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文献回顾与概念界定

发布时间:2018-03-26 09:37

  本文选题:购买力平价 切入点: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出处:《商业研究》2013年09期


【摘要】:由于学术界关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定义存在不同理解,有必要重新回顾Samuelson和Balassa的两篇重要文献。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从部门生产率发展差距解释国际物价水平静态差距和实际汇率长期动态趋势原理,其核心观点认为,生产率是偏向贸易部门增长的,工资水平受贸易部门生产率增长的推动而上涨,导致非贸易品的成本上升从而价格上升。这种结果表现在国别静态比较上,越富的国家相对物价水平就越高;表现在一国动态发展上,高增长的国家实际汇率会升值。
[Abstract]:Due to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definition of Barassa-Samuelson effect in academic circles, It is necessary to review the two important documents of Samuelson and Balassa. The Balassa-Samuelson effect explains the static dif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price level and the principle of long-term dynamic trend of real exchange rate from the gap of departmental productivity development. Productivity is biased towards trade sector growth, and wage levels are driven up by 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trade sector, leading to higher costs for non-tradable goods and higher prices. The richer countries are, the higher the relative price levels are; the higher the real exchange rate of a country is, the higher the real exchange rate is.
【作者单位】: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YJC790209 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0D005002000007 北京市学科与研究生教育专项基金,项目编号:PXM2013_014212_000005
【分类号】:F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卢锋;韩晓亚;;长期经济成长与实际汇率演变[J];经济研究;2006年07期

2 林毅夫;;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思考与政策建议[J];世界经济;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朝阳;李洪梅;;国际收支理论源流与展望[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2 罗崇华;;世界经济波动对中国影响的实证研究[J];北方经济;2008年24期

3 吴昊;崔志超;;积极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顾纪生;朱玲;;股票投资价值分析的综合指标及其创新指向[J];商业研究;2012年02期

5 闫坤;鄢晓发;;Frugality and overspending:sources of Sino-U.S.economic imbalances[J];China Economist;2009年03期

6 陈德球,李锦;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演变与发展趋向研究[J];沧桑;2005年05期

7 刘时阳;;浅谈人民币汇率的改革[J];财经界;2010年02期

8 丁骋骋;;财政政策与国际收支:从微观作用机制考察[J];财经科学;2006年11期

9 汤玉刚;;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虚与实”[J];财经科学;2007年12期

10 赵莹;张华新;刘海莺;;紧缩性货币政策复出的必要性分析[J];财经科学;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志方;;长期经济增长下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研究——以人民币兑美元为例[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2 郭雪松;;全球化与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国投资分析[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郭雪松;;中国市场资本与劳动力匹配问题研究[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杨治国;宋小宁;;经济结构、汇率与长期贸易顺差——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观点[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凌云;“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与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吴建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政策效果和经济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于明言;企业组织模式选择与出口和外包[D];南开大学;2010年

5 梁隆斌;东亚货币一体化的经济基础扩展性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6 刘博;脱贫经济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增来;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协调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钱利;我国贸易收支失衡的结构性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9 黄赫;中央企业母公司产权改革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郑震;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强;相对劳动生产率变动对人民币真实汇率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张江萍;后发优势与加快云南经济发展进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3 刘辉;云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地区分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周彬;经济趋同条件下人民币汇率水平波动与趋势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沈宇;人民币国际化与贸易发展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6 莫盛良;我国外汇储备与人民币汇率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王志强;当前房地产泡沫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李晓星;论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合理性[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丁小江;人民币汇率均衡、失调以及调整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于淼;中美国际收支顺差与人民币升值压力相关性的理论分析[D];外交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何帆;陈平;;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新加坡、挪威的经验与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庆;;人民币真的被低估了吗[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韩晓亚;;汇率决定理论研究——兼评人民币汇率升值[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3 孙泓;;国际贸易中的汇率观——从购买力平价看人民币汇率变动之路[J];新金融;2008年06期

4 张玲玲;张乐;张芬;;用购买力平价理论分析中美两国的外贸竞争力[J];华商;2008年15期

5 封福育;;中、日、韩长期购买力平价的非线性检验——基于1994-2009年的经验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年01期

6 何伟;王智强;;差异性消费需求——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的一个扩展[J];国际经贸探索;2011年08期

7 杨文超;对人民币真实汇率的理性思考[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马骥;;人民币汇率调整与中国商品出口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9 赵振全;刘柏;;中国购买力平价的STAR非线性单位根检验[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邱红;李肖钰;;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实证研究——基于购买力平价理论[J];经营管理者;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剑平;;实际汇率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A];上海市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武建东;;从战略上认识人民币汇率改革方向[A];“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中国经济与中国股市”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3 任治君;;关于卡塞尔汇率模型中的汇率决定问题[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相宁;韩旭;;基于实际利率差模型的人民币实际汇率研究[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范从来;曹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计算:1994-2001[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6 王才鼎;;企业管理人员的生产率问题研究[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7 李卓;骆传朋;;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8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课题组;金德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资本市场联动效应分析[A];银行与投资——中国投资学会2005—2006年度获奖科研课题选编[C];2005年

9 汪争平;;人民币实际汇率调整对深圳经济的影响[A];2003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特区发展与国际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赵忠秀;;汇率波动对外贸价格的传递效应——理论与实证分析[A];'9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舒;高估还是低估?[N];国际商报;2009年

2 中信标普公司 罗林;08年看好非贸易品部门[N];中国证券报;2008年

3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哈继铭;治理成本推动型通胀须对症下药[N];上海证券报;2008年

4 徐建华;人民币汇率逼近7.79新高[N];中国证券报;2007年

5 刘勘;以实际汇率判断A股走势[N];财经时报;2006年

6 CUBN记者 倪珊珊;人民币实际汇率下跌[N];中国联合商报;2007年

7 左小蕾;经济学理论推导的人民币加速升值论不成立[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8 第一创业证券 陈若劲;汇率加速爬行是货币政策主线[N];中国证券报;2006年

9 易非;市场存在四大机会[N];中国证券报;2007年

10 卢锋;万亿外储背后的机遇与挑战(上)[N];证券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晓峰;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证检验[D];厦门大学;2007年

2 蔡珞珈;实际汇率与BS汇率的适用性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徐晖;人民币真实汇率研究:1994-2005[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胡海林;人民币均衡汇率的估算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5 徐梦全;城市化、人口结构变化对实际汇率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汪彩玲;实际汇率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马亚男;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长短期结构、影响因素和变动趋势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马骥;人民币汇率调整的贸易效应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9 王凯;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徐国希;人民币实际汇率购买力平价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水;人民币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检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毕燕君;人民币汇率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3 邹巍;经济增长与人民币实际汇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冯凯;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发展及对人民币汇率适用性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杨云帆;购买力平价理论与结构突变—中美实际汇率的实证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文宇;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夏炎;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实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8 刘春华;人民币汇率购买力平价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9 阎侃;购买力平价理论与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张浩;中美劳动生产率增长与实际汇率变动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673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673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9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