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
本文关键词: 社会资本 区域经济发展 交易费用 技术创新 出处:《湖南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社会资本概念自从布迪厄正式使用以来,经由科尔曼和普特南的进一步应用和阐发,己经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和理论扩展。本论文从社会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与产业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相结合,探究了社会资本的本质以及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 首先,在概述社会资本的起源、发展的基层上,本文阐述了社会资本与区域社会资本的内涵,社会资本的特点,社会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异同,社会资本的功能及其作用等。 其次,本文从三方面具体分析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包括社会资本增进区域内有效合作,社会资本促进区域内产业集群和产业发展,社会资本促进区创新能力的提升。随后,本文沿用波斯特对消极社会资本的探讨,从经济学角度论述了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认为封闭的、强连接的社会资本不利于信息和知识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发展。 再次,本文对社会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作了实证分析。包括信任与人均GDP的相关性分析,网络与人均GDP的相关性分析,统计分析并得出了回归方程。实证分析结论显示,信任和网络与区域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积极的社会资本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 最后,文章从社会资本角度给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由于信用文化的确实,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受缚于社会资本的短缺,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优化社会资本,构建区域信用体系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资本解。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得到如下启示,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同样重要。社会资本能节约交易费用,增进区域内有效合作,加速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Abstract]:The concept of social capital since Bourdieu officially used since the further application developed by Coleman and Putnam, has been in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ircles caused widespread controversy and expansion theory. In this thesis, the combination of sociology and economics point of view,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with the industrial economics, western economics,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n combination, explores the essence of social capital and social capital on the impact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 capital,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social capital and regional social capit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capital,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social capital and material capital, human capital, and the function and role of social capital.
Secondly, this article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social capital on the positive role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cluding social capital promote effective regional cooperation, social capital to promote regional industrial clusters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the promotion of social capital to enhance innovation capability. This paper follows on then, the negative social capital post,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social capital discussion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the angle of economics, that closed, strong connection of social capital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hinder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Again,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ocial capital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clud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rust and per capita GDP, per capita GDP network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certain correlation and trust network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ctively promote regional social capital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enhance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Finally, the article gives the policy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apital. As does the credit culture, the shortage of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ied to social capital to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ptimize the social capital,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credit system is the solution of social capital to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this article, we get the following enlightenment,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social capital and material capital, human capital is equally important. Social capital can reduce the transaction costs, increase regional cooperation, accelerate industrial clusters,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ter and faster.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06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明新;;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社会资本培育路径探讨[J];商业时代;2011年22期
2 曹阳;;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伍考克思想之读书笔记[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3 李景海;陈雪梅;;产业集聚根植性机理:一个综合的分析框架[J];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4 李志江;李雪蕾;;基于产业集群主导下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泉州产业集群为例[J];科技和产业;2011年08期
5 ;发挥省级学会优势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J];科协论坛;2011年08期
6 周治勇;;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的反贫困工作[J];改革与开放;2011年18期
7 李兆青;李薇;;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J];中国市场;2011年18期
8 生立华;;提高物流业效率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广饶县物流业为例[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2期
9 廖小玲;;社会资本对收入作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1期
10 范贤昱;孙颖洁;;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流浪儿童救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诸大建;;社会资本与社区发展[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李秋心;龙长云;;信用——一种社会资本[A];孔学研究(第十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李宏贵;熊胜绪;;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李宏贵;熊胜绪;谢峰;;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A];《科技进步与对策》学术年会(2011)“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范元伟;郑继国;吴常虹;;初次就业搜寻时间的因素分析——来自上海部分高校的经验证据[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6 刘朝峰;;人情关系“货币化”与社会资本的酿造——以温州为例的考察[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常艳平;;发展政治文明与社会资本治理[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2年年会暨“政治文明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高和荣;;社会资本在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中的运用[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9 苏令银;;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资本的支撑性要素[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10 刘雅静;;社会资本视域下的公共危机治理研究[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龙;安阳区域经济发展论坛举行[N];安阳日报;2008年
2 记者 薛惠娟;签署举办区域经济发展论坛框架协议[N];河北日报;2008年
3 胡晓;西畴小城镇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N];云南经济日报;2008年
4 梁浩 景春;二道江区筑巢引凤助推区域经济发展[N];通化日报;2008年
5 曾志明;推动信息区域经济发展[N];闽西日报;2008年
6 记者 向阳 江波;川滇黔县(市、区)政协区域经济发展论坛召开[N];四川政协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孙岚;诚信大庆 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N];大庆日报;2008年
8 王晓月 本报记者 文铭权;立足优势特色 打造区域经济发展高地[N];四川日报;2009年
9 艳春 刘涛 宏图;双桥区认真开展集中学习活动 精心谋划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N];承德日报;2009年
10 北京市工商局密云分局局长 曹玉冰;解决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和问题[N];中国工商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应宏锋;政府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D];西北大学;2006年
2 常伟;社会资本对集群内企业跨地域转移行为的影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3 邢小明;新员工社会化、社会资本、组织承诺关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吴青熹;变革型领导、社会资本与协同创新组织学习的视角[D];南京大学;2011年
5 赵延东;下岗职工的社会资本与再就业[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徐礼伯;社会资本对联盟动态稳定的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巩英春;当代信息社会背景下的文化资本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8 易剑东;社会资本与当代中国体育用品企业成长[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9 李志青;互动、社会资本与可持续发展中的技术扩散[D];复旦大学;2003年
10 于剑波;企业行动者的社会资本与社会成本[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美兰;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D];湖南大学;2007年
2 秦丹;城市私营企业主社会资本与企业发展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3 薛芳芳;社会资本与契约稳定性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王静;农村产业集群的在线社会资本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牧兰;以社会资本理论的角度分析牧区开矿过程中的牧民城市化问题[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颜烨;转型中国社会资本生成条件和机制初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黄甲寅;农村个体工商户经营活动中社会资本运作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
8 王凡荣;外来民工个体经营的社会资本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鹏庭;上海新兴城市青年团体的内部交往关系和社会参与[D];复旦大学;2010年
10 张晨;制度分析视野中的社会资本与现代国家制度构建[D];苏州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5444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544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