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论偏好的微观结构

发布时间:2018-02-27 22:44

  本文关键词: 偏好 微观结构 社会偏好 自利偏好 出处:《南方经济》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近四十年的行为和实验经济学研究成果,从中提炼出一个关于偏好的微观结构理论。按照这一理论,偏好内生于人的认知过程,既具有自利性,又具有社会性。自利偏好和社会偏好内在互动,可能相互挤出,也可能相互挤入,这种互动关系决定了人的行为的复杂性。本文认为,这种偏好的微观结构理论足以形成新古典范式中理性自利偏好的替代性假设,从而,行为范式足以成为新古典范式的替代性理论范式。
[Abstract]:By comb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behavioral and experimental economics in the past 40 years, this paper abstracts a microstructural theory of preference. According to this theory, the cognitive process of preference born in human beings is self-interested. The inner interaction between self-interest preference and social preference may crowd out each other or crowd into each other. This kind of interaction determines the complexity of human behavior. The microstructure theory of this preference can form the alternative hypothesis of rational self-interest preference in the neo-classical paradigm, thus, the behavioral paradigm can become the alternative theoretical paradigm of the neo-classical paradigm.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09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业安;左聪颖;陈叶烽;连洪泉;叶航;;具有社会偏好个体的风险厌恶的实验研究[J];管理世界;2012年06期

2 陈叶烽;叶航;汪丁丁;;超越经济人的社会偏好理论:一个基于实验经济学的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华;;论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道德磨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叶坦;论道德伦理与经济利益──“义利”观念的时代演化与市场经济伦理的建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蒲德祥;;幸福组织:概念、思想溯源及研究框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武立敬;刘月岭;;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黄晓;;适应与超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建设的一点浅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6 宋慧;;利己与利他——从“亚当·斯密问题”入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7 叶常林;;西方分配正义理论综述[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徐孝霞;道德情感教育中的“同情”与“移情”[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袁名松;;道德蜕化中的道德情感原因探析[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崔浩;;探析亚当·斯密的道德同感说[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怀;赵万里;;“制度人”假说[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义天;;运气究竟有多重要?——美德伦理视野中的运气问题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解明;;浅谈有时代特色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晏鹰;朱宪辰;;理解诺斯制度分析理论的变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杨秀香;;幸福与信任的重建——信任价值的当代生活视角[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7 杨秀香;李辉;;社会和谐对公共文明的诉求——从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视角[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8 郭金鸿;;道德责任与当代道德建设[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姚轩鸽;;税收伦理问题初探[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黎元奎;;中国证券监管:价值模式及其转换——一个经济伦理学视角[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4 金道铭;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曾友中;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D];武汉大学;2010年

9 田自安;政治因素对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沙占华;民生效率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华丽;初中生道德情感的理论分析及培养途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丽英;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夏兰英;良知不存,,法将焉附[D];湘潭大学;2010年

4 陈银;金融危机的货币哲学解读[D];湘潭大学;2010年

5 赵亚男;法律接受的社会心理机制[D];湘潭大学;2010年

6 王艳红;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7 刘彬;慈善意识:我国慈善事业的伦理困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卫方方;亚当·斯密交换伦理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昕;《道德情操论》的行为合宜性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江小舟;论上海市万人就业项目在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改革中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夏纪军;中国的信任结构及其决定——基于一组实验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6期

2 宋紫峰;周业安;何其新;;不平等厌恶和公共品自愿供给——基于实验经济学的初步研究[J];管理世界;2011年12期

3 叶航,汪丁丁,罗卫东;作为内生偏好的利他行为及其经济学意义[J];经济研究;2005年08期

4 叶航;汪丁丁;贾拥民;;科学与实证——一个基于“神经元经济学”的综述[J];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5 周业安;宋紫峰;;公共品的自愿供给机制:一项实验研究[J];经济研究;2008年07期

6 陈叶烽;;亲社会性行为及其社会偏好的分解[J];经济研究;2009年12期

7 陈叶烽;叶航;汪丁丁;;超越经济人的社会偏好理论:一个基于实验经济学的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8 宋紫峰;周业安;;收入不平等、惩罚和公共品自愿供给的实验经济学研究[J];世界经济;2011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建武;使用价值“释义矛盾”的再分析与经济学微观结构载体的再思索[J];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04期

2 陶江;使用价值的“释义矛盾”与经济学的微观结构[J];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04期

3 ;[J];;年期



本文编号:15446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5446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4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