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本文关键词: 消费社会 人的全面发展 消费方式 出处:《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消费社会是20世纪西方社会变迁的显性现象,也是当代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消费社会的来临对人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的大众消费社会使人们的物质和文化消费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大大提升了社会成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从人类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角度来看,符号系统占据了整个社会,甚至连人的生命也在不断地符号化,肉与灵的分离日趋明显,使人类陷入了“消费的囚牢”中,从而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研究如何抵制西方发达国家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影响,建立一个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消费”社会势在必行。 本文通过对消费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旨在揭示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和消费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从而探求如何构建合理的消费方式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引言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及意义。第二部分主要以文献汇总的方式对消费社会的理论溯源及其特征进行梳理,并对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过渡作了简要地阐述。第三部分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阐明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条件。第四部分从正反两方面分别讨论了消费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首先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立足于生产力高度发展的角度,对消费社会给人的全面发展带来的积极意义进行了系统地论述;其次论述了消费社会给西方和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阐述了消费社会给人带来的危机,并对危机作了反思。第五部分提出了构建合理的消费方式的目标及途径,以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bstract]:In 20th century, consumer society was the dominant phenomenon of western social changes, and also one of the hot issues in contemporary theoretical circle. However, the coming of consumer society is a double-edged sword for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On the one hand, the coming of consumer society is a double-edged swor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productive forces, the mass consumption society in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has made people's material and cultural consumption unprecedented, and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members of the society. On the other han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state of human existence and the state of mind, the symbolic system occupies the whole society, and even human life is constantly symbolized, and the separation of flesh and spirit becomes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us, the study of how to resist the influence of consumerism lifestyle in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has limited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It is imperative to establish a "consumption" society that is beneficial to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umption society and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this paper aims to reveal the essential connotation of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sumer society on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The second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sumption society by the way of literature collection. The source of the theory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combed, The third part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Marxist theory on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alistic condition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Part 4th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consumer society on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from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 Firstly, it bases itself on the perspective of high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by using the relevant Marxist theor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consumer society, and then discusses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consumer society on the West and China, and expounds the crisis brought by the consumer society. Part 5th puts forward the goal and approach of constructing reasonable consumption mode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014.5;B0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双辰,李莉,付丽新;知识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2 陈喜荣;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的辩证关系[J];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04期
3 武晓峰;小康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3年02期
4 张晓青;人的全面发展和学习型社会[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苏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赵云丽;试论人的全面发展与建设小康社会[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张玉霞,王洪滨;人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J];黑龙江财专学报;2001年02期
8 董丽琴;;刍议教育公平与人的全面发展[J];商业时代;2009年22期
9 宋淑瑾;;论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下的心理健康教育[J];重庆与世界;2010年11期
10 张利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童庆炳;;审美与人的全面发展[A];前沿 创新 发展——学术前沿论坛十周年纪念文集(2001-2010年)[C];2011年
2 陈晓辉;;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开始的——解读《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巫文强;;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安排与人的全面发展[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4 张建;;后现代消费社会身体的走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王爱敏;;试谈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魏澄荣;;转变发展方式应着力于人的全面发展[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7 张雪梅;张进蒙;;浅析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黄书进;史国枫;;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实践探索与创新发展[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9 董金平;;消费社会视域中的女性身体塑形——以“蔷薇老妈”整容个案为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10 王旭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幸福的现实路径[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金明;人的全面发展与“三个代表”思想[N];福建日报;2002年
2 张皓若;教育应求人的全面发展[N];光明日报;2004年
3 沈谦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N];江西日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王淑军;2001年教育 为了人的全面发展[N];人民日报;2002年
5 陈家付;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N];光明日报;2005年
6 吴新凯 杨玉兰 谢殿铎;努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N];山西日报;2001年
7 马汉文;人的全面发展:道德建设的最终目的[N];人民日报;2002年
8 万资姿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人的全面发展指标体系总体思路与基本框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山西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N];山西日报;2002年
10 主持人:苏志宏(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人的全面发展与理论创新[N];社会科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相伟;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蒋荣昌;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形态的转折[D];四川大学;2003年
3 张志辉;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对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贡献[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立龙;法治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吴旭坦;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肖萍;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中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宋萌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分析与现实趋势[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夏莹;作为一种批判理论的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D];清华大学;2005年
9 王又佳;建筑形式的符号消费[D];清华大学;2006年
10 秦美珠;马克思的女性解放思想[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婷婷;消费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2 邓春玲;论人的全面发展[D];湘潭大学;2001年
3 刘延芹;传统和合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启示与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樊金玲;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大学生的成长[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5 孙芳;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问题[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张文静;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看当代人力资源开发的哲学基础[D];苏州大学;2010年
7 王春雪;人的全面发展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0年
8 郁志龙;试析人的全面发展与小康社会建设[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9 田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蔡炜;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新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47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547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