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任对管制的影响:理论及跨国证据
本文关键词: 不信任 管制 社会资本 均衡 公民精神 出处:《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从世界各国范围来看,一国的政府管制程度与该国的不信任水平总是表现出正相关的关系。通过一个理论模型解释了这种现象,发现低信任不仅对应着现实中较严格的管制程度,而且也对应着人们对管制的高需求。因为在低信任社会,人们在博弈中正确的做法是不信任商家,为了控制商家,人们支持政府管制,虽然人们完全认识到这种管制会导致腐败。该模型预测,即使管制是腐败和无效率的,生活在低信任水平中的人们仍然想要更多的管制。运用世界价值观察的调查数据,经验分析的结果很好地支持了模型的主要结论。最后,指出了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Abstract]:Across the world, the degree of government regulation in a country is alway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level of mistrust in that country. This phenomenon is explained by a theoretical model. It is found that low trust not only corresponds to the degree of strict regulation in reality, but also corresponds to the high demand for regulation, because in a low trust society, the right way for people in a game is to distrust merchants, in order to control them, There is support for government regulation, although it is fully recognized that it leads to corruption. The model predicts that even if regulation is corrupt and inefficient, People living in low trust level still want more regulation. Using the survey data of World value Watch, the results of empirical analysis support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e model very well. Finally,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lack of research and the direction of further research.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工程质量安全视角下我国工程合同保证保险制度的发展创新研究”(12BJY164)
【分类号】:F091.3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昌uG,元永浩;从意大利南北部的社会差异看社会资本的重要作用[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裴志军;;论社会资本视野下的政府职能转变[J];理论导刊;2005年12期
3 杨菁;王晓宇;;社会资本——一种社会学的重释及功能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范婧宜;;浅析社会资本理论与应用[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年13期
5 朱全景;;社会资本与经济转轨[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陶金;;论社会资本的定义及其属性[J];江汉论坛;2008年01期
7 赵安琪;;谈社会资本对公共政策的延伸作用[J];商业时代;2009年13期
8 仇睿;;“社会资本”质的规定性的探讨[J];晋阳学刊;2009年04期
9 李志宏;朱桃;;社会资本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09期
10 廖小平;;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道德资本[J];道德与文明;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燕平;史振华;;城乡联系、社会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实证研究[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郑建存;;社会资本的概念与结构研究综述[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徐延辉;;社会资本与道德生产力[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肖卫;张俊飚;;基于社会资本治理“公共地悲剧”的博弈思考[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成保良;;现代资本所有制的形式和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庄尚文;;分工网络、信任机制与流通发展——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分析[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7 吴江;黄晶;;社会资本理论解析[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冯能;徐帅;王小霞;;近一年来国内《资本论》研究综述[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周纪昌;;制度生态经济学初探[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创新与政策导向专辑[C];2006年
10 杜光;;从资本扬弃看当代资本主义[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五主持:刘学强(公务员、作家);我们还是拥有社会资本的[N];深圳商报;2003年
2 朱启贵;建立社会资本核算 完善小康水平评估[N];光明日报;2003年
3 温俊萍;社会资本的经济学解读[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4 丁东红;“社会资本”的启示[N];学习时报;2004年
5 苏北;社会资本不容忽视[N];发展导报;2002年
6 李定;社会资本与经济秩序演进[N];山西经济日报;2005年
7 顾海兵 张燕晖;社会资本:弥补发展中国家物质资本之不足[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8 ;宋人卖酒和地方经济差异[N];深圳商报;2004年
9 王子 本报记者 张守营;经济学重新发现文化的影响力[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10 卓远云;社会资本: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新资源[N];深圳特区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志青;互动、社会资本与可持续发展中的技术扩散[D];复旦大学;2003年
2 周立军;区域创新网络的结构与创新能力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彭文兵;经济社会学理论方法与运用[D];上海财经大学;2001年
4 李红艳;基于社会资本的技术创新扩散微观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李六;社会资本:形成机制与作用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顾慈阳;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胡石清;社会理性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8 郑艾林;社会资本形成及其变迁的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裴志军;社会网络与经济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10 陈剑锋;产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静;农村产业集群的在线社会资本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姜涛;社会资本累积状态及其对家庭福利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6年
3 黄晶;产权、社会资本与制度[D];暨南大学;2005年
4 陈美兰;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D];湖南大学;2007年
5 付元平;马克思的社会资本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杨峰;产业集群[D];内蒙古大学;2005年
7 刘佳;社会资本理论建构及其经济学意义[D];山东大学;2008年
8 陈睿;社会化的资本与资本化的社会经济学与哲学双重视野下的社会资本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丽莉;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经济发展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10 马诚;浅论社会资本核算[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247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524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