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联动效应——基于资本市
本文选题:虚拟经济 切入点:实体经济 出处:《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虚拟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以1999年第一季度至2010年第三季度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各代表变量的数据为样本,考察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联动效应。研究发现,长期内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联动效应,尽管短期内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存在负向冲击,但长期内虚拟经济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显著,且对实体经济发展变化的解释程度不断提高。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必须有效发挥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双向促进机制的作用。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xpanding the scale of virtual economy, taking the data of the representative variables of virtual economy and real economy from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1999 to in the third quarter of 2010 as sampl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linkage effect between virtual economy and real economy.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linkage effect between virtual economy and real economy in the long run, although there i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al economy in the short term.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virtual economy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real economy in the long run, and the explanation of the cha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al economy is constantly improving.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reality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t is necessary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two-way promo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virtual economy and the real economy.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社科研究基地)重点项目(项目编号:09JD001)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SJD790069)
【分类号】:F019;F124;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骏民,伍超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模型——对我国当前股市与实体经济关系的一种解释[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成思危;虚拟经济与货币市场[J];管理评论;2003年02期
2 林左鸣;虚拟价值引论——广义虚拟经济视角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张新福;虚拟经济的个人行为分析[J];商业研究;2002年02期
4 王瑞泽;;中国股市收益与经济增长背离现象的协整性检验[J];商业研究;2006年12期
5 朱颖;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银证合作的绩效评价[J];财经科学;2003年S1期
6 贺京同,霍焰;投资者行为、实物经济与资产价格——基于损失规避的股价走势与实物经济相脱离现象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11期
7 伍超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基于货币循环流模型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8期
8 伍志文,周建军;“股经背离”的存在性之争及其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2005年03期
9 曾秋根;央行票据对冲外汇占款的成本、经济后果分析——兼评冲销干预的可持续性[J];财经研究;2005年05期
10 马勇,张阳;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关系研究:实证及基于中国的具体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其庆;;马克思经济学视域中的金融全球化[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炜;演化中的标度行为和雪崩动力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邓宏钟;基于多智能体的整体建模仿真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3 郑建平;国际资本流动的产业分析:动因、作用及其机制[D];复旦大学;2003年
4 邹益民;中国资本市场开放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马腾;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看经济全球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李芳;虚拟物流中心构建的管理理论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7 吴秋t,
本文编号:15573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557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