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中国化的普适性问题

发布时间:2018-02-06 02:39

  本文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理论成果 实践成果 中国化 普适性 特殊性 出处:《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实践成果是否具有普适性的问题,学术界存在较大分歧和多种理论误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实践成果必须具有普适性,才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才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任何国家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土化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及实践成果是否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普适性是一项重要标准。
[Abstract]:Whether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sults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economics are universal or not. Academic circles have great differences and many theoretical misunderstanding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sults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economics must be universal in order to have not only Chinese significance but also world significance. Whether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chievements of any country in the process of localization of Marxist economics have developed Marxist economics, universality is an important standard.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091.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显元;;总体社会、主体社会和社会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卢莉芳;;论交通运输业的优势“最大化”与劣势“最小化”[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卢莉芳;;第三产业清洁生产与第一、二产业清洁生产的辩证统一[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邹时荣;我国消费服务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5 袁景衡;生产劳动研究述评[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王丽霞,李建民;邓小平对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发展[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2期

7 刘召峰;;论马克思对货币的拜物教性质的分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8 白暴力;马克思生产劳动范畴的两重性及其统一——兼论社会主义生产劳动[J];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05期

9 张洪平;论流通领域劳动的生产性与非生产性[J];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04期

10 胡世祯;;鱼目混珠的“整体劳动价值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严建强;;“中国热”的法国特征及其解释[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2 张旭;;准确理解“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作云;;《资本论》与当代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实质——兼论国内学界关于当代金融和经济危机实质问题的分歧[A];“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中外理论与政策”理论研讨会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张作云;;《资本论》与当代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实质——兼论国内学界关于当代金融和经济危机实质问题的分歧[A];“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中外理论与政策”理论研讨会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乔春华;;政府委派公办高校总会计师研究——二论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研究[A];2011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2年

6 刘森林;;物象化与物化:马克思物化逻辑的再思考[A];“虚无主义、形而上学与资本的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石莹;何爱平;;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适用性[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C];2012年

8 赵茂林;;财富观的演进及对构建科学财富观的启示[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晓萍;我国以工促农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国庆;后工业经济与经济虚拟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燕安;我国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趋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胡慧华;符号化:当代消费社会批判的一个维度[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闫薇;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命题: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重构”、“辩护”和“修正”[D];吉林大学;2011年

6 邵新;基于人力资本的传媒业人力资源竞争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艾尚乐;中国参与国际金融危机治理的路径选择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穆随心;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鲁法芹;《东方杂志》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D];山东大学;2011年

10 何勇;服务业在产业变迁中作用的经济学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佟景洋;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分析和应对世界金融危机[D];江南大学;2010年

2 宋辉;大学生择业观调查与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张守哲;进入权、核心资源理论与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的治理[D];暨南大学;2011年

4 李燕芳;高端商业物业租金测评模式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5 潘亚军;人学视域中的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6 谢冬华;论马克思的经济价值观及其现实意义[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何淑君;边沁经济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8 张云芳;《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经济学时间思想探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9 汤泉;关于中国金融改革的制度经济学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1年

10 熊依琳;沪渝两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对比分析[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滕海键;;现代化普适性原则与多样化道路及其关系的历史考察[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12期

2 李福成;;管理思想的演进路径与普适性的管理观[J];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02期

3 常昊然;;中国模式的普适性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年06期

4 彭启山,潘开灵;普适性CIM方案构造中的几个问题[J];管理教育学刊;1997年03期

5 倪羌莉;;关于“双置换”模式“普适性”的思考[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袁媛;证券法调整范围宜宽不宜窄[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王小毅;;分税制与基层政府财政困难[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06期

8 彭启山;CIM及其普适性问题的系统性探讨[J];管理教育学刊;1996年03期

9 蒋南平;崔祥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中国化的普适性问题[J];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06期

10 ;十大地方公共决策试验[J];决策;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蔡坚雄;黄楚君;杨志敏;吴大嵘;;中医健康相关普适性量表比较分析[A];循证医学方法在中西医结合皮肤病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论文集[C];2012年

2 吴海江;;“中国模式”的实质、普适性及未来挑战[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金银花;浅谈宪法的本土性与普适性[N];延边日报(汉);2012年

2 甘肃省委党校教授 宋圭武;“知识分子”随笔[N];甘肃日报;2009年

3 曾狄;整体性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锁钥[N];学习时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丽丽;基于“普适性”的户外公共坐具的“特殊性”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93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493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b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