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隐含碳排放的产业分布及优化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 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 出口隐含碳排放 CO排放强度 出口结构 出处:《统计研究》2014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依据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在剔除进口中间投入的能耗和碳排放的基础上,对2002—2011年我国各产业出口隐含的CO2排放量重新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出口隐含的国内碳排放量比同类文献的测算结果要低;而且,某些碳排放强度高的产业其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占比并不高,相反,某些碳排放强度低的产业其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占比却比较高。这种反差主要是由于不同产业的出口规模不同造成的。因此,要减少出口隐含的碳排放量,不仅要鼓励节能和清洁技术的研发,降低各产业的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还应逐步压缩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产能和出口规模,不断优化出口结构。
[Abstract]:Based on the non-competitive input-output table and exclud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from import intermediate inputs, this paper recalculates the implied CO2 emissions of China's industrial exports from 2002 to 2011.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lied domestic carbon emissions of China's exports are lower than those of similar literatures, and some industries with high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do not account for the proportion of implied carbon emissions in exports, on the contrary, Some industries with low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account for a relatively high proportion of implied carbon emissions from exports. This contrast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different export scales of different industri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reduce the implied carbon emissions from exports. It is necessary not only to encourage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energy-saving and clean technologies, but also to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ntensity and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of various industries, but also to gradually reduce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export scale of high-emission industries and to optimize the export structure.
【作者单位】: 天津财经大学统计系;临沂恒泰森林资源价格评估有限公司;
【分类号】:X196;F75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傅京燕;裴前丽;;中国对外贸易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及其驱动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2年05期
2 党玉婷;万能;;贸易对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以中国制造业为例[J];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迪;魏本勇;方修琦;;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2002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隐含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2 罗经华;徐少君;;对外贸易、FDI与我国环境污染动态效应、区域差异[J];商业研究;2010年08期
3 尹华;祁娜;;外商投资湖南省制造行业的环境效应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年03期
4 李廷;李赢;郑洁;;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环境效应的实证分析[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5 许继琴;金贤锋;;高经济外向度地区外贸环境效应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09期
6 朱淼淼;;新疆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基于时序数据的经验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年16期
7 罗朋朝;;基于IO-SAD模型的我国出口贸易中碳排放的实证分析[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8 Andreas L?schel;Sascha Rexh?user;Michael Schymura;;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An application of the WIOD database[J];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3年01期
9 吴海江;袁清;;减排背景下隐含CO_2净出口及其多维成因——基于浙江省数据的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3年12期
10 杨晓军;陈浩;;全球化、城镇化与二氧化碳排放[J];城市问题;2013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好孟;基于环境保护的我国绿色信贷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牛海霞;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治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周艳梅;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工业结构升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郭杰;中国碳减排政策分析与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闫云凤;中国对外贸易的隐含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红蕾;自由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张娟;中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陈志建;中国区域碳排放收敛性及碳经济政策效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闵继胜;农产品对外贸易对中国农业生产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10 李锴;FDI对中国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珍;福建省外向型经济可持续发展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文兰兰;中国出口贸易的环境效应实证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3 纪红军;FDI引入对中国区域工业TFP和环境绩效影响的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梁冬婷;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D];暨南大学;2011年
5 曾洁君;广东省出口贸易环境效应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6 章莉莉;国际贸易与我国工业CO_2排放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冯灵芝;中国开放经济下的环境污染与治理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徐青;中国工业出口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陈运伟;开放条件下山东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龙兴平;出口贸易对环境影响的实证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秀香,张婷;出口增长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以CO_2排放量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7期
2 张连众 ,朱坦 ,李慕菡 ,张伯伟;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玉焕;贸易与环境协调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朝晖;;上海市碳排放的历史特征与远期趋势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2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杨会民;张迪;;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3 ;碳排放配给制带来的启示[J];节能与环保;2009年11期
4 邴绍倩;;食品“碳排放”标准及应对之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20期
5 ;国务院宣布我国到2020年降低碳排放40%~45%[J];纸和造纸;2010年02期
6 张雷;黄园淅;李艳梅;程晓凌;;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与减排途径分析[J];资源科学;2010年02期
7 巩帅臣;;湖南省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企业家天地;2010年01期
8 温景光;;江苏省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02期
9 王琴;曲建升;曾静静;;生存碳排放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J];开发研究;2010年01期
10 孙建卫;陈志刚;赵荣钦;黄贤金;赖力;;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碳排放足迹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亮;刘晶茹;;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2 王宁;;煤炭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措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蕊;王铮;刘慧雅;刘晓;翟石艳;马晓哲;;中部六省的碳排放趋势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高扬;张晓明;周茂松;曾栋鸿;;城市居住社区交通碳排放特征及交通碳排放评估模型研究——以广州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杜宁睿;向澄;黄经南;刘沛;;家庭出行碳排放特征分析及规划启示——以武汉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张白玲;林靖s,
本文编号:15432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543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