济评论;2007年01期
4 沈越;不对称的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兼论我国公司治理的创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任志安;;超越知识管理:知识治理理论的概念、框架及应用[J];科研管理;2007年01期
6 姚立根,薛成秀,郑双保;中外企业治理模式的比较研究——兼谈国有企业治理机制的优化[J];煤炭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7 徐宁;;虚拟企业网络治理模式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10期
8 黄少卿;中国私营企业家族化治理模式的成因和演变[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5期
9 谭莉莉;;网络治理模式探析[J];甘肃农业;2006年06期
10 周明生;;民营企业股权结构与治理机制转换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昱;陈松;;基于电子政务的政府治理模式创新——协同治理机制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冯欣欣;;城市社区体育多中心治理及政府责任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3 昝加明;;广元市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模式[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杜运领;陈晨宇;芮建良;;三峡库区开县消落区治理模式的探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5 许国莲;孙建华;;云南省主要松毛虫综合治理策略[A];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1)[C];2005年
6 焦洁;;基于治理理论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改革探讨[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曾伟;田深;;论构建和谐社区背景下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选择[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黄艳霞;;广西岩溶地区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模式[A];水土保持发展战略——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及水土保持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苏宏;;三门峡市生态环境与水土保持治理模式的研究与思考[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10 尹俊;;云南天然草原分区及治理模式[A];2006中国草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项文卫 天津市审计局副局长;对构建“小金库”长效治理机制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N];中国审计报;2011年
2 沈阳师范大学 王彦;引导非公经济转变治理模式[N];辽宁日报;2007年
3 本报通讯员 吕文春;盘县:探索水土流失治理模式[N];中国水利报;2008年
4 记者 程颖;完善车辆超限超载长效治理机制[N];平顶山日报;2008年
5 通讯员 陈超;平利财政创新源头治理机制[N];安康日报;2006年
6 崔仙玉;世界公司治理模式趋同对中国公司的启示[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章轲;错误的治沙方式将越治越糟[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8 本版编辑 记者 田甲申 张乐华 屈杰文;全方位构筑勤务安全防范体系[N];人民武警;2007年
9 经济学博士 宏观经济观察研究人士 傅勇;中国经济分权的治理机制[N];上海证券报;2010年
10 王亦白;寻求无需中央“督察”的治理模式[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洁;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严武;公司治理研究:股权结构与治理机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3 任志安;企业知识共享网络理论及其治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王春和;我国家族企业内部治理模式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5 刘戎;社会资本视角的流域水资源治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6 杨志强;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7 张文;中国商业银行治理机制问题博弈分析[D];上海财经大学;2004年
8 周翼翔;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与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9 张满林;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10 彭正新;中国国有企业集团治理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英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王海涛;我国家族式企业治理模式变革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刘梦雨;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模式及其治理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4 谭莉莉;网络治理的特征与机制[D];厦门大学;2006年
5 李红勋;构建我国民办高校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D];郑州大学;2007年
6 赵晨;我国体育产业治理模式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09年
7 夏成彬;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叶小霞;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9 俞勇国;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10 王怀燕;论公司治理及股东利益保护[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917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491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