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国际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评述

发布时间:2018-02-28 11:03

  本文关键词: 国际公共产品 搭便车 国际合作 出处:《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2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虽然国际公共问题历来有之,但是关于国际公共产品问题的研究却由来未久。目前关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主要有两大分支,即国际政治经济学和财政学。本文从国际公共产品的定义与分类、国际公共产品供给难题的原因研究、霸权稳定论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来源四个方面进行了文献述评,文章最后探讨了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后续研究所需要关注的一些方面。
[Abstract]:Although there have always been international public problems, the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 public goods has not been studied for a long time. At present, there are two major branches of research on the supply of international public goods. That is,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and financ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public goods,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supply of international public goods, the theory of hegemonic stability and the supply of international public good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four sources of international public goods supply, and finally discusses some aspect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follow-up research of international public goods supply.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
【分类号】:F06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向阳;全球化时代的区域经济合作[J];世界经济;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诸廷助,何起东;论区域化对全球化的推动作用[J];商业研究;2005年19期

2 张建民;WTO时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与中国的对策[J];财贸经济;2003年04期

3 王亚丰;国际间经贸合作与区域经济开发是未来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J];科技和产业;2005年10期

4 段永军;中国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战略[J];辽东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廉晓梅;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J];东北亚论坛;2003年05期

6 陈志恒;李平;;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关系的协调——兼论全球化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J];东北亚论坛;2006年05期

7 段永军;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J];丹东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8 李向阳;;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小国战略[J];当代亚太;2008年03期

9 崔秋菊;;当前国际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22期

10 杨正伟;突破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尴尬——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景[J];东南亚纵横;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彬;;WTO对RTAs的“适度规制论”——有关GATT第24条讨论的启示[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秀莲;中国—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与服务贸易壁垒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卢红飚;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关系中的台湾问题[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廉晓梅;APEC区域合作模式与发展前景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吴航;经济全球化中的东亚经济一体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5 吴国春;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政策支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6 杨建勇;现代港口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7 代中现;WTO框架下中国区域贸易一体化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8 范洪颖;东亚大趋势——经济区域主义[D];辽宁大学;2006年

9 王凤玲;日本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卢光盛;地区主义视野中的东盟经济合作[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倩倩;论国际投仲裁中的比例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戴晓晓;云南参与多边外向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3 赵翠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南南合作问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廷益;关于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5 孟佑永;地区经济一体化与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6 高文燕;论世界贸易组织与全球公共产品[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7 贤成毅;欧元演进的制度经济分析——及对东亚货币合作的应用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8 傅沂;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徐芮;中国外交中的区域经济合作——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功运作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与前景[D];外交学院;2004年

10 金垠守;关于建立韩中日自由贸易区的探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伟;西方公共物品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J];财贸经济;2004年04期

2 蒋文能;;搭便车、集体行动与国家兴衰——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述评[J];学术论坛;2009年11期

3 钟凯凯;;从经济学到政治学: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启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4 宋妍;朱宪辰;刘琦;;公共物品自发供给与个体的偏好异质性效应分析[J];技术经济;2007年05期

5 张芬昀;;新制度经济学视域中意识形态及现实意义浅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杨茂林;;集体行动的成败与国家的兴衰——读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与《国家兴衰探源》[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8期

7 王静;;绝对收益还是相对收益——试析国家地位对国际合作的影响[J];理论界;2010年10期

8 殷凤;区际经济关系中的政府干预与协调[J];云南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9 沈满洪;谢慧明;;公共物品问题及其解决思路——公共物品理论文献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王静娴;;浅谈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J];法制与社会;2010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灼明;;劳动价值论创新研究的重要成果——《走出千年学术迷宫·系列丛书》评介[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记者 赵凡;给我们一双慧眼[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2 张娟;经济发展与国际环境合作[N];中国贸易报;2001年

3 记者 刘丽娜;第14届世界生产力大会圆满闭幕[N];辽宁日报;2006年

4 王伟中 郭日生 黄晶;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主要趋势[N];科技日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朱茵;费尔普斯出任新华都商学院院长[N];中国证券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舒仁;低碳经济发展研究:理论分析和政策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施纪文;排污权交易的理论探讨和交易制度设计[D];浙江大学;2006年

2 张芳;国际碳排放交易对我国排污权交易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470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5470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2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