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户受偿意愿的武汉市农田生态补偿标准估算
本文选题:农田生态补偿 切入点:意愿调查法 出处:《水土保持通报》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武汉市的实证调查为基础,采用意愿调查法,测算以农户最低受偿意愿为出发点的农田生态补偿标准。对182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表明,(1)武汉市农民普遍认识到了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74.45%的受访农户有正的受偿意愿。(2)在对农药、化肥进行不同程度限制施用下,农户的受偿率随着农药、化肥限制程度的增强而降低,受访农户的受偿率在69.66%~85.25%。农户对农田生态环境的最低受偿意愿随着农药、化肥限制程度的增强而提高,8种不同方式下农户的受偿意愿在3 866.55~7 624.43元/hm2,并且同等限制程度下,农户对农药的受偿意愿高于对化肥的受偿意愿。(3)农户的受偿意愿的高低与其性别、年龄、从事农业年限和是否兼业相关。
[Abstract]:Based on the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n Wuhan, the will survey method is adopted. An analysis of 182 valid questionnaires shows that farmers in Wuhan generally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the farm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74.45% of the farmers surveyed have positive results. The willingness to receive compensation in the pesticide, The compensation rate of farmer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esticide and fertilizer restriction, and the compensation rate of farmers was 69.66 or 85.25.The lowest compensatory willingness of farmers to farm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as with pesticide. With the increase of chemical fertilizer restriction, the farmers' willingness to be compensated is 3 866.55 / 7 624.43 yuan / hm ~ (2) under 8 different ways, and under the same restriction degree, Farmers' willingness to be compensated for pesticides is higher than that for chemical fertilizers.) the level of farmers' willingness to receive compensation is related to their sex, age, agricultural years and whether they concurrently work.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题功能区空间规划管制下群体福利均衡与农田生态补偿研究”(4090128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体功能区划框架下农田生态补偿制度设计及效应”(08BZZ026)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农地城市流转的选择价值和外部性研究”(20070504020);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土地发展受限及基本农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研究”(2009014612000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国土空间规划的规制均衡及机制研究”(2011PY008)
【分类号】:X196;F3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苏志勇;黑河流域张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恢复的条件价值评估[J];生态学报;2002年06期
2 蔡银莺;张安录;;武汉市农地非市场价值评估[J];生态学报;2007年02期
3 仓恒瑾,许炼峰,李志安,任海;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中的最佳管理措施及其发展趋势[J];生态科学;2005年02期
4 杨正礼,梅旭荣,黄鸿翔,徐明岗;论中国农田生态保育[J];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瑞雪;耕地非市场价值评估理论方法与实践[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进;;论保护基本农田[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0期
2 石惠春,程国栋,徐中民,张志强,张勃;学习型组织与生态经济研究团队建设[J];冰川冻土;2002年04期
3 徐中民,任福康,马松尧,郭庭天;估计环境价值的陈述偏好技术比较分析[J];冰川冻土;2003年06期
4 张茵,蔡运龙;条件估值法评估环境资源价值的研究进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5 彭建,王仰麟,陈燕飞,李卫锋,蒋依依;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初探——以深圳市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6 张翼飞;刘宇辉;;城市景观河流生态修复的产出研究及有效性可靠性检验——基于上海城市内河水质改善价值评估的实证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高士平;王瑞君;阳小兰;张茹春;丁小燕;栗志强;秦彦杰;张伟;杜静;;河北省农田环境问题与生态保育[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4期
8 徐中民,张志强,龙爱华,陈东景,巩增泰,苏志勇,张勃,石惠春;环境选择模型在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应用——以黑河流域额济纳旗为例[J];地理学报;2003年03期
9 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条件价值评估法的发展与应用[J];地球科学进展;2003年03期
10 李金平;王志石;;空气污染损害价值的WTP、WTA对比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蔡银莺;张安录;;湖北省农地存在价值的CVM估值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蔡银莺;李晓云;张安录;;湖北省农地资源价值研究[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蔡银莺;张安录;;湖北省农地存在价值的CVM估值研究[A];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2007中国科协年会8.3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4 马佳;;C-D生产函数在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中应用[A];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2007中国科协年会8.3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5 邢世和;李蔓;;耕地资源价值及其研究进展[A];2007年福建省土地学会年会征文集[C];2007年
6 蔡银莺;张安录;;公众参与农地保护的响应意愿及政策研究——对湖北省1255户居民的调查分析[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7 李长生;杨正礼;;我国农业废弃物污染与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金建君;王志石;;澳门固体废弃物管理的经济价值评估——双边界二分式条件价值法的应用[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9 杨正礼;;论中国农业污染防治道路选择[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童春富;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服务——以长江口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汤小华;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瑞雪;耕地非市场价值评估理论方法与实践[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4 冯孝杰;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环境经济分析[D];西南大学;2005年
5 鲁绍伟;中国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动态分析与仿真预测[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6 黄烈佳;农地城市流转及其决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7 翟勇;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8 肖建红;水坝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及其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9 程江;上海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水文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苏铁;上海市九段沙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保护与开发前景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晓飞;荒漠化地区土地利用的生态服务价值估算——以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为例[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2 秦珊;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估算及比较分析——以新疆为例[D];新疆大学;2004年
3 赵军;生态系统服务的条件价值评估:理论、方法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强强;甘肃张掖市实施虚拟水战略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5年
5 贺斌;矿区复垦土壤相关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D];山西农业大学;2005年
6 张巍巍;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途径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7 程艳军;中国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8 高琼;沈阳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与生态功能区划[D];西南大学;2006年
9 林志兰;海湾富营养化非点源污染的评估与控制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06年
10 彭晓佳;江苏省城市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支付意愿的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中民,任福康,马松尧,郭庭天;估计环境价值的陈述偏好技术比较分析[J];冰川冻土;2003年06期
2 徐春;以人为本与人类中心主义辨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李巍,李文军;用改进的旅行费用法评估九寨沟的游憩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4 彭超英,朱国洪,尹国,余以刚,曾姗姗;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0年06期
5 李香菊,吕德滋,李扬汉;小麦对升马唐(Digitaria ciliaris)种子发芽的异株克生作用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6 胡义成;“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源自考茨基对马恩的误解——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演变史的非主流性考察[J];东方论坛;2002年05期
7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苏志勇,鲁安新,林清,张海涛;额济纳旗生态系统恢复的总经济价值评估[J];地理学报;2002年01期
8 蔡运龙;霍雅勤;;中国耕地价值重建方法与案例研究[J];地理学报;2006年10期
9 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条件价值评估法的发展与应用[J];地球科学进展;2003年03期
10 曹辉,陈平留;森林景观资产评估CVM法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飞;冀西北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发生与土壤温湿变化[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2 付增光;渭北旱地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3 苏子友;保护性耕作对豫西黄土坡耕地水肥动态影响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4 陈蓓;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04年
5 万平;宁夏不同区域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冼晓青;万方浩;谢明;;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生态经济影响评价体系的构建[A];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第一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董岩;长春西部串湖生态环境需水量和人工湿地效益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单兰波;淮南市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3 戚瑞;基于水足迹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杨帆;矿区外排土场生态修复及其环境价值评价[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湘湘;环境资源的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147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14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