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对主流经济物理学研究范式的担忧——兼议其在中国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发布时间:2018-03-15 09:37

  本文选题:经济物理学 切入点:研究范式 出处:《经济评论》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主流经济物理学具有以下方面的偏执:从物理学上看,忽视非统计物理学在其领域的应用;从经济学上看,局限在数据丰富的金融领域,追求普适性法则以及缺乏完整的理论框架;从数学上看,局限在非线性、概率统计以及随机方面,忽视代数、几何以及更适合经济系统的半定量和半确定数学的应用;从研究方法上看,热衷于逻辑实证主义和复杂科学,确立了从数据出发的研究模式;从理论检验上看,推崇裁判竞争性理论的数据维度;从经济学的自然学派看,忽视经济学自然维度的寻找。主流经济物理学在中国面临着挑战:长期的文理分科使得在交叉学科研究方面缺乏相应的知识结构;美国经济物理学研究范式在中国硬性推广,而忽视了国内经济行为自身环境。因此,中国学者应更多关注与政治制度等有关的,对经济行为存在自上而下影响的经济学,同时赞同经济物理学应研究经济行为决策的自然维度。
[Abstract]:Mainstream economic physics is paranoid in that it ignores the use of non-statistical physics in its field from a physical point of view and, in economics, is confined to the data-rich financial sector, From the mathematical point of view, it is limited to nonlinear, probabilistic and stochastic aspects, neglecting algebra, geometry and semi-quantitative and semi-deterministic mathematical applications that are more suitable for economic system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research methods, the author is keen on logical positivism and complex science, and establishes the research model based on data; from the theoretical test, the data dimension of judging competitive theory; from the view of the natural school of economics, Ignoring the search for the natural dimension of economics. The mainstream economic physics is facing challenges in China: the long-term division of arts and sciences makes the corresponding knowledge structure in the cross-disciplinary research lack; the American paradigm of economic physics research in China is hard to promote. Therefore, Chinese schola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economics that have top-down effects on economic behavior related to 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greed that economic physics should study the natural dimension of economic behavior decision.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069.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魏宇,黄登仕;经济物理学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2年07期

2 牛文元;;现代社会物理学的内涵认知[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年02期

3 周炜星;;金融物理学:一个简单的综述[J];世界科学;2007年06期

4 王有贵;郭良鹏;;经济研究中的物理学[J];物理;2010年02期

5 黄吉平;;漫谈经济物理学[J];现代物理知识;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罗曼;;社会冲突的理论阐释——多理论的视角[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2期

2 魏宇,黄登仕;中国股票市场多标度分形特征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3年03期

3 魏宇,黄登仕;中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特征及其可预测性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4 万岩;张涵;;在线点评模式下的舆论动力学模型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5 郭仪;杨华磊;;协同产业空间上制度激励下的资本漂移——产业资本流动的数理逻辑[J];经济与管理;2012年07期

6 刘剑锋,彭静,王晓天;广义分数Poisson过程[J];数学杂志;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丽;基于复杂性的经济市场结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魏宇;基于多标度分形理论的金融风险管理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3 王鹏;经典物理非自治系统和经济物理系统若干问题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4 王鹏;金融市场波动的多分形测度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苑宝;多重分形理论及其在中国股票市场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6 王玮;资源分配复杂系统的统计性质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孟庆运;我国铜、铝期货价格的波动行为特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申来凤;基于符号时间序列分析的金融市场收益及其波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王秀美;外汇期权定价的数学模型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4 熊一鹏;股票市场收益序列分布特征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5 邓倩;最优投资组合及收益率分布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6 李彦巧;考虑投资者意愿及周围人影响的金融资产价格模拟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王斌;基于分形理论的我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周杨;中国农村社会预警指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郸;管理学的历史演进:研究范式的角度[J];财经科学;2005年05期

2 刘文勇;;基于竞争力的国有企业管理平台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孙高洁;;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述评[J];改革与战略;2008年08期

4 刘云;石金涛;;气氛研究的范式界定与脉络梳理[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年12期

5 王世军;;论交易费用的本源——基于优势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与框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年08期

6 陈泉;;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变与产业集群现象的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9年10期

7 马超;李冀;严汉平;;中国转型经济学的演进及研究范式述评[J];人文杂志;2010年04期

8 杜宝贵;;比较科技政策研究论纲[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16期

9 吴巧红;;编辑手记[J];旅游学刊;2010年10期

10 刘杨;;湘西地区民族传统手工艺的研究范式[J];艺海;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连军;;实证会计研究的方法与方法论:哲学基础与研究范式[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王洪涛;;从此岸到彼岸的反拨与超越——当代西方翻译研究学派研究范式探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高芳;;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工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范式——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黄明喜;;论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一种基于教育形态范式的教育史学阐释[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胡范铸;;中国新闻语言研究范式的若干思考[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勇;;论语言类型学研究中的解释[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解素敏;;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在教育游戏研究中的应用[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8 李金国;;我国宪法学研究范式的转换[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刘翔平;;阅读障碍的捆绑加工缺陷:从单通道研究范式到双通道交互作用研究范式[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何萍;;更新唯物史观的研究范式(提纲)[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晓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为研究范式[N];人民日报;2009年

2 高铭暄;刑法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创新之作[N];法制日报;2009年

3 葛岩 上海交通大学认知与决策实验室;从黑箱到灰箱:心理与行为研究范式的变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所长 丁亚平;党员形象全新的价值意义和研究范式[N];中国艺术报;2011年

5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顾海兵邋余翔 沈继楼;中国粮食安全的研究范式[N];光明日报;2008年

6 ;中国特色研究范式:内涵、特征与实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7 文军;社会学理论的变革及其发展趋势[N];光明日报;2007年

8 徐秀丽;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9 南京大学 叶继元;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N];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教授 马敏;如何理解史学研究中的“范式转换”[N];长江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燕玲;比较教育实证分析范式的变迁及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杨素萍;比较教育的范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谢梅;新闻与消费[D];四川大学;2007年

4 顾永波;传媒稀缺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张永英;幼儿教师儿童学习观变革之路探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玮;资源分配复杂系统的统计性质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7 钱大军;法律义务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龙洋;我国教育法学理论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刘小楠;美国女权主义法学平等与差异观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屠新泉;中国在WTO中的定位、作用和策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元根;企业伦理的研究范式与构建[D];河海大学;2005年

2 张夏青;我国教育研究范式的人文主义取向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杜玉生;翻译研究中的伦理性问题[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正青;比较教育依附论研究范式探析[D];西南大学;2007年

5 魏新蕾;经济问题的动力模型理论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炳亮;跨文化领导的行为选择与有效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杨晶;独立思考与自由文体的和谐交响[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8 童文俊;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9 陈玉明;主客二分研究范式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郭晟梅;“一稿多投”现象的局部合理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154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154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d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