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反思——以劳动力商品概念分析为例

发布时间:2018-03-28 00:27

  本文选题:后马克思主义 切入点: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出处:《当代经济研究》2013年07期


【摘要】:后马克思主义思潮对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影响日益加深。而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批判经典马克思主义中的经济主义倾向时,把对劳动力商品概念的批判作为核心,这种批判是建立在对马克思劳动力商品概念的错误理解之上的。通过对后马克思主义劳动力商品概念批判的反批判,才能真正理解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联系与差别。
[Abstract]:The influence of post-Marxist thoughts on the study of Marxist economics in the West is deepening day by day. While criticizing the economic tendency of classical Marxism, Marxist economics takes the critique of the concept of labor force commodity as the core when criticizing the economic tendency of classical Marxism. This criticism is based on the erroneous understanding of Marx's concept of labor commodity. Only then can we really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and difference between post-Marxist economics and Marxist economic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790013)
【分类号】:F091.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恩富;李存荣;;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工人的劳动力归属关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5期

2 詹炳椿;谈谈怎样讲授《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3 高凤岐;;马克思劳动力商品学说的形成——读《57—58经济学手稿》札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4 黄卫;;关于劳动力流动问题几个理论观点简述[J];理论月刊;1986年05期

5 陈百强;;关于劳动力性质和劳动力市场问题[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86年06期

6 赵翠英;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与劳动力商品是不相容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87年02期

7 李欣;承认劳动力商品 放开劳动力市场[J];广东社会科学;1988年04期

8 卢国良;;劳动力商品再认识[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88年02期

9 赖仁铸;;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之我见[J];当代财经;1990年10期

10 唐小丁;;对劳动力商品属性的若干分析[J];当代财经;199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福安;;《资本论》关于劳动力商品价值实现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王克玲;;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力资本的方法论解析[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3 胡世祯;;马克思劳动力商品学说的建立与发展[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4 胡世祯;;马克思劳动力商品学说的建立与发展[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伍柏麟;;商品经济的不可避免性与超越资本主义的可能性[A];经济改革与理论思考(1978-1988)[C];1988年

6 朱春燕;;《资本论》中马克思劳动力产权思想及启示[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7 霍力攻;;政治经济为地的“公私观”之辨[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光远;;第三讲 《雇佣劳动与资本》: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A];认真读点马列原著20讲[C];2006年

9 黄康乐;;略论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和特点[A];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探析[C];2002年

10 于革非;;从库恩的范式和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硬核”[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志国(作者单位:省委党校);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N];安徽日报;2001年

2 程恩富(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上海财经大学教授);深化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认识[N];光明日报;2001年

3 林勤青;浅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深刻变革[N];光明日报;2002年

4 (德)魏尔曼;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5 陈毅然;当今我们如何看“劳动价值”[N];联合时报;2001年

6 蔡永飞(作者单位:民革中央宣传部);要科学界定发展的涵义[N];人民政协报;2001年

7 凌飞;科学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N];社会科学报;2001年

8 何伟;要素分配原则[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9 程恩富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教授;经济学现代化的创新点及假设[N];中国改革报;2008年

10 靳共元;关于“增值”与“增殖”[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顿红;马克思主义劳动力商品理论在我国的现实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徐亮;人力资本理论与劳动力商品理论的比较研究及其现实意义[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3 邢华彬;论资本主义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历史与现实[D];南开大学;2011年

4 王小龙;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若干热点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739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739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b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