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碳排放约束下中国省际农业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1 00:36

  本文选题:农业生产效率 切入点:碳排放 出处:《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将农业碳排放量纳入农业生产效率研究框架内。首先,综合运用3个DEA模型,测算了2004—2010年中国30个省份农业生产效率,探索中国各省份、三大地区间的效率差异,并给出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4种模式,然后,利用Tobit模型检验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农业生产效率有所提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纯技术效率低下是制约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各省份、三大地区间效率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最高,而中西部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有60%的省份农业资源利用模式为低经济低环境效率型,这些省份主要来自于中西部地区;农田抗灾能力、农村用电量和研发经费的提高对全国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而基础教育水平、产业结构以及农村金融支持的影响并不显著。
[Abstract]:In this paper,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s are included in the research framework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theory. Firstly, using three DEA models,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30 provinces in China from 2004 to 2010 is calculated and explored. The efficiency differences among the three regions are analyzed, and four models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re given. Then, Tobit model is used to tes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China has been improved during the inspection period. But it is still at a low level, and the low efficiency of pure technology is the main factor restricting the improve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efficiency of the three major regions i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the eastern region is the highest, and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are all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level. 60% of the provinces in the country have low economic and low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patterns, mainly from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and farmland is resistant to disasters. The improvement of rural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nd R & D funds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but the level of basic educ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rural financial support are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作者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11&ZD16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10YJC910012) 安徽财经大学科研一般项目(ACKY1353)
【分类号】:F224;F323.5;X1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钱丽;肖仁桥;;考虑生态环境效应的农业创新系统效率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财贸研究;2012年01期

2 智静;高吉喜;;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碳排放对比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3期

3 贺正楚;吴艳;周震虹;;我国各省市农业投入与产出的效率评价[J];经济地理;2011年06期

4 方福前;张艳丽;;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991—2008年Malmquist指数方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09期

5 刘燕妮;任保平;高鹏;;中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评价[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年03期

6 应瑞瑶;朱娅;;农民现代性与农业生产率的互动——基于江苏省农户的问卷调研[J];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08期

7 张莉侠;曹黎明;;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11期

8 曹跃群;蒋为;张卫国;;中国农业科技利用效率和地区差异——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实证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1年01期

9 郑恒;李跃;;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探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建永;季学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重在城市——对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农业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1期

2 刘泽隆;范红霞;;农户精养淡水鱼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3 赵莉;胡建岭;于传宝;解安宁;赵静;赵君;龙燕;;基于DEA模型的我国烤烟生产效率的衡量[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4 张澄;匡亚洁;;我国农村金融与新农村经济和谐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8期

5 黄蕾;程玉桂;;低碳农产品集群视角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6 申婷;李君荣;;金华市低碳农业发展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12期

7 郭蓉;;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18期

8 申探明;姜雅莉;;中国苹果主产区投入产出效率分析[J];北方园艺;2012年13期

9 薛彩霞;姚顺波;郭亚军;李桦;;陕西省吴起县农户种植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臧良震;支玲;齐新民;;天保工程区农户林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以重庆武隆县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锡金;刘炳福;李爱海;李淑庆;;我国发展循环农业的主要模式及对策建议[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2 蒙少东;;浅谈我国食品供应链的瓶颈制约与因应对策[J];商业研究;2007年12期

3 温涛,王煜宇;农业贷款、财政支农投入对农民收入增长有效性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2期

4 李明贤;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05期

5 司金銮;论生态需要满足及其实现路径[J];当代财经;2001年10期

6 智静;高吉喜;;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碳排放对比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3期

7 翁志辉;林海清;柯文辉;周琼;翁伯琦;;台湾地区低碳农业发展策略与启示[J];福建农业学报;2009年06期

8 张俊飚;;“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北农业发展[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9 曾福生;;发展现代农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10 钱丽;肖仁桥;杨桂元;;基于DEA模型的安徽省农业生产效率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俊松;;中国能耗碳排量宏观驱动因素的Hi·PLS模型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10期

2 宋帮英;苏方林;;我国省域碳排放量与经济发展的GWR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0年04期

3 祖国海;马向春;杨玲玲;;基于Divisia指数分解法的电能消费碳排放情景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0年11期

4 田云;李波;张俊飚;;我国农地利用碳排放的阶段特征及因素分解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陈铭泽;;基于Divisia分解法的碳排放因素分解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6 李冬;独孤昌慧;;发达国家环境碳排放问题实证研究及启示[J];学习与探索;2011年04期

7 朱臻;沈月琴;黄敏;;居民低碳消费行为及碳排放驱动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杭州地区的调查[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09期

8 李磊;;新疆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变动的因素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8期

9 雷厉;仲云云;袁晓玲;;中国区域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5期

10 高广生;;气候变化与碳排放权分配[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斌;李娜;;我国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2 魏丽;付忠亮;李昌坤;王心朋;;影响镁合金板材冲压成形性能的因素[A];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第五届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魏丽;付忠亮;李昌坤;王心朋;;影响镁合金板材冲压成形性能的因素[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4 杨坚;訾跃平;;优化抄纸助留体系 促进企业效益提高[A];'2010(第十八届)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及造纸新技术应用研讨会('2010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与造纸新技术应用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陈晶;杨舒杰;;制药企业员工忠诚度影响因素及培养对策[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6 俞嗣皎;李大庆;陈国柱;李井怀;于甜;;影响Si(Li)探测器性能的一些因素[A];第7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1994年

7 侯智惠;;内蒙古农民增收难的分析与对策[A];内蒙古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董圣鸿;王燕;胡竹菁;戴海琦;;影响试题难度的认知因素的现代测量学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张婧忻;;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季民;张亮;金洛楠;;光电催化氧化法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兴业证券 王年华 饶刚 刘景;小盘股收益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N];中国证券报;2000年

2 马平东;塑料软包装印刷色差的影响因素[N];中国包装报;2006年

3 石家庄软包装彩印厂 姜志绘;干式复合强度的影响因素[N];中国包装报;2001年

4 伊京;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的影响因素[N];医药经济报;2003年

5 北大人口所 郑晓瑛教授;人口出生质量及影响因素(八)[N];中国人口报;2000年

6 农发所 翁鸣;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7 深圳证券信息公司 赵迪;开放式基金申购赎回行为影响因素[N];中国证券报;2004年

8 林诗萍 DigiTimes;笔记本电池问题频仍[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9 张横;丝网印刷中绷网质量的影响因素解析[N];中国包装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熊伟;条件尚未成熟 决策孕育之中[N];计算机世界;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淑芳;普京执政以来的俄美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张宗贵;成像光谱岩矿识别方法技术研究和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4年

3 尹向东;我国钢铁企业并购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4 邹志勇;企业集团协同能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杨正林;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华玉妹;污泥中Cu、Pb和Zn的生物沥滤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毕琳;我国城市化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8 谈颂;缺血性卒中出血转化影响及预测因素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张晓丽;小鼠精原细胞分离培养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方金水;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营销执行力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晶慧;我国高等教育需求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2 王洋;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3 赵倩倩;河南省卫生系统反应性影响因素的二水平模型[D];郑州大学;2011年

4 王敏;当前城市用工荒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张桥艳;航线收益影响因素与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1年

6 黄晓霞;健康相关生产力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马冬敬;目录营销模式下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张亮;相对性顾客价值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9 江星本;汽车渠道联盟稳定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10 周泉;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41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41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6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