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国际产业转移下的碳泄漏模型与碳收益-成本估算框架——基于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演化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26 13:30

  本文选题:国际价值 切入点:国际产业转移 出处:《财经研究》2013年06期


【摘要】:文章以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以国际产业转移为载体的碳泄漏模型,用以分析碳泄漏机制及碳收益-成本估算框架。分析结果表明,碳泄漏是伴随国际产业转移同步产生的,产业承接国的资本投入、能源投入、人均工资水平、工资投入总量、间接和直接碳泄漏系数、产业承接国人均消费排放,以及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积累率都会对单位价值所隐含的碳泄漏产生影响。产业转出国和产业承接国之间的碳利益分配并不平衡,碳泄漏给产业转出国带来了资源价差收益和国内环境收益,但增加了产业承接国的资源价值期差成本和环境成本。
[Abstract]:Based on Marx's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value, a carbon leakage model based on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is constructed to analyze the mechanism of carbon leakage and the estimation framework of carbon benefit-cost. Carbon leakage is produced simultaneously with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Capital input, energy input, per capita wage level, total wage input, indirect and direct carbon leakage coefficient, per capita consumption emissions of industry host countries, And the accumulation rate of invariable capital and variable capital has an effect on the carbon leakage implied by unit value. The distribution of carbon benefits between industrial transfer countries and industry host countries is not balanced. Carbon leakage brings resource price difference and domestic environmental benefit to industrial transfer countries, but increases the cost of resource value difference and environmental cost in industry receiving countries.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CJL056)
【分类号】:F091.91;X1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蔡继明;论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及其启示[J];学术月刊;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冀纯堂;发展中地(市)区工业化道路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郭冠清;企业制度演进大纲[D];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守正 ,蔡继明;论剩余价值一般形式转化为特殊形式的中介[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2 柳欣;货币、资本与一般均衡理论[J];南开经济研究;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密密;葛孟;吕靖;;浅谈在华跨国公司的环保责任问题[J];华商;2008年15期

2 姜智红;;工业化与生态文明研究[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0年06期

3 张为付;杜运苏;;中国对外贸易中隐含碳排放失衡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4期

4 ;整治电子垃圾刻不容缓[J];世界环境;2004年06期

5 姚志毅;;污染产业转移的动因分析[J];现代商业;2009年09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置库阳;联成师;瑞媚媚;;浙江省瑞安市重大海洋工程建设环境修复研究[A];创新创业与科学发展——瑞安市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薛惠锋;中国资源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问题的作用机理[N];中国环境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张可兴;产业转移带来的思考[N];中国环境报;2005年

3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马红漫;产业结构致使跨国公司频频“涉污”[N];东方早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黄天香;企业排放和环境违法信息将纳入银行征信系统[N];中国改革报;2008年

5 吴睿鸫;切断产业转移变污染转移的路径[N];西部时报;2008年

6 辽宁省委党校基础教研部 潘澍;选择与行动:“低碳”与未来[N];中国矿业报;2010年

7 蔡凡;限制高污染项目不是排斥外资[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敏;产业梯度转移中的污染转移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张健;泛珠区域产业转移的结构效应与环境效应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3 石夺;产业技术转移与承接中的环境伦理问题探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4 朱尚林;环境规制视角下产业结构调整与外向型经济发展[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680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680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b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