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的“对象域”与劳动力资本化研究——一种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8-03-02 17:43

  本文选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 切入点: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 出处:《东岳论丛》2011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视域中,从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对劳动和劳动力的辨析到对劳动商品和劳动力商品的区分,再到劳动力资本化研究,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力理论发展的进程和走向。劳动力资本与传统的以物质生产资料为其存在方式的物质资本相对应,在实质上是将劳动者所掌握的精神生产资料作为资本,因此对劳动力资本化的研究只有在将精神生产纳入价值创造的视域时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作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科技劳动价值论思想在当代的发展,将其"对象域"规定为在"物质生产领域"基础上加以拓展所形成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相统一的"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社会生产系统。这一特定的"对象域"为劳动力资本化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现实基础,在现实性上为劳动力资本化研究提供了可能。
[Abstract]:In the field of Marxist economic philosophy, from Marx's discrimination of labor and labor force on the basis of labor value theory to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labor commodity and labor force commodity, to the study of labor force capitalization, It shows the process and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labor force theory. The labor capital corresponds to the traditional material capital, which takes the material means of production as the capital, and in essence regards the means of spiritual production mastered by the laborer as the capital.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n the capitalization of labor force has the realistic possibility only when the spiritual production is brought into the field of value creation. The moder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abor value theory is the development of Marx's labor value theory and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abor value theory thought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The "object domain" is defined as a "material production" and "spiritual production" unified social production system, which is based on the "material production field". The object domain lays a solid realistic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labor capitalization. In reality, it provides the possibility for the study of labor capitalization.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资本化研究”(项目批号:07JA71001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01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显元;;关于“追光悖论”的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周宗元;关于动量概念的建立与动量的表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商卫星;;心智研究:跨学科的攻坚[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胡化凯;;爱因斯坦直觉认识方法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3期

5 蒋毓舒;;论构建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以皖西部分农村地区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孙显元;;“道德悖论”研究的现状及走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陈小莉,梁俊龙;光电效应中的佯谬[J];安康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8 张一方;;易学与现代科学基本原理的一致性,量子易学和易热力学[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李武成;崔凤午;杨晓翠;;关于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江丕权;李越;;教学发生学原理的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德新;;论(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题研究的问题意识[A];《黄帝内经》高峰论坛暨全国第十一届内经学术年会会议汇编[C];2011年

2 夏登武;;编辑不容忽视的三种基本意识[A];中国编辑研究(2009)[C];2010年

3 于祺明;;在“科学与宗教关系”的研究中应当坚定发扬科学精神[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聂焱;;三一理论、三一学派纵横谈——三一语言学座谈会纪要[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5 杨雄胜;张国法;刘旭;于成永;酆尘颖;;中国会计研究规范及其成效问题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睿;美国《物理评论》的创办和发展[D];西北大学;2011年

2 王兆响;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三大转向与当代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龚少情;独一执政党发展的动力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洪春;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刘冠军;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7 黄维;国家助学贷款转移支付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钱之佳;科学与理性[D];吉林大学;2006年

9 张意忠;论教授治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敬文;从现代物理学理论发展探讨孙思邈修道养生观[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楠;基于课题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荣;课堂教学中关于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张敏;小学班级管理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任皎雪;高中古诗文教学与学生思维的培养[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崔同富;云南农村科技扶贫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牟文峰;亲情犯罪的伦理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曾小英;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意义习得的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郭晓洁;改进思想政治课堂探究性学习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庭伟;司马迁社会思想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轩;生存安全性抑或安全性生存——一种人学价值论的视野[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升;劳动力资本化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制度创新[J];财贸研究;2002年04期

2 屈炳祥;论我国劳动力资本化的现实意义[J];党政干部论坛;1995年11期

3 李玲;劳动力资本化与按生产要素分配[J];经济学动态;1999年06期

4 余传贵;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资本化[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9年06期

5 李玲;试论劳动力资本化——兼论按要素分配[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09期

6 李玲;劳动力资本化的涵义[J];经济研究参考;1999年B5期

7 张福明;劳动力资本化是形成国企有效激励机制的必然选择[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王升;制度创新——国有企业劳动力资本化[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9 郑海源;对企业内部职工股和劳动力资本化的若干思考[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孙秀玲;对劳动力资本化的认识和思考[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冠军;;科技时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困境与出路[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2 王玉敏;;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产权归属问题研究——基于劳动力发展权[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3 黄华新;俞国女;;科学思维的范式转换——从简化范式到复杂范式[A];2002年全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董书关;谋取工程差额款并存放于承包人处是犯罪既遂还是未遂[N];检察日报;2004年

2 江晓阳;迟到的司法解释[N];中国妇女报;2003年

3 夏澍耘 王雨辰;谈谈“尊重”[N];光明日报;2004年

4 ;不是民主 而是挟持民主[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5 张达人;尽快掌握核心技术是关键[N];中国包装报;2003年

6 亚杰;国有股减持风波的背后[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7 罗阿华;大股东占款:上市化企致命风险[N];中国化工报;2004年

8 李永君;刚柔相济的英国司法制度[N];检察日报;2003年

9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孙立平;“善举”与经营[N];经济观察报;2004年

10 方中;劳者有其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N];社会科学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增明;敌友政治观[D];吉林大学;2009年

2 任洲鸿;“新按劳分配”论[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振福;论对金融混业经营中利益冲突的法律规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赵亚琼;罗尔斯政治哲学中的理性(reasonableness)观念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薛源;区分所有建筑物自治管理组织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6 陈红梅;网络传播与公众表达[D];复旦大学;2005年

7 沈宁泽;基于MODIS数据的植被生长与东亚飞蝗发生关系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广登;宪法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福林;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理论思考[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闽;科学的人性化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朱华红;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4 田丽;探析冷战后的国际粮食援助[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志强;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选择[D];外交学院;2007年

6 李艳萍;危险犯概念解析[D];湘潭大学;2007年

7 向平;犯罪预备处罚问题探讨[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8 王瑞瑾;“婚内强奸”之刑法解读[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9 周建梅;中学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孙博;复杂性视野下的建筑工程人本管理[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57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557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6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