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地价税构想及其当代借鉴意义
本文关键词: 地价税 涨价归公 经济思想 孙中山 出处:《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地价税实现"涨价归公"和平均地权是孙中山提出来解决中国近代土地分配问题的思路。孙中山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地价税思想,对中国土地税收制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由此,在民国时期构建了完善的地价税立法体系,并得以在一定范围内实行。虽然地价税实践没有能够完成孙中山设定的社会改革使命,但是却构建了一套土地升值再分配机制,对今日中国土地制度和土地税收制度改革有着借鉴意义。
[Abstract]:It is Sun Zhongshan's idea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and distribution in modern China by realizing the price increase and average land right through land price tax. Sun Zhongshan has formed a relatively complete idea of land price tax, which has a direct influence on China's land tax system. Thu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 perfect legislative system of land price tax was established and implemented to a certain extent, although the practice of land price tax failed to fulfill the social reform mission set by Sun Zhongshan. But it has constructed a set of land appreciation and redistribution mechanism, which ha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the reform of land system and land tax system in China today.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近代化转型中的农村地权关系:经济思想的变迁与制度的构建”(07CJL020)
【分类号】:F092.6;F301;F81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f ;熊金武;;从“涨价归公”思想到土地增值税制度——兼论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经济思想与经济制度的关系[J];财经研究;2010年01期
2 牛淑萍;1927至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田赋整理述评[J];民国档案;1999年03期
3 文红玉;;孙中山的土地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土地政策[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周其仁;;农地产权与征地制度——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重大选择[J];经济学(季刊);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宪明;杨琥;;五四时期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二阵地——《晨报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与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汪志国;孙中山的治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朱从兵;;民国元年孙中山铁路建设的思想逻辑[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吴元康;《孙中山集外集》等书勘误四则[J];安徽史学;2003年02期
5 陶用舒,易永卿;左、李塞防与海防之争新论[J];安徽史学;2004年04期
6 张季;民初“二次革命”前知识分子群体关于联邦制的论争——以《民立报》、《庸言》、《东方杂志》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5年05期
7 霍新宾;国共党争与阶级分野——广州国民政府时期工商关系的实证考察[J];安徽史学;2005年05期
8 房列曙;;论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J];安徽史学;2006年06期
9 张登德;;《富国策》著译者考释[J];安徽史学;2006年06期
10 傅洁茹;;孙中山环境思想探析[J];安徽史学;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怀;高磊;;我国农地流转中的多重委托代理结构及其制度失衡解析——从当前我国重庆、成都、四川、广东等省土地产权流转案例中得到的启示[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宋振兴;;关于宅基地的产权配置与征收过程中利益分配的探讨[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魏建;张广辉;;城市房屋的“拆迁”与“征收”:“责任规则”到“产权规则”[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许可;;从法律博弈论看土地所有权制度设计——以征地补偿为中心[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叶艳妹;孙帅;;征地补偿标准差异性研究——基于黑龙江省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实证分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许建明;;两岸农业合作中的土地问题与土地配置方式选择——以闽台为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淑珍;;试论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穆向丽;张安录;;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建设中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鹏;;乡村建设与土地发展权实现——广州市BY村的调查[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林其锬;;孙中山“建设一大中华民族”的理想与廿一世纪华族的团结和联合[A];近代中国(第二辑)[C];199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刘祥琪;我国征地补偿机制及其完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罗瑞芳;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林丹;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征地补偿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磊;产权效率的演进逻辑与考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方小玉;民国《经济学季刊》(1930-1937)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刘荣臻;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卫莉;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孙岩;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地方党政关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谢永栋;南京国民政府中央信托局研究(1935-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荣鑫;农地家庭经营法权关系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聪影;论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构建及价值[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涂如兰;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张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王秀玉;陈翰笙与1930年代的中国农村社会大论战[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伟;城中村区域租赁住宅特征价格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张歌;上海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不同类型的比较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邵琴芬;论民国时期教会大学的道德教育[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9 孟刚;论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及其实践[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厉广雷;论中国民国时期法律体系的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高璐;论国民党大陆时期土地改革未能成功的根本原因[J];安徽史学;1998年03期
2 王学庄;“重税”“累进税”辨——关于孙中山地价税研究中的一个问题[J];广东社会科学;1991年03期
3 郭德宏;南京政府时期国民党的土地政策与实践[J];近代史研究;1991年05期
4 张志红,杨士泰;简论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土地立法[J];历史教学;2005年04期
5 胡显中;;对孙中山早期土地思想的再认识——《孙中山集外集》披露一则史料读后[J];学术月刊;1991年06期
6 陈梅芳;试论十年内战时期国民党政府的农村经济政策[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祥振;;试论欧阳修经济思想的形成[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1986年03期
2 张健;石桥湛山的经济思想及其在战后日本的影响[J];亚太经济;1987年06期
3 刘中一;进一步提高计划干部的素质[J];宏观经济管理;1990年02期
4 肖振武;;魏源的民营经济思想初探[J];湖南商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5 师益;司马迁经济思想的市场观[J];经贸导刊;1998年10期
6 杨宜勇;;第三次思想大解放: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江泽民的经济思想之一[J];广东大经贸;1998年01期
7 王祥;;浅谈司马迁的货币经济思想[J];贵州农村金融;2000年04期
8 严亚明;洋务派经济思想的若干现代取向[J];衡水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9 程必定;邓小平强国富民的经济思想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J];理论建设;2001年02期
10 周志达;论邓小平农业经济思想[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俞兆鹏;;朱熹经济思想初探[A];朱熹与闽学渊源——“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2 何晓明;;评《儒家心态与近代追求——张之洞经济思想论析》[A];近代中国(第二辑)[C];1991年
3 毕世宏;;中国产业经济思想的历史演变[A];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C];2002年
4 石世奇;;论荀子的经济思想[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5 陈小赤;;略论司马迁经济思想的先进性[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6 武占江;;刘古愚经济思想述论[A];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C];2002年
7 王同勋;;《诗经》经济思想发微[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8 丁鹏;;商鞅经济思想简论[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9 韦苇;;略论先秦儒道两家对司马迁经济思想的重大影响[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10 吴申元;;试论明代中后期经济思想的演变[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康艳丽 陈松慧 李法令;“朝川模式”体现循环经济思想[N];中国企业报;2006年
2 张素峰;学习陈云经济思想 推动经济健康发展[N];学习时报;2005年
3 郑风;尊重历史事实 严肃面对现实的力作[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4 之恺;“党的经济思想与社会变迁”研究之新进展[N];北京日报;2001年
5 杨发仁;陈云同志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N];新疆日报(汉);2005年
6 乔聿力;坚持实事求是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N];兵团日报(汉);2005年
7 张卓元;陈云综合平衡的经济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8 付平;周小川:陈云经济思想对央行工作有深刻指导意义[N];金融时报;2005年
9 房维中;领会陈云同志经济思想 坚持稳步前进防止急于求成[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10 刘传葵;延续传统理财文化梦想[N];证券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平;中国转型期反腐介廉的经济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翟建宏;管子经济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3 高月仓;梁启超经济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1年
4 张卫莉;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赵麦茹;先秦诸子经济思想的生态阐释[D];西北大学;2007年
6 郭笑撰;刘国光经济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7 王连龙;《逸周书》源流及其所见经济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王晓峰;杰弗里·萨克斯的经济转型思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9 黄亚丽;维特经济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匡安荣;“道法自然”与经济自由——一项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日中;任弼时的经济思想发展述论[D];湘潭大学;2004年
2 杨威;论陈云的经济思想[D];辽宁大学;2012年
3 王金玉;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吴欢;樊纲经济思想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5 丁建峰;汉密尔顿政治、法律及经济思想的历史考察[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杨湘容;周学熙的经济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乔雪松;严复的经济思想初探[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8 王瑞芳;汉密尔顿经济和外交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9 陈伟;陈云经济思想及现实意义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10 李瑜;苏轼的经济思想[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5467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546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