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与长期红利
本文选题:教育 切入点:邓小平 出处:《当代中国史研究》2015年02期
【摘要】: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之路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和战略抉择,不同时期的领导人对于教育现实状况的认知和判断均对教育现代化产生重要影响。中国的教育现代化进程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就邓小平个人而言,他关于高等学校招生办法曾先后做过两次重要决策:第一次是1966年6月13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与刘少奇一起做出了推迟进行高等学校招生并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办法的决定。第二次是1977年9月,邓小平力排众议,提出恢复高等教育考试制度,获得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第二次决策不但产生了长期的人力资本红利,还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奠定了现代化教育体制的基础。
[Abstract]:The road to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 has always been a major strategic issue and strategic choice for national development. The cognition and judgment of the leaders of different periods on the reality of education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in China has both successful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f mistakes. As far as Deng Xiaoping is concerned, He has made two important decisions on admission measures for higher education. The first decision was made on June 13, 1966. According to Mao Zedong's instructions, Together with Liu Shaoqi, he made the decision to postpone the enroll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o reform the examination methods for higher education enrollment. The second time, in September 1977, Deng Xiaoping put forward a proposal to restore the examination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second decision not only produced a long-term human capital dividend, but also profoundly affected the process of Chinese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and laid the found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 system.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F091.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顾为铭;1977年恢复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最初酝酿[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05期
2 胡鞍钢;王洪川;鄢一龙;;中国现代化:人力资源与教育(1949-2030)[J];教育发展研究;201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敬胜;;论邓小平“两个飞跃”战略思想的现实意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汪青松;;邓小平企业管理实践与理念的历史考察[J];安徽史学;2010年05期
3 李正华;;邓小平、陈云的改革思想比较[J];安徽史学;2011年04期
4 王先俊;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创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周新城;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前途的一个大问题——科学地研究苏联演变问题的重大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胡安全;;新时期中共党内教育活动的历史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胡安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意识的嬗变与执政党的思想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王新建;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的宽广视阈[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马小林;刘沧海;;以马克思主义态度对待当代社会思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束永军;;关于毛泽东加强军队法制建设重要思想的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权文荣;;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2 程淑兰;;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的本质要求[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3 廖胜华;;科学发展观地域化的广东类型[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4 黄卫平;郑超;;经济特区的政治逻辑——献给深圳经济特区30周年[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5 彭先兵;倪新兵;;基于东莞看实施“和谐共享战略”建设幸福广东的路径[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6 王东;;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哲学基础与四大难题[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宋传信;;首都京剧60年[A];当代北京研究(2010年第2期)[C];2009年
8 李雅儒;;论新一轮思想解放——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每个人的全面发展[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9 程中原;;毛泽东理论问题指示平议[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正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韩艳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慧勇;周恩来与“文革”后期中央行政体制的重新整合[D];南开大学;2010年
6 靳书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超越[D];南开大学;2010年
7 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秀阁;援越抗美与中越关系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9 燕泰翔;中国工农关系演进与农业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10 侯东阳;中国舆情调控机制的渐进与优化[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晓宇;论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熠;毛泽东民生思想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庆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陈达;毛泽东民主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张晓慧;毛泽东人民本位思想与服务型政府构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燕杰;现阶段高校研究生兼职本科辅导员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淑贞;毛泽东人民观的反思与启迪[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吴波;和谐社会构建中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白宇;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的发展历程及现实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敏;中国共产党党建主线演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萧永;;人力资本构成财富[J];干部人事月报;2000年10期
2 刘岳轻;人力资本评估方法探析[J];财会月刊;2000年24期
3 兰邦华;交易性人力资本新探[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07期
4 张坚民;人力资本与教育投资[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张帆;中国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估算[J];经济研究;2000年08期
6 王佩艳,史先诚;人力资本与公司治理[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7 张仁德;人力资本与企业家持股研究[J];南开学报;2000年04期
8 卢晓s,
本文编号:16590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59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