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生产要素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建构性分析——实践逻辑域中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3-24 08:25

  本文选题:生产要素 切入点:主体 出处:《经济学家》2012年08期


【摘要】:马克思主义视域的"生产要素规定"蕴涵着特别的建构:在内涵逻辑上,其由主体和客体的历史行动所"实践摹写",因而在规定性刻画上需要遵循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的两方面实践逻辑。其划开了"劳动"和"资本",成为"实践结构"——实践中介和社会作用过程。它扬弃"认识"于实践活动中,达成生产方式的社会历史的共构,谋划着大写的社会生产关系范畴。因此,其不应理解为知识的构图,而是历史的构图和社会实践的构图。作为实践性质的社会存在,它最终定格为各种实践态的"主体"和"客体",形成它们之间的能动结合,形成为社会结构。
[Abstract]:The stipulation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in the Marxist perspective contains a special construction: in terms of connotation logic, It is written by the historical action of subject and object, so it is necessary to follow the two aspects of the logic of practice of subject element and object element in prescriptive description. It divides "labor" and "capital" and becomes "practice structure". "- practical intermediation and the process of social action. It sublate 'cognition' in practical activities, Therefore, it should not be understood as the composition of knowledge, but the composition of history and social practice. It is finally defined as the subject and object of various practical states, forming the dynamic combination between them and forming the social structure.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企业理论的创造性转化研究”(11BJL009)
【分类号】:F0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许光伟;;企业价值构成问题再研究——理论解析与建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许光伟;;论历史方法和数学方法的结合——实践逻辑域中的政治经济学方法论问题[J];中国经济问题;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 吕美生;孔正毅;;程朱理学的现代审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朱刚;;海德格尔对黑格尔“精神与时间”之关系的解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桂在泓;王平;;论当代中国政府能动性的发生与制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张传开,余在海;本体论的争论与实践范畴的深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余在海;张传开;;实践范畴在当代中国的深化和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彭正梅;;学习中的消极经验之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赵圣勇;;“实体即主体”的生存论维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10 曾冰;石春霞;张桂芳;;西方理性主义历史发展述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波;;自然辩证法的黑格尔哲学渊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龙扬志;;一部诗剧与一个诗人的创作史[A];李轻松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涯倩;;试论共同体的宗教本质[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友古;;罪与原罪:在《罗马书》中的一种诠释学意义之分析[A];“经典的翻译与诠释”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5 夏莹;;生产的镜像逻辑与西方形而上学批判——为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生产”观念批判辩护[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俞吾金;;差异分析:马克思文本中的后现代思想酵素之一[A];“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夏莹;;形而上学的“生产”观念与生产的辩证法——再议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生产”的批判及其误读[A];“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衣俊卿;;马克思主义哲学演化的内在机制研究[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9 陈天庆;;世界历史性、社会实践及自身——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的存在论断想[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10 张盾;;在什么意义上黑格尔辩证法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思想源头?——从“卢卡奇-科耶夫解读”看[A];“哲学:基础理论与当代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匡宏;休谟道德哲学中的情感与理性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周迈;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的存在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7 戴兆国;孟子德性伦理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何明星;《管锥编》诠释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9 陈迎年;感应与心物——牟宗三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杨庆峰;技术作为目的[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邓亚娟;学校教育中加强高中生责任感培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张峰;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石磊;个人数字产品设计的模糊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7 王文秀;淮北地区汉画像石神话图式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振华;网络语境下自然人格的法律扩展[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9 朱荣建;“否定的辩证法”核心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李希燕;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许光伟;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协同创造价值——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现代化的一般思考[J];当代经济科学;2003年02期

2 许光伟;;人力资本、企业家与价值决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企业视角剖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06期

3 李振国;论简单劳动的质与量[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许光伟;;再论劳动对效用的关系——企业的生产力累积论[J];经济评论;2006年03期

5 许光伟;;理解科学劳动价值论——分工、交易与劳动创造价值[J];经济评论;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平;;萨伊定律批判[J];江汉论坛;2007年01期

2 曹阳;刘占君;;在当代思索《资本论》的恒常意义[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5期

3 蔡万焕;;论马克思对庸俗经济学价值理论的批判[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08期

4 周根才;;政治经济学系统批判时期的马克思对生命的哲学思考[J];魅力中国;2009年35期

5 张楠;;马克思对庸俗经济学价值理论的批判及其启示[J];经济论坛;2010年02期

6 李明;;对弗里德曼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批判[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05期

7 骆桢;;经济增长与波动理论的综述与批判——基于“资本积累”的视角[J];兰州学刊;2011年05期

8 吴蓉;;简析凯恩斯经济思想的实质及其两大支派的论争[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2年02期

9 赵凯;当经济学遭遇性别——女性主义经济学的纲领与范畴[J];思想战线;2005年04期

10 崔巍;;发达国家微观经济理论的批判与借鉴[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元璋;;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经济思想遗产[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2 徐琳;;技术创新理论演化研究(摘要)[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阳升;;市场机制的人学意义辨析[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林学明;席斌;米红;;区域创新系统的系统结构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策;任一鑫;李军三;冯玉玺;;循环经济研究基本体系探讨[A];循环经济与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文集[C];2006年

6 王丹;翟凤勇;李忠富;;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框架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红玉;彭福扬;;技术创新伦理学何以必要[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8 雷润玲;翟美珠;杜小荣;;信息空间营造的产业经济意义[A];图书馆与人文精神——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阮恩光;是提倡还是批判,是发展还是终结[N];发展导报;2002年

2 记者 桑蕾;省应用经济研究会成立[N];黑龙江日报;2010年

3 相晓冬;中国新经济三大批判[N];中国信息报;2000年

4 苏勇;采西域之珠 行东方之路[N];解放日报;2008年

5 中共柳州市委办公室党委中心组;南宁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聘教授[N];广西日报;2009年

6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平新乔;学生超越老师[N];光明日报;2000年

7 姚桂津;分享我的经济学教学经验[N];财会信报;2007年

8 王秋石;我是这样看待西方经济学的[N];北京日报;2002年

9 冉净斐;经济学家:固守还是偏离[N];光明日报;2005年

10 赵磊;经济学的“看家本事”[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曹大勇;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2 徐斌;技术经济学理论发展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乌钧;“经济民主”思想批判与重解[D];吉林大学;2008年

2 闵宪伟;刘少奇对60年代国民经济调整的贡献[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马鹏龙;区域创新系统效率评价[D];吉林大学;2006年

4 仇英军;公共性问题的哲学思考[D];内蒙古大学;2006年

5 罗静;马克思主义三种生产理论与社会发展[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57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57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9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