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公正思潮下的区域同步发展观——我的新区域主义思考
本文选题:空间公正 切入点:同步发展观 出处:《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相继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他们面临着不同区域社会与工业化水平和谐关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些问题都预示着人文主义应该有新的价值观念来指导和解决上述问题的困境。由此,引发了社会科学的大讨论。在被学者公认或公议的"正义论"哲学思想启示下,很多学科都提出了系统的社会理念。区域学科借助社会理念也相继提出了对应的构建"新区域"的"社会空间"建构理念。由于这些学科固有的经济(学原理)导向下的生态持续与社会持续观,很难耦合到社会空间公正价值观的新发展趋势。对于中国区域发展来讲,以社会平等价值为导向的区域公正发展已逐渐成为当前的主要空间矛盾。为此,从新人文地理学人-地和谐思想出发,提出了人本空间公正理念下的区域间同步发展观点。
[Abstract]:Since 1970s,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entered the stage of post-industrialization. They are faced with the probl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al society and industrialization level. These problems indicate that humanism should have new values to guide and solve the dilemma of the above problems. It has aroused a great discussion in social sciences. Under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philosophical thought of "just theory", which has been recognized or publicly discussed by scholars, Many disciplines have put forward the systematic social concept. The regional disciplines have also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cial space" construction idea of "new region" with the help of the social concept, because of the inherent economic (academic principle) of these disciplin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and social sustainability, It is difficult to be coupled to the new development trend of social spatial justice values. For 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 regional fair development guided by social equal value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 spatial contradiction. Based on the idea of human-land harmony in the new humanistic geograph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viewpoint of regional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under the concept of human-oriented spatial justice.
【作者单位】: 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地理研究所;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XSH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79)
【分类号】:F06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勇;新区域主义评析[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俞正梁;区域化、区域政治与区域治理[J];国际观察;2001年06期
3 格里·斯托克,华夏风;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4 何侍昌;田丽;;对国内外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考[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5 傅晨;刘梦琴;;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思考[J];城市观察;2013年01期
6 吴超,魏清泉;“新区域主义”与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J];经济地理;2004年01期
7 覃成林;郑云峰;张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3年01期
8 袁政;;新区域主义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政治学研究;2011年02期
9 曹素璋;;新区域主义理论述评[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10年01期
10 张强;;城乡一体化:从实践、理论到策略的探索[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富良,刘书英;从治理主体角度透视乡村治理危机——河南省Z县村支书、村主任现状调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王萃萃;刘宏杰;;大安全观下边疆民族地区公共安全指标体系的建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3 张义忠;;《行政许可法》的善治理念与制度[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4 刘箴;论新时期我国公共决策中的公众政治参与[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姚何煜;王华;;“生态社会主义”的危机理论浅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6 金家厚,吴新叶;社区治理:对“社区失灵”的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雷岁江;孙荣;;“村权三分,三会村治”治理机制思考——对江苏海州模式的考察[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2期
8 孟雷;王彦囡;李民;宋丽芬;;土地征收过程中的农民参与[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9 吴昕春;;治理的层次及其基本内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姚宏志;;从“敢治”、“能治”到“善治”——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的跃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詹承豫;刘星宇;;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预警中的社会参与机制研究[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帅学明;徐涛;;培育非政府组织推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四辑)[C];2009年
3 侯保疆;梁昊;;治理理论视角下的乡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探析——以广东省为例[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4 李平;余健明;;基层政府如何应对农村群体性事件[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5 程莹;欧丹;;潮汕地区农村治理模式探析——以汕头市澄海区溪南镇西社村为个案[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6 曾宇青;;社区制困境与“公民—社区制”构建——以深圳为研究文本[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7 陈生;陈依静;;地方政府网络舆论危机及其治理研究——基于南京“梧桐保卫战”的案例分析[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8 牛天秀;;首问问责:内涵、困境与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徐祖荣;;协同治理视野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经验逻辑: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谭英俊;;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前安;社区体育俱乐部与政府、市场、社区关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徐婷;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非正式国际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6 陈婧;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协作管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马勇;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10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赵文静;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理论及对我国生态社会建设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乔宇;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都市社区治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饶亚娟;研究型大学教师参与学术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郭俊梅;城市社区非政府公共组织及其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成丽诗;论服务型政府的道德责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建伟;公私合作制在我国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张晓云;我国基层政府回应能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马娜;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陈果;业主委员会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家亮;;“新区域主义”的层次特征及对“长三角”城市合作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7期
2 刘守英;;集体土地资本化与农村城市化——北京市郑各庄村调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陈栋生;论区域协调发展[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4 陈勇;新区域主义评析[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罗小龙;沈建法;陈雯;;新区域主义视角下的管治尺度构建——以南京都市圈建设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7期
6 胡序威;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态势与面临问题[J];城市规划;2002年02期
7 崔功豪;当前城市与区域规划问题的几点思考[J];城市规划;2002年02期
8 许丰功,易晓峰;西方大都市政府和管治及其启示[J];城市规划;2002年06期
9 张京祥,吴缚龙;从行政区兼并到区域管治——长江三角洲的实证与思考[J];城市规划;2004年05期
10 杨滔;;新区域主义在新大伦敦空间总体规划中的诠释[J];城市规划;2007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时殷弘 本报记者 马鑫 采访整理;[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2 张晓晖;[N];经济观察报;2006年
3 孔凡真;[N];农民日报;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海鹰;周江;;区域合作的经济学分析——一个新区域主义的视角[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6年02期
2 俞顺洪;;国外新区域主义研究综述[J];特区经济;2008年02期
3 曹素璋;;新区域主义理论述评[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10年01期
4 王淳;;新区域主义理论脉络及研究动态述评[J];商业研究;2009年01期
5 赵光瑞;;新区域主义经济合作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分析[J];经济纵横;2008年10期
6 杨雪冬;斯蒂格利茨论第三条道路式的共识[J];国外理论动态;2001年09期
7 孙玉红;新区域主义发展的特点及主要问题[J];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02期
8 张学良;国外新区域主义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年05期
9 廖辉明;;第三条道路[J];读书;1989年02期
10 彭必源;“第三条道路”与社会主义[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沈玉芳;;当代西方区域规划研究的主要流派及对我国的思考[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银娥;;经济全球化对福利经济制度改革的影响[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李锐 张秀娥 孙明远;新区域主义理论[N];国际商报;2010年
2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周业安;奥斯特罗姆:第三条道路和治理多元化[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3 南京大学博士 郭祥;创新型经济的第三条道路[N];东莞日报;2010年
4 丁奎松;“第三条道路”与当代资本主义[N];学习时报;2001年
5 孔德宏 孙相东;吉登斯谈全球化[N];学习时报;2001年
6 井琪;经济学200年盘点[N];学习时报;2007年
7 周真真 南京大学历史系、伦敦大学高等研究院;伦敦经济学院的中国情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杨春学 张琦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 张克中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财政金融系 余菁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经济治理结构: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第三条道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孟飞;第三条道路[D];南京大学;2013年
2 毛增余;斯蒂格利茨与转轨经济学[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144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14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